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黄瓜,新蒜和白面馍
作者 张士联
(1)一位朋友饶(yáo)有兴趣地向我们讲述了一根旱黄瓜和一头新蒜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让我们听个津津有味。
(2)那是一天中午,上饭店的路上,这位朋友遇到一个卖黄瓜的,而且卖的是旱黄瓜。在我们这里,很多人觉得旱黄瓜比靠水灌而长的水黄瓜更有黄瓜味。况且现在正是春夏之交时节,靠雨水而长的旱黄瓜还没大量下来,今天偶遇,实乃万幸,朋友便如获至宝地买了两根,来到饭店开始就餐。
(3)两根旱黄瓜不粗不细,不长不短,黄中带绿,绿中裹黄,色泽鲜艳,十分翠嫩,一看就让人眼馋。
(4)朋友就着旱黄瓜吃着饭,很有节奏,把黄瓜咬得嘎(gā)巴嘎巴脆,引起对面桌一中年妇女和一白发老太太的注意,眼巴巴地朝朋友这边张望。
(5)中年妇女终于忍不住了,走过来冲朋友问:“大兄弟,这旱黄瓜在哪买的?能卖给我一根吗?我老妈就想尝尝。”说着还真要掏钱。
(6)朋友沾(zhān)沾自喜,心说:“哪买的?反正不好买,我也是天公作美巧遇的。饭店不是蔬菜店,也买不着。卖给你一根?卖给你一根我可就少吃一根了。”朋友不肯卖,可是看到白发老太太垂涎三尺的样子,朋友心动了。可口了自己,馋了别人,再好吃的又如何下咽,况且馋的又是一位老人?朋友终于把另一根旱黄瓜递给了中年妇女,说:“黄瓜你拿去;钱,我分文不要。”
(7)可也是的,一根黄瓜咋收钱,咋给钱,况且双方又不是买卖交易?还不如索性一分不给,领人家一份情,让人家心里舒服。于是中年妇女没客气,拿了黄瓜也没掏钱。
(8)吃完饭,中年妇女感激不尽地对朋友说:“多亏了你这根旱黄瓜,让我老妈开了胃,吃了一顿最美的午饭。”说得朋友美滋滋的。
(9)好事成双。夏天刚到,新蒜很少下来。一天中午,朋友又巧遇了一位卖蒜、卖新蒜的,便高高兴兴地买了两头,走进了饭店。
(10)新蒜就是新蒜,扒开皮,里面的蒜瓣白净净,胖乎乎,嫩生生,扒下一瓣,送到嘴里一嚼,该会何等的爽?
(11)朋友就着新蒜吃着饭,又好个引人注意。那是对面桌,很似一对夫妇的中年男女。男的有气无力,像个病人。中年妇女走了过来,冲朋友说:“你这新蒜哪买的?能卖给我一头吗?我老公有病,不愿吃饭,就馋你这新蒜。”
(12)朋友不愿卖。然而看着那位病得无精打采的男人,朋友又演义了一把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好人好事——白送一头新蒜,钱分文不要。之后同样听到了感激不尽的好话:“多亏了你这头新蒜,让我老公败了火,吃了一顿最好的午饭。”朋友又是美滋滋的。
(13)朋友讲了一根旱黄瓜和一头新蒜的故事,对我们说:“我就喜欢做好事,助人为乐,然后听到赞扬嗑儿心里舒服。可是万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根旱黄瓜,一头新蒜,让人对我感激不尽,把我美得都不知道北了。”
(14)我深知,东西不在贵贱,钱不在多少。心地善良,关键时肯施舍于人,就是一滴水也能滋润人,甚至能解人家燃眉之急,让人感激不尽。可是平日里,无关紧要之时,打哈哈凑趣儿地给人家送这送那,送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
(15)有位中年汉子,儿子结婚,随礼者慷慨解囊(náng),三百、五百,还有随一千的。有人恭喜中年汉子发了。谁知中年汉子淡淡地一笑,说:“这都是礼尚往来、人情世故面子钱,来来回回地人们手中过过而已,有什么意思?况且我也不缺钱。我的心病是我儿子不怎么优秀,我收多少礼,又能保证他婚后幸福,婚姻长久?”
