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交警查电动车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近日,在抖音平台上看到多条有关交警查扣电动车的视频,评论区里几乎是一边倒地谩骂执法人员。为此,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众所周知,电动车(包括三轮、二轮车等)目前被广泛用于城市物流、快递配送、环卫清洁、个人出行等领域。在农村地区,许多老百姓也使用电动三轮车作为载货工具,用来干农活,春种秋收,运货以及做做小生意等,此外,一些老年人和残疾人士也使用电动三轮车进行出行。但是,由于电动车的队伍极为庞大,再加上骑行者良莠不齐,在给城市交通增加压力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基于此,交警部门从佩戴头盔、无牌无证等违章违法上,加大了严查力度。然而,这本着维护民众切身安全出发的行径,却引起相当多的反感甚至质疑。这其中,也的确有与少数执法人员的野蛮粗鲁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安全意识的淡薄。
为什么老百姓会如此反感交警查扣电动车呢?有专业人士认为有三点:一是,一方面严查私家电动车的同时,有关部门却大量投放共享电动单车,而且这种共享电动车无需证牌,这是什么意思?二是,既然电动车分达标和不达标,为何不从生产电动车的源头去追查,却要老百姓买单?三是,违规的是人而不是车,那就应该加强对车主的管理教育,而不是直接查扣电动车。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有时看到街头尤如“猫捉老鼠”的查扣,总觉得很好笑。其实讲真的,交警部门加大对电动车管理和执法检查,其初衷和出发点肯定是最大限度地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做为社会的每一个人,理应配合支持,这既是对社会也是对自己负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东淄博对城市电动车“三不原则”的管理方式,值得各地借鉴。即:1、 对于存在无牌电动车,不是禁行、罚款、扣车,而是积极的解决,现场免费上牌。2、 对于未佩戴头盔,不仅仅是说服教育罚款,而是提供低价头盔购买渠道,让车主购买到物美价廉但合格的头盔。3、 对于超标电动车,不是直接罚款、扣车,而是指正教育改正,但不罚款。但不管怎样,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每一个人,生命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