31:
上午九点,刘斌带着六个民工乘上了开往武冈的客车。
经过几次转乘,直到下午五点到达绥宁县东山乡“靖洪公路指挥部”,刘斌的民工驻在离指挥部不远的民居,寅斐放下行李,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
绥宁县东山乡地势偏僻,古木参天,交通十分不便,村落及小镇的房屋几乎全都实木建造,村民们居住稀散,过着自种自给的清静生活。
靖洪公路工程主要是土石方开挖,在九十年代,机械设备欠缺,几乎全靠人力,民工们的工作十分艰苦。寅斐每天负责三十多个民工的三餐饭菜,虽然忙碌却并不辛苦。
日子总算一时平稳下来,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生活和工作的规律。
转眼已是中秋佳节,寅斐到工地已有一个月,这时,靖洪公路第一期土石方工程全面完工,整个工程建设处于停工待料状态,民工们无所事事,在民居里玩牌取乐。刘斌已回楚南,就这样民工们的生活费供给不足,接着有一部分人也陆续地回了楚南。
寅斐和剩余的民工仍在东山,恰逢秋收时季,他们给当地居民秋收,挣点生活费用,等待工地复工。
秋后的苗家东山小镇十分冷清,在雨雾朦胧中寒意袭人,比起楚南要冷得多,因工程资金链断裂,工地一时难以复工,民工们结算工资后只好收拾行李各奔前程。
早上八点,寅斐从东山乘上开往绥宁县城的客车,离开了他生活了一个多月的苗家山村。东山至绥宁的公路宛若风中的飘带,盘旋在山林间,路面狭窄而不平,给行车带来极大的不便,客车经过了四个小时才到达县城。
长铺镇是绥宁县城的中心街,寅斐下了客车,步行在这山城小镇,随着清爽的秋风,街上散发着草木的甘香,姑娘们、小伙子的穿着都具有苗族特色与风情,街道两旁摊贩成排,叫卖声混合着优美的旋律,使古朴、典雅的小山城显得热闹而繁华。
寅斐沿街浏览着市景,在不知不觉中又过一小时,此时巳是下午一点多,于是走进一家餐厅用餐。
用餐后,沿街返回车站,山城的秋阳带着暖意的微笑,拥抱着街上的行人和车辆,把整个长铺街装扮得美如画卷。
寅斐在车站乘上绥宁至武冈的客车,此时已是下午二点半。
秋阳如血,和风轻拂,乘客们一路风尘地到达武冈县城。
寅斐下了车,天已将黑,于是出了车站,住进县招待所。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快流逝,迷迷糊糊地又到了天明,寅斐从床上爬起来,头上冒着汗珠,心里似乎有一只兔子在乱窜,他不知该去何处?耳闻着街上的汽车声,也浑身不适,接着在房里收拾行李,选择重返楚南。
……
寅斐离开了武冈,又回到了楚南。在车站下车后,片刻没在县城停留,直接乘车去峎山找一位朋友。
到达峎山,渡河经过将军石,步行至猪头石时,驻足凝视秀美山水,江上一叶逐波随流的小舟在阳光的映照下,装点着崀山的秀色,他站在这美景里无法静默,回眸每一处都尽展红梢、翠减的画面,不由心潮澎湃,随口吟诵:
仰望猪头石,
阳光似金丝。
逐波舟叶影,
美景天下知。
吟罢,寅斐站在石头上,目视着江中倒映的云彩,如一副迷人的画卷,江岸的奇峰翠竹在江水淌流间闪闪点点,仿若传流中的仙境,使他完全沉缅于这美不胜收的景色中,吸吮着被山水过滤的空气,感到一种无比的愉悦,放眼纵望,那神奇的将军石耸立山中宛若真人,顿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丽日云天遮崀峰,
竹海缀景色更浓。
将军峙守仙门口,
人间圣境似梦中。
“好诗!好诗!”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赞口不绝。
寅斐回过头,只见他鹤发童颜,气宇轩昂而又和蔼可亲,于是迎了过去“让前辈见笑了。”
这位老者是楚南有名的书画家林中豪。
“看你文采飞扬,却又满腔愁绪,是不是有什么困难到峎山来找明友帮忙吧。”
寅斐回答道:“我是清荷乡洪亭村人,来这里走访一位朋友,在此被美景陶冶,灵感大发,打扰前辈了。”
“我看你遇上什么难事了?”中豪望着寅斐的表情。
寅斐无语,泪水不由漱漱而落。
“有什么事就直说,我叫林中豪,说不定我能帮上你。”
“我叫阎寅斐,感谢前辈的关心。”寅斐用衣襟抹去脸上的泪水,接着把自己不幸的遭遇从头至尾地诉说一遍。
