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河诗社举办“我的诗词之路”演讲会(一)
11月16日上午,龙泉诗词分会般河诗社在诗社二楼会议室举办“我的诗词之路”专题演讲会。诗友们冒雨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演讲会为广大诗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热爱诗词、走近诗词、融入诗词、在诗词道路上不断成长的平台;同时也为其他诗友提供机会去欣赏、学习和分享他人的经验。
下面是般河诗社副秘书长杨光旭老师介绍学习诗词经验的发言稿摘要。

鹧鸪天•贺般河诗社巜我的诗词之路》交流会召开(钦谱、词林正韵)
一抹云霞天边栽,清风送韵入楼台。抒情缕缕灵心透,状物篇篇慧智裁。 毫管握,玉笺开,传承文脉众英才。吟田再种三千亩,一片诗声贯耳来。
(杨广旭)
《咏物诗的写作特点和写作体会》
2023年12月8日,蒲先和老师在《般阳诗词通讯》第153期提出,"袁群老师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两组绝句,引起了诗友们的热烈响应,纷纷与之唱和,真让人高兴。但是有部分诗友的作品不太切题,有必要统一一下对咏物诗的认识。从而引起区诗词学会的诗友们对咏物诗的写作和讨论。
什么是咏物诗?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大到山川河岳,小到花鸟虫魚,都可以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借以寄托自已的感情,这就是咏物诗产生的基础。
什么是咏物诗?蒲先和老师更是讲的言简意赅"咏物诗即描写某物(状物),借以表达自已感情(抒情)的诗"。所以咏物诗有二个要素 : 一、状物,二、抒情。

一、状物要精确的描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特性、神态,这是咏物诗的基础,说桃不可以言李,咏梅不可以吟竹。但是,描写的过于真实,没有神态,没有生气,就是"死物"。要有想象的空间,要有神韵,要做到"不即不离,不粘不脱。1、不即: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2、不离:不离开所咏事物的特点。3、不粘:不粘贴事物不放。4、不脱:内容上不脱开所咏之物。蒲先和老师讲写物要"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就是从表面到内涵都要"像"。像不像,测试的方法是,隐去题目,让人读了,便看出你写的"物"是什么。
举例如下许永兴老师的咏月诗:洒下清辉难以匀,大洋两岸不同轮。家乡有井应先照,末辩今人与后人。清辉是月光,月光照到井水就会看到月亮,大家还记的一篇文章叫《猴子捞月亮 》吗?所以这是一首咏月诗。
袁群老师的咏雪诗:玉韵翩翩漫故台,散花天女用心裁。痴情深种不留迹,恍若琼妃从末来。从玉韵翩翩,散花天女,琼妃几个句子就看出是一首咏雪诗。
蒲先和老师的咏风诗:播种耕云天下驰,陌头蕾绽草离离。当年赤壁威风露,惹得骚人万古思。"当年赤壁威风露",就知道是咏风。因《三国演义》里面有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战船,大破曹军的故事。
李仲兰老师写的咏花诗:园里小桃吹竞开,绯红难掩暮愁腮。年年垂涕伤心泪,不见崔君陌上来。"不见崔君陌上来"就知道是咏花。崔君是指唐朝的崔护。因崔护写了一首《题都城南庄》。原文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挑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从以上四首就可以看出咏物诗的特点之一。隐去题目,从诗文里就能看出所咏何物。

二、抒情借物以言意,借物以言情,借物以言志,借物以言理,这是咏物诗的灵魂。抒情有二,一为自然流露之情,二为刻意表达之情。
蒲先和老师讲到:自然流露之情,指诗人对所咏之物自自然然产生的厌恶或喜爱之情。刻意表达之情,即借所咏之物的特点,形象来表达自已的某种感情。所咏之物是"工具",抒发之情才是目的"。
举例说明。杨广旭写的咏书法诗。舒袖扬眉字有情,龙飞凤舞韵无声。几多翰墨浮沉事,一片冰心从不争。"一片冰心从不争",抒发自己的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是刻意表达之情。
杨升发老师写的咏棋诗。失策无功有何叹,谈兵纸上莫悲端。楚歌四面可重摆,若是人生怎复盘。"若是人生怎复盘"这是一种自然流露之情。写的非常好。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咏物诗在抒情方面的重要性。咏物诗,无物不称咏物诗,无情就没有灵魂,就是"死物"。要有人的思想感情,要做到"物中有情,情中有物,情物交融",这才是好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