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除草记
一一随笔
文/赵建平(陕西)
清晨,在细雨朦朦中我前往墩坮老岳母家……
未进家门,反被门前那片广阔的麦地而吸引,细瞅:麦苗旺盛,长势喜人!麦苗中却参杂着不少菜籽苗,而且与麦苗正一同蓬勃生长,绿得发亮。虽说也系上等农作物,但在麦苗地点缀疯长,却极大影响了一片麦田的正常生成,亦成了麦田里的“杂草”。
蒙蒙细雨飘曳,为这清晨增添了几分诗意。雨后的露珠轻轻伏在油绿的菜籽叶上,晶莹剔透,湿漉漉的一片。菜籽苗与小麦紧紧相依,簇拥在一起,展现出无限的生机。它们仿佛彼此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耀眼的画面。
然而,当说到要拔掉这些“杂草”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之情,毕竟,它们在这里与小麦共同生长,相互为伴共沐日月之光华,也很是和谐。但现实是残酷的,这里是小麦的领地,而非油菜籽苗的归宿。只因主人在播种小麦时的一时疏忽,撒下了参有少量油菜籽的种子,没想到它们竟如此顽强地生长,与小麦形影不离。尽管此刻它们看起来相亲相爱,毫无影响,但自然界的规律却是无情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和生存环境。秋冬季节,它们或许能相安无事,但到了春天,随着生长属性的不同,菜籽苗迅速崛起,枝繁叶茂,而小麦则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个头远不及油菜花。这样的差异,会严重影响小麦的成熟期,甚至造成小麦减产。因此,最终它们还是要各归其位。
在这个秋冬过渡期,菜籽苗的命运显得尤为无奈。既不能移栽,也无法在此过冬,它们只能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任主人拔掉。而这个离开的方式,我倾向于选择让它们走向市场菜摊,而非使用除草剂。因为后者能让它们以另一种方式展现自己的真、善、美!为民众餐桌上增添一份独特美味……
赵建平:1969年7月10日生,鲁桥镇人。三原鼎鑫文涛文化传媒公司法人代表!喜欢旅游研学、古典文学、阅读,热衷公益助学。1977~1982在鲁桥小学上学。1986年毕业于正谊中学。1986年10月于三原县邮政局報刊零售公司工作。1991年3月10创办文涛书店,致力于三原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公益事业。三原慈善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三原散文创作基地读书会会长,三原文化文旅摄影协会理事,三原全民阅读协会公益推广人。全国摆渡船阅读三原公益推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