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棵庄稼
——读郭立泉《黄河口的庄稼》有感
张原菁

金黄与蔚蓝互抱的清晨,黄河口的庄稼从绿梦中舒展腰身,一个妙影放下锄头也抻起腰,引云雀纷纷起飞河滩。
云霞夕照里,庄稼的叶子随风相拥欲奔,酣畅淋漓地追逐一场落日,一个妙人站满黄昏,带着诗人的点点忧伤,转过身来,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哦,原来是郭立泉。郭立泉携《黄河口的庄稼》走来,走出我的梦。
我们都是一棵庄稼,不过郭老师生长在黄河口,我生长在汶河西,我们一脉相承,打断骨头连着筋。读《黄河口的庄稼》,品味着每一个渗进血肉的字,土地有多深情,文字就有多深情。庄稼有多有情,人就有多有义。一棵庄稼,小麦,玉米或谷子,从种子破土而出到绿意招展到奉献果实成为养活人的口粮,一个庄稼人从快乐童年到似火青春到中老年,与土地相依为命的人已经分不清庄稼是我,还是我是庄稼。
为什么有时会徒增悲痛,在我的北方。悲伤是五谷的粮仓。如今半生已过,也离开土地,进城住了楼房。所谓的城市文明噬咬我们的血肉,心灵渐渐迷失在钢铁森林里,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们依然是个异乡人,落叶归根的感觉犹如地心引力,越来越强烈成思乡的漩涡。直到踏上回家乡的路,那熟悉的庄稼气息涤荡肺腑,拥抱着庄稼拥抱着青春拥抱着自由拥抱曾经的自己拥抱当下幸福的光阴。
生命的根须在脚下这片热爱的土地,扎的越深骨头越硬。这是黄土地赐予我们一生的养分,赐予我们干净的灵魂,吃苦耐劳奋斗不息的品性,不忘本心不忘农民回馈大地的感恩之心,这是一生的财富,让余生灿若星空无比富足。
黄河入海口处的庄稼也晕染了河海的浪漫,每一颗庄稼深情款款,埋进岁月的亲情友情爱情也随之拔起,掀起浪花翻滚的叶子。这本《黄河口的庄稼》是郭立泉作家向土地及大地上的人献上的如诗如画的散文集。村庄温暖的炊烟,生命经纬线编织的棉线,这些生命交织的线头,从一种庄稼一个人物一片情怀牵动着读者的共情与赤子之心。
前不久从朋友圈看到郭立泉作家《黄河口的草语》的手写片段深情以待,我们将继续细细聆听草木深情之音。
张原菁,女,笔名菁心,80后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著有长篇网络小说《腊雪飘飘》及若干诗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