中豪听完寅斐的诉说后,十分同情他悲惨的遭遇,眼睛也渐渐地湿润,于是对寅斐说:“小阎,我相信你的厄运会创造出奇迹。”
“如今四处浪流,有家难归呀。”寅斐一脸无奈的样子。
“别灰心,你我在此相遇,也算是一种缘分,那你先到我家住着,到时我给你找份工作。”中豪的语气同情里又有几分安慰。
“你我素昧平生,打扰前辈实有不妥。”
“别顾虑太多,反正我一个人在家也很孤独,儿女们都在北京工作,既然你我相识,那不如先到寒舍喝杯开水,俩人也好聊聊天。”中豪拉着寅斐的手。
“承蒙前辈抬爱。”寅斐没有拒绝,跟着中豪向他家而去。
俩人沿着石板路走了大约五分钟,前面一座雕龙刻凤的排楼映入眼帘,走过排楼,里面是一栋三层小洋房。
中豪走到门边,打开门对寅斐说:“这是我的家,进屋吧。”
寅斐随中豪进了客厅。
客厅陈设齐全,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台29英寸的彩色电视机,古色古香的木制家具都嵌着雕刻精艺,墙上贴着几副少见的山水、花鸟诗画,展示着主人对生活的独特情调。
“林老前辈,墙上的诗画应该是你的佳作吧”寅斐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墙上的诗画。
“是的。现在只有这些作品陪我共度晚年了,儿女们在北京都忙自己的事业,两三年才回到一次,虽然有个小孙女住在这,她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回家也很少与我聊天。”
中豪话音未落,小房里走出一位青春少女,年方十七,穿戴时尚,一缕秀发披肩而下,仿若飞瀑倾泻,那妩媚动人的笑脸,有如三春盛开的桃花鲜艳照人,樱桃似的小嘴半露着玉齿,不高不矮的鼻梁上,那两只泉水般清亮的明眸,在浓浓的的睫毛下机灵地滚动,更衬托出她沉鱼落雁之容,有似传说中的白雪公主一样。
“爷爷,你跑哪去了?”她一出房门就冲中豪发问。
“这是你孙女?”
“她是我孙女林梦霞,今年十七岁,在一所旅游学校就读,刚回来不久。”
寅斐迎上前说:“林小姐,打扰了。”
“这位叔叔面生。”梦霞微笑地望着寅斐。
没等寅斐回答,中豪对梦霞说:“他是爷爷的学生阎寅斐。”
梦霞很礼貌地指着沙发对寅斐招呼道:“阎叔叔请坐!”
中豪和寅斐坐在沙发上,梦霞忙着倒上茶水放在茶几上。
“阎叔叔,请喝茶。”
……
寅斐住在林家眨眼间过了一个星期,他和中豪整天呆在家里说文道字。中豪在寅斐的陪伴中过得十分开心快乐。
林家的小洋房座东南,朝西北,屋对鳞峰,门环夷水。
寅斐坐在三楼的小套间,每当黄昏时分,他习惯地站在窗前,推开玻璃窗放眼瞭望拥抱峎山的灵山秀水,吸吮着被自然过滤的空气,使之心情格外舒畅,进入了诗词意境,把眼前的景物用文字装裱着。
绿水含羞着晚霞,
轻舟一抹水红花。
江中倦鸟归树啼,
峎山美景誉天下。
峎山风景秀美迷人,正如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亲笔题词“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赛桂林”。
寅斐在林家,中豪带他游遍了峎山景区,完全忘了所有的烦恼。
一天下午,寅斐和中豪在屋侧的大树旁,沐浴着和暖宜人的秋阳。他目视着屋侧两旁的两棵参天古树,树身缠绕着粗中有细的苍藤,仔细目视宛若双龙夺珠,于是问道:“请问前辈,两棵古树有多少年了?”
中豪回答:“大约三百多年。”
“这么多年的古树至今还枝繁叶茂,真是风水宝地。”
“以前曾有风水学士常来这里观望,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面向夷江似蛟龙戏水,背靠群峰奇石,有如雄狮起舞,独虎长啸。”
寅斐听后,于是拉着中豪的手说:“林老前辈,带我到山上看看石头。”
中豪也不推辞,带着寅斐走向后山小径。
赏完狮虎石,俩人回到林宅,殷红的晚霞悄悄地消失在天际,大地笼罩着浓浓的暮色。
夜,朗月当夜,繁星闪亮。
寅斐独倚窗前,观望崀山秋夜美景,不由想起了白天所见的风水脉向奇观,雄狮起舞、虎啸龙吟的景象又历历在目。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寅斐打开门,只见梦霞站在门口,忙问:“林小姐,有什么事呀?”
