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风和畅(外四则)
作者:席慧
书画:爱新觉罗.宝库
甲辰之冬,恰如沐春风,何如?缘于心怀吹进了惠风和风,缘于故友相见欢。
无须多言,情义已在时空间流畅。凝心启神,静默半载,只为一诺。
一诺超千金,一愿贵万物。心由笔达,意从纸现,十八罗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传神出神,出神如画,出神入化。
因一诺,为一愿,成全圆满,成就一愿。众心所愿,众愿所成。
恵风和畅,笑容洋溢在每一个脸颊每一双眼神,法喜充满,久聚不散。
慧风合唱,罗汉的境界罗汉之智慧,出脱笔端,齐聚一堂,欢声合唱,美哉,壮哉。此曲只闻天上有,而今竟现尘世间,美哉,惜哉。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心如宇宙,心即宇宙。
无 为
芸芸众生认为的“无为”,与老庄的“无为”宇宙的“无为”,往往不是同一所指,不同质不同义,甚而说完全不同,天地之别。
《庄子·刻意》:“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可有谁人与老庄完全同频,知晓天地道德之质呢?
说来话长,老子带着紫气在函谷著《老子》之时,想着的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无为,无人为杂念私心,顺应天地大道,从而天道地道会护佑于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
可是,聪明误前程,小聪明使人误以为“无为”是无作为,殊不知“无为”是让人摒弃小聪明本身。至此,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为一直在,小聪明也一直在,从此,世间百态,千变万化,无穷尽也。
如何能达真正无为之境?
甚是简单。只要无我,无我即达。
路径有了,方法亦甚简单:恬淡即可,恬淡即是。与“歇即菩提”如出一辙,同路同义。
若能歇下来,若能恬淡下来,即得菩提之心,即达无为之境。
宠辱不惊
宠辱会惊是常态,宠辱不惊是境界,宠辱皆忘是神仙。
看来,做神仙不甚太难,只要忘了宠辱,丢下用心,做个无心人,即可。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恍然忆念起圣言。
“无心,不就是无我了吗?无我那还了得啊?还怎么活啊?”
“不要紧,孩子。无我了,忘我了,就现出大我了,得到真我了”,天边传来好似长髯老者的浑厚之声。
难道?难道祂是老子?迫不及待的追问。
“哦,孩子,是的,这是我的心声,这是我历经一生之心得。不会有错,请放心使用,使用说明书仅有三个字:不动心”。
不动心,就没有了得失,失去了比较,淡化了喜忧,从而回归了天性。
“对,就是这么简单”。声音消失了,老者不见了,难道真的如此简单?
朋友,请君与我一道相试,何如?
清净自在
清净与自在,一体两面也。
清净是动态,自在是状态,妙不可言:内心自在了,外相一定很清净;内心清净了,外在一定会自在。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世间没有心不清净而身得自在的?天下也没有心不自在而身能清净的。放眼望去,古今皆无。
如此算来,清净自在互为因果,原理方法亦甚是简单:大道至简,为道日损。
一切简单化,简化,简之又简,简至无为。简去自我,寻到无为,无自我的为,即刻自在;无我的为,瞬间清净。
《清静经》云:“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与天地合一,又清净,又自在。美哉,妙哉。

知足常乐
多年前,静心聆听一位智者曰:做学问,应不知足;做人,应知不足;过生活,应知足。细细品味,真乃大智慧也。
曾几何时,也见到一些将方向弄反之人:做学问,知足;做人,不知不足;过生活,不知足。如此以来,将天清地宁来个天翻地覆,烦恼频增,欢乐不见。
功夫在诗外,题解答案往往也在题外。解绳,只需反方向为之,即可,无须枉费他力。
在生活上,一知足,即刻喜乐现前;在学问中,一不知足,立马其乐无穷;在为人时,一知不足,瞬间其乐融融。亲爱的朋友,一起体验一番智者的妙方验方,一探究竟。
一知足,即常乐。
作者简介:席慧,女,1979年出生,实力作家,《白鹭文刊》副主编。自幼喜爱读书与写作散文。自1997年始,于报纸上发表作品,不曾中断,陆续刊登于海内外一些报刊杂志。自2009年至今,受星云大师慈悲影响,热衷于公益慈善工作,以期用己绵薄之力,来打开更多人的心灵之门,奉上一丝温暖。
书画作者艺术简介:爱新觉罗.宝库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榜书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慧远书画院副院长。从小耳濡目染,养成酷爱舞文弄墨之性情,注重自身修养,致力汲取多种艺术之精华。诸多书画作品、篆刻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及艺术机构收藏。
首届“盛世华夏”杯全国文学与艺术作品大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40259.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