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致敬朱砂古镇
——贵州旅居有感之四
文/刘玉伟
今年9月9日我们一到贵州田坪康养基地,和爱的家人们就向我们推荐,位于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土坪社区的朱砂古镇。他们都说,这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好地方。这里自秦汉采掘朱砂始,汞矿开采冶炼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传说大秦帝国著名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取长生不老药,曾在这里寻觅药引,其中一味不可缺少的药引就是万山朱砂,他也常驻在这里起炉炼丹。因此,自古以来民间就传说:“万山,是以丹得名,丹即为朱砂。”
朱砂古镇所在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曾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原万山汞矿的开拓者们以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工业奇迹。当年汞的储量和产量曾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享有“中国汞都”的美誉。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万山累计生产汞和朱砂,上缴国家利税就达15亿余元,为国家偿还前苏联外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曾亲切地称这是“爱国汞”。
我们那天租车来到朱砂古镇后,立刻就被这里怀旧的气氛所吸引。万山汞矿机关食堂门口的标语“永远听毛主席话,紧跟着共产党走”,大礼堂门口巨幅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标语,还有门口的那幅毛主席的大幅照片,还有矗立在花园里的毛主席的石雕像、周总理的石雕像、李四光等地矿科学家们的雕像,还有雷锋的半身彩色雕像等都矗立在绿树和鲜花丛中。这些伟人、英雄和模范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又让我们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
朱砂古镇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围绕丹砂艺术主题,打造一座有怀旧建筑、工业博物馆、悬崖栈道、地下长城、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矿山怀旧小镇。我们走在小镇上,那一栋栋老式楼房,那一组组那个年代的群雕像,都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当我们站在玻璃栈道上,身后是悬崖峭壁,眼前是五彩滑道,还有那悬崖泳池,现代的气氛又扑面而来。我们来得有点早,景区游客不是很多,四周一片寂静。此时此刻,在秋日的阳光下,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淡忘一切烦恼,深切感受着“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悠远意境。难怪在来时的路上,小车司机老张就一个劲地夸朱砂古镇是一个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好地方。老张是本地人,说起他的家乡来,他满脸都是骄傲和自豪的笑容。
2002年,万山汞矿因资源枯竭而全面关闭破产,2009年万山因此被国家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今年7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出的28集电视连续剧《沸腾的群山》(原名《看万山红遍》)就是反映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转型升级,坚持改革创新,在短短的十年里,从资源枯竭迈向绿色崛起的故事。这部由中央电视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传奇人影视艺术有限公司、贵州万山红遍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由欧阳黔森担任总制片及编剧,张多福导演,保剑锋、张俪、韩栋、郑奇等人主演的电视剧,就是在朱砂古镇拍摄的,这也是国内首部聚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工业都市剧。
朱砂古镇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领下,从资源枯竭的困境中迈了出来,实现了向绿色崛起的华丽转身。这里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还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2014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科普示范基地、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9月入选贵州十大新地标,2022年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如今,千年丹都,朱砂古镇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刘玉伟,2024年11月16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