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
老红军邹毕兆湖南邵阳二三事
·
【肖殿群】
·
历史如风过,资江水长流。20世纪,有一位了不起的老红军,在地灵人杰、风起云涌的湖南邵阳,留下他不凡人生的光辉足迹,遗晖后世,永难磨灭。
邹毕兆(1915-1999),男,今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严塘镇夏家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时,邹毕兆年仅15岁。1931年,邹毕兆进入红军总部无线电学校学习。1932年,邹毕兆调入红军总部新成立的专攻敌方无线电信号的“神秘二局”,先后担任报务员、科员、副科长、科长等职,专事技侦工作,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无线电破译专家、“密码解锁三巨头”之一,毛泽东和朱德都亲切地叫他“红小鬼”。1933年8月1日,在首个“八一建军节”庆祝大会上,周恩来亲手授予18岁的邹毕兆一枚“红星勋章”。其后,在江西瑞金四次反围剿战斗中,邹毕兆曾多次截获破译了国民党的重要军事密电码……
(一)破译怪杰:为通道转兵做出重大贡献
·

·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总部“神秘二局”邹毕兆等无线电专家紧随中央红军和中共领袖行动,在长征途中成功地截获破译了国民党军无数重要密电码,为领袖的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后来,邹毕兆被史学家称为“破译三杰”之一。
1934年11月,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广西西延(今资源县)进入湖南城步(今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那时红军伤亡惨重,前途渺茫,士气低落,准备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恰在此时,“破译三杰”邹毕兆等人成功破获了敌人重要电报:国民党蒋介石已在湖南新宁、绥宁、靖县、武冈、黔阳、洪江等地集结了重兵,并已布防完毕,正张网以待,企图将中央红军一举歼灭于北进湘西的途中!
红军处境危急!毛泽东拿着破译电文找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统一思想,商量对策……于是,通道转兵这一“锦囊妙计”,就在湖南城步苗区酝酿产生了;而“破译三杰”邹毕兆等人,为通道转兵、拯救红军,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参阅罗小林、杨凯焱《苦难辉煌与楚南极边——中央红军长征经过湖南城步史实研究》。链接-点击此处)
·

(红军破译三杰:曾希圣、曹祥仁、邹毕兆)
·
其后,在“神秘二局”无线电破译技术支持下,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度河、飞夺泸定桥、突破腊子口……红军领袖用兵如神,节节胜利。后世有历史学家赞誉道:自“通道转兵”后,红军“那位领袖(编者注:领袖毛泽东)的军事布局宛若天神下凡”。而在这一赞誉背后,“破译三杰”邹毕兆等人的情报解码工作,实在是举足轻重、非同小可,其历史作用彰明昭著,不可小觑!
(二)剿匪建政:为清剿残敌巩固政权雷霆出击战功卓著
·

·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10月10日,湖南邵阳解放;中共邵阳地委、邵阳市人民政府和邵阳军分区相继成立。邹毕兆被派回家乡,担任邵阳军分区首任司令员。
那时邵阳匪患十分严重。境内山高路险,社情复杂,土匪活动十分猖獗。溃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政治匪)纠集当地原有的各路旧匪(经济匪)啸聚山林,沆瀣一气,无恶不作,企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其时,邵阳境内匪众最多时达3万余人,其中仅绥宁就有0.6万余人。这些土匪为害甚巨,如洞口土匪共杀害185人、抢劫1.5万余户、强奸2万余女,杀牛256头,杀猪8050头,抢劫其它财物不计其数。
邹毕兆司令员到任后,在迅速扩建邵阳军分区直属部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宁、隆回、城步、武冈、新化、邵阳县6个县武装大队,普遍建立起民兵组织,与驻邵野战军第一五八师、第一三六师、第一三七师协调配合,先后发起了龙山(两役)、板子山、隆回、新化、绥宁、城步等剿匪战役,全歼邵阳境内的匪特集团139股,毙匪俘匪32000余人,缴获枪支17686支,各种火炮125门,枪弹炮弹697684发,结束了邵阳境内历代匪患严重、人民"谈匪色变"的历史。
为稳固发展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邵阳人民的安居乐业,邹毕兆呕心沥血,英勇向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1950年,邵阳军分区官兵在绥宁剿匪)
·
(三)开发南山:为建设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牧场再立新功
1973年元旦,时任邵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的邹毕兆得知:城步南山自初垦至今(1956-1972)的17年中,办过农场、林场、园艺场,种过水稻、旱禾、玉米、茶叶,栽过杉树、马尾松,都失败了;南山有过垦荒者六上六下、屡败屡战的艰辛史和奋斗史,但直至目前,仍未找到成功路径……
邹毕兆心情沉重。他想,1934年长征时,自己曾随红一方面军爬经八十里大南山,对南山有特殊感情;而1944年自己随八路军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时的支队司令员王震,如今恰是国家农垦部部长……那么,开发建设南山,我邹毕兆应该做点什么?
1973年元月13日,邹毕兆徒步翻越老山界,重走长征路(当时南山不通公路),对南山进行现场考察调研;紧接着又带领农业、畜牧专家再次登上南山……邹毕兆的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南山应该走出一条发展畜牧业的道路。
1973年2月26日,邹毕兆乘列车到了北京,走进开国上将王震家里(早在1934年,王震政委曾率领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经过城步南山)。两位老红军、老战友一见面就聊起了当年、聊起了南山。王震动容地说:“当年在南山之上我就曾讲过,等将来革命胜利后,我们要在这里办一个大牧场。现在,你们的决心与我当年的想法不谋而合。请放心,我会全力支持南山发展畜牧业!”
·

1973年2月26日,邹毕兆在列车上写了向王震汇报的笔记
·
王震、邹毕兆为南山做了很多实事,解决过很多困难。于是,办场资金来了,外国良种奶牛来了,澳大利亚畜牧专家来了,国内顶尖的人工种草科研专家来了,牛羊疾病防治和配种专家来了,播种飞机也来了……1975年,南山农场更名为南山牧场,实行“改造草场,改良畜种,发展奶牛,兴办工业,综合发展”的办场方针,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南山牧场的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
南山牧场奶牛养殖高峰时达1.1万头,并培育出年产值达15亿元的中国驰名品牌“南山奶粉”和年产值5亿元的国内著名品牌“南仔奶粉”,南山矿泉水荣获国际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南山牧场先后被评为全国种草养畜的红旗单位、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湖南优秀企业、国家农业产业化试点单位、全国扶贫龙头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风景名胜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2009年,国家农业部认定南山牧场为“中国第一牧场”;2016年,我国设立十个国家公园试点区,南山牧场成为“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草原明珠”南山牧场为我国南方的草山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的先驱和标杆作用。
·

·
老红军邹毕兆在湖南邵阳的事迹还有很多。作为无线电密码破译专家,邹毕兆在邵阳城步苗区为实现“通道转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邵阳军分区司令员,邹毕兆为清剿残敌、巩固政权雷霆出击,战功卓著;作为南山大开发的主要策划者、直接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邹毕兆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仅此三事,邵阳人民便不会忘记他,中国人民便不会忘记他,历史便不会忘记他。(2024.11.18)
·
尾韵: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mp4
·
【作者简介】肖殿群,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读过大学中文,修过志书,做过机关职员;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从政,两回试商;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第二任社长,第三任主编。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先河》、《搏命梅山女》。
·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天下南山”系列-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作品-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点击此处
点击链接肖殿群《搏命梅山女》-点击此处
·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