“爷爷叫你下去。”
“好的。”寅斐应声跟着梦霞下楼。
俩人走到一楼客厅,只见中豪坐在沙发上在思考什么?
中豪见寅斐来到客厅,急忙招呼道:“小阎,快坐,我想问你今天观看的地理脉向有什么看法?”
“林老前辈,这地理脉向是块风水宝地,将来定闻名天下。”
“何以见得?”
“晚辈观后细细寻思,山脉灵气缥缈若现,环绕此地,万山磅礴,峎为主峰,真可谓:
虎啸山林震宏威
龙戏江河壮乾坤
“好一副绝妙对联,我林中豪枉为墨客,惭愧!惭愧!”
“依峎山景观来看,日后定名扬天下,是楚南人才显赫之地。”寅斐说得出神入化。
虽然他此时没有什么人情世故,可把所有的热烈和喜好都给了文字,平时在寂静中沉默寡言,但在文思上如涌泉而至。
……
三天后,中豪把寅斐所撰的对联用大红漆写在排楼两边的木扁上,横批:龙腾虎跃,这绝妙的联词给林府更添生辉,不少行人驻足赞叹。
人的灵魂一半来源于学识,另一半是支撑风骨的涵养,尽管怎样,寅斐总是把文字当做支撑自己未来的唯一依靠。
这天早晨,寅斐独守林家,躺在客厅的沙发上,回想连日来观光峎山美景的画面,加之林中豪客厅里张挂着的山水墨宝,自己也仿佛进入“不知世间烦恼事,只身已临仙境中”。
正在这时,室内门铃突然响起,寅斐起身打开大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白发老者,穿着十分讲究,带有绅士风度,他容光焕发,身体健壮,表情格外亲和。
寅斐很礼貌地招呼:“请问前辈找谁?”
“我找林中豪先生。”
“请进屋。”
俩人进了客厅,寅斐忙着倒上茶水,对白发老说:“请喝茶。”
“请问林中豪在家吗?”
“林老前辈早上出去还没有回来,有什么要紧事吗?”
“大概什么时候回来?”白发老人有点急切的样子。
“其实他很少出去,一般都在家里看书,有时作些诗画,今天可能去县城了。”
“怎么这么不凑巧?”
“别急,来了在家坐坐,一般他不会在外面呆太久。”寅斐招呼着老人。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想问下排楼上的对联什么时候写上去的?”
“写上去才几天,我撰联,林前辈挥毫泼墨。”
白发老人半带惊讶:“林家真是一代胜一代,不愧为“书香世家”。之称。
寅斐脸带羞涩:“晚辈才疏学浅,不足其谈。”
“不必谦虚,老夫今天来是想求个忘年之交,希望在晚景中遇上博学之才,相互切磋国学精华。”白发老人说话时掠着下巴的银须。
寅斐望着他说:“晚辈让您见笑了,岂敢与您咬文嚼字。”
白发老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不停地打量着寅斐,心里感觉有点怀疑他的文才,从他的年龄而言,能写出如此绝妙的对联,将会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博学者,而他脸上的沧桑里又带有一股正气,完全使人无法评估他的文才与学识。
老人端起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口,问道:“你是林家后代吗?怎么称呼你?”
“我不是林家人,姓阎名寅斐。”
“家是何处?”
“楚南清荷乡洪亭村人。”
“你什么学历?”
“晚辈农村人,小学还没念完。”
白发老人十分惊讶:“奇才!奇才!”
寅斐笑而不语。
“小阎,你我年龄相差很大,老夫还想与你做个忘年之交。”
“承蒙前辈抬看,晚辈求之不得。”寅斐点着头。
“你的对联功底这么深,老夫今天来个以联交友。”
寅斐拱手作揖:“岂能在前辈面前舞文弄墨,不敢,不敢。”
话刚落音,白发老人也站起身来,很生气地说:“既然不赏脸,那老夫告辞了。”
陈湘斐:湖南新宁县人,汉族,笔名寒露,网名仗笔天涯,天生偏爱文学,获全国《现代好诗词》2018评选大赛三等奖,荣登2019年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士,获2019年全国首届“木兰杯”诗词大赛最美诗人奖,作品入选《2018年诗歌年鉴》,《中华当代诗典》,《中国2019—2020诗歌双年选》,《中国汉语诗歌典藏》珍藏版,获2020年中国文坛十佳作家(诗人)桂冠,2022年二十一世纪文学骑士勋章,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一腔热血敢怒天地言世象,半生情怀不惧风雨写人生!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 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