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观看电影《人生》的特殊往事
作者:相思入梦
11月17号,是路遥先生逝世纪念日,路遥先生的作品《人生》改编的影片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著名导演吴天明先生执导,距今已过去了整整40年了,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不觉间,40年的漫长岁月已然从指缝间溜走,回首1984年间我的一段特殊观影经历,深深地留在我的“人生”的记忆里,镌刻在我的心底深处、每每忆起,它都熠熠生辉,心中充满着感慨与怀念。
我记得,那是84年夏初的一天,我和另外三位同事一起从宝鸡出差回到西安,我们陪同事刘天亮到西安电影制片厂看望他的姐姐,怀揣着些许兴奋与好奇,我们走进了心目中神秘的艺术殿堂——西安电影制片厂,记得那时的西影厂的建筑很洋气,人也很洋气,姐姐告诉我们,西影片是苏联人援建的,建筑属于欧式风格,这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由于我们同事四人共事多年,平日里在工作中相处融洽,同事姐姐热情款待,也和我们无拘无束,还特别邀请我们参加正在西影厂样片《人生》的试映活动。电影《人生》当时还未公演,我们就能先睹为快,真是喜出望外太高兴了!
就这样,我们怀着喜悦、兴奋、神秘的心情,走进西影厂里那个小放映礼堂,哇!本场观影只有我们四个人,享受了首长级的待遇,真是受宠若惊!心情很是激动啊!
在这隐匿着无数精彩故事的神秘地方观影,那大大的宽银幕,更似一个温馨梦幻的天空,它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期待,当灯光渐次暗下,电影《人生》的画面在荧幕上缓缓亮起,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电影里的故事在娓娓道来。
影片以陕北那片广袤又厚重的黄土地为底色,将主人公高加林起起落落、充满抉择与无奈的人生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看着荧幕上那熟悉又质朴的乡土景象,听着带有浓浓陕北韵味的对白和背景音乐,我们仿佛也跟着高加林一同走进了那个充满酸甜苦辣的世界。
我们屏声静气,仿佛和高加林一起,在他的理想与现实间挣扎,在爱情与前途面前徘徊,沉浸在电影故事之中,被路遥先生笔下那真实、充满乡土气息的人生百态深深触动,有叹息有无奈有感慨有感动……
那时的我们,正值而立之年,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观影时不知疲倦,当时的样片是采用循环播放,也不知我们都看了多少遍,在这里不受外界的喧嚣打扰,只有我们四人与电影里的人物同悲同喜,那种纯粹而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我们跟着影片循环播放,一直看下来,忘记了饥饿,忘记了时间,直到放映员也要下班了,我们才恋恋不舍的起身离开。
在路遥先生的逝世32周年纪念日里,回首往昔,我无比庆幸自己曾有那样一次特殊的观影经历,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路遥先生作品改编电影的魅力与震撼!
如今,曾经一同观影的我们,也已进入古稀之年,大家分散在不同地区,各自奔赴不同的阅历和生活,虽许久未见面了。但那份在青春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却从未因距离和时间而淡去。每当想起那时候的我们,那青春的岁月,那无悔的人生,想起那充满感慨与感动的观影时光,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还有对同事们深深的怀念……
40年过去了,40年前的观影场景和感受,难忘而又深刻,像星辰一样深深镶嵌在我记忆的长河中,闪光发亮,历经岁月的风沙侵蚀,却从未忘怀褪色。
我常常在想,不知道我的那些同事们,是否还会记得我们一起走进西安电影制片厂时的样子?是否也会像我一样,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曾经的同事,想起那段美好的观影往昔?
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路遥先生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作品却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文学的殿堂,持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我们在这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勇敢地去追求、去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