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大禹陵
嘉友适越,
陟彼神山。
修竹猗猗,
秋实未残。
园陵何肃,
神像其俨。
裔村水傍,
享祭千年。
周日陪友东湖一行
湖水千尺,
河水悠悠。
我有佳客,
泛此清流。
船从桥下过,
人在头上走。
箬篑其翠,
岩下洞幽。
小舟往来,
相从是游。
乐甚至哉,
赋诗一首。
游兰亭
嘉客不期至,
冬日访兰亭。
修竹履旧径,
群鸟林间鸣①。
昔年修禊会,
群贤赋心声②。
羲之挥毫墨,
集序立就成③。
叹此千古迹,
太宗没其踪④。
右军虽已去,
兰亭遂此名⑤。
祖孙交相至,
遗碑颂矫龙⑥。
亭水流不尽,
岁岁浴兰风。
注:①兰亭集序中有言,此处有茂林修竹……,今景亦然。
②每年三月三,为修禊之月,仕女沐浴换装,外出踏春聚会。羲之聚众贤兰亭修禊,沿水而坐,曲水流觞,觞至则赋诗,无诗者罚酒。今复制其迹,并有流觞亭以作纪念。
③众人赋诗汇为一集,即兰亭集。羲之酒后挥毫作序,立就。众多"之"和"一"字,笔法无一重复,后称天下第一行书。
④兰亭集序原夲,一直为王氏子弟珍藏。其后世孙智永和尚传于弟子辨才。唐太宗酷爱王氏书法,遣萧翼赚得真迹,后陪葬昭陵。今传世者皆为摹夲。
⑤兰亭之地,位于兰渚山下。兰渚山因勾践采兰而名。古设驿亭,故曰兰亭。自兰亭集序出,遂名于世,为书法圣地。今有右军祠,刻有各种临摹本,并记录了兰亭集序的流转始终事。
⑥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曾亲至兰亭,一书兰亭序,一赋诗一首,留碑纪念。今尚存。人称羲之书法浮若飘云,矫若惊龙。

周日陪友游沈园
比翼双飞,
千古陆唐事,可哀。
忆旧侣曾游,
今携友又至,亦开怀。
叹昔词壁已坏,
沈园已复旧池台。
几处亭轩,
一园梅树,
引得多少游人来。
自古人生多离别,
举觞遥祝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