(16)不知道随礼者听到这话,是否心灰意冷?人家“望梅止渴”,你却给人家“白日点灯”,点多少灯又有什么意思?送礼送不到点子上,送得再多岂不也是白送?
(17)更让人堪忧的是,目的不怎么纯正,即使给人家送去一座金山、银山,又能如何?甚至会不会起到反作用?
(18)一位大富翁为了显姓扬名,表示自己爱心无限,便无条件地资助一位青年学子完成大学学业。后来大富翁成了慈善家,青年学子大学毕了业。然而当记者问起青年学子如何感谢大富翁时,青年学子竟说:“我不感谢他。他图虚荣,是通过我而沽名钓誉。现在我功成,他名就,我俩算扯平。”
(19)富翁不应图虚荣,然而图虚荣也无大过。他毕竟以实际行动资助了青年学子。可是大富翁就这么费力劳心地资助,资助出一个白眼狼,而自己又弄了个沽名钓誉——实乃不幸。
(20)后来,我写了一篇童话——
(21)逃难的路上,一位青年瘸子把仅有的一个白面馍,递给了一个中年男人,对他说:“你吃了它,可以逃出大难干好你该干的。而我一个瘸子,即使吃了它,也难逃出大难。况且逃出大难,我因残疾也难成家立业……”
(22)一个白面馍饱不了这个中年男人,然而青年瘸子的肺腑之言,让这个中年男人充满了勇气和力量,吃了白面馍,终于逃出大难。他让他的宝贝女儿,带上干粮和水,按原路去找青年瘸子。女儿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青年瘸子,并救活了他,对他说:“你是最善良的男人,我愿嫁给你成家立业。”青年瘸子高喊:“我有好妻,幸福无限!”
(23)我知道一根旱黄瓜,一头新蒜和一个白面馍,根本不值钱。可在关键时,起到的作用决不可小觑(qù)。特别是那个白面馍,竟救了两个人,成就了一对新人,建立了小家庭。
(24)不要以为献爱心就非要拿出多少多少不可。况且我们又能力有限,强己所难地献爱心,往往又让人家难为情。雪中送炭炭如金,晴天送蓑(suō)蓑值几何?切记有钱花在刀刃上,关键时刻,点点滴滴都是情。爱心无瑕天地美,幸福他人,快乐咱自己。
引导读写
A 注意五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如:第(1)自然段是叙述;第(2)自然段第二句是说明;第(3)(4)自然段对旱黄瓜和人物作了描写;第 自然段是议论和抒情。看看其它自然段都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当然有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
B 对事物的具体描述有何作用,如对旱黄瓜、新蒜的描述就细致入微,把它们描述得越好、越馋人,越能衬托出“我”的同情心和爱心。
引导答题
1、第(15)自然段“淡淡地一笑”说明了中年汉子什么?(结合下文中年汉子说的话,简要回答)
2、文中朋友、童话的事与中年汉子收礼、大富翁的事,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衬托法是以次衬主,对比是双方的事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
3、第(11)自然段对中年男人的描述“像个病人”,有何作用?(注意衬托法)
4、第(21)自然段语言描写中的尾句有何作用?(是不是与第 自然段女儿的话相照应)
5、第(9)自然段“好事成双”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上下文都是好事)
6、第(7)自然段“于是”前对中年妇女作了什么描写?(对人物有五种描写)
7、第(1)自然段朋友为什么讲述个饶有兴趣?(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
1、厌弃庸俗的随礼之风
2、对比
3、衬托出朋友的同情心和爱心
4、为下文作铺垫
5、承上启下
6、心理
7、因为一根旱黄瓜和一头新蒜让他施舍于人,得到了人家的感激,并从中得知献爱心不在于东西多少,点点滴滴都是情,所以朋友讲个饶有兴趣
作者简介
张士联(张士连),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士联作文公益促进会会长。当过兵,复员后在一家央企担任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党委秘书等职务。2000年企业内部退养后,在进行影视文学创作的同时,致力于中小学生语文(作文与阅读)辅导与研究。期间整理总结创新了“作文八种结构法”,获得了国家专利。先后撰著了《士联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程》(上下册)《话题作文与阅读》(上中下三册)《阳光童话林》《作文早入门》《美文塑人生》等著作多部。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