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珠海体育中心发生犯罪嫌疑人驾车冲撞锻炼市民的重大恶性事件,造成35人死亡,43人受伤;
11月16日18时30分许,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艺学院发生一持刀伤人事件,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犯罪嫌疑人徐某金(男,21岁,该学院2024届毕业生)因考试不合格未拿到毕业证书以及对实习报酬不满遂回校发泄行凶;
11月17日,广州工业大学大学校城区,发生一起捅人事件。事后,凶手将自己反锁在宿舍内。伤亡人数不详……
短短一周,连发三起恶性案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一个人成长中,不可避免有失意,失恋,失业等不遂心的情况发生,如何从困境中走出来,这与个人的性格,思想,认知以及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里,我们撇开个人因素不谈,只聊聊社会因素。如果是学生,就如上面第二个案例那样,需要不需要对这类学生有心理安抚机制以及毕业跟踪回访机制,或许,有人说这是事后诸葛亮,但笔者认为,亡羊补劳,犹未为晚。因为他们的心理需要疏导,我们不能说这百分之百起作用,但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回他们不致走向社会的反面。我们也知道,一个人也处于情绪低谷时,负面情绪与想法也特别强烈,轻生,报复他人和社会的思想因冲动而起凶念,这时我们的社会组织如果能及时予以思想情绪上的疏导劝解和干予,那么,极端行为是不是有所削减呢?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没有新冠病毒传播下人人的活动受限的束缚了,可因此产生了经济不景气的情况,我们的政策能否有相应的调整,我们的各级各类政府工作人员能否真正服务为民,这也是体现管理者管理水平与管理智慧的最佳机会。如果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变通,不愿与百姓交流,只生搬硬套一些政策规定或法律制度,除了让百姓更加不信赖政府之外,极端的,恶性的案件恐怕还会继续发生。
困难是重重的,有没有信心,决心,勇气和智慧解决它,消灭它,这是举国上下在新的百年之始必须正确面对并迫切解决的国之难题!而解决这道难题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一一
依靠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