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诗章
第三诗章可以分成三部分来读。以主人公“我”开始,第一部分庞德点到他在1908年从美国瓦伯西学院被辞职后去欧洲在威尼斯度过的四个月的经历。穷困潦倒,失落孤独,坐在威尼斯海关大楼的台阶上揣摩未来。
第二部分庞德从现实的困惑转向描绘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他的理想天国。这里充满了树木和水的神灵,在这里他唤起早年去意大利的西尔米奥(Sirmione)和加尔达湖(Lake Garda)的经历。庞德惯于将古代神话世界与现实世界,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重叠穿插。神话世界里有众神: “潘尼斯克斯,从橡树中来,德律阿得斯,从苹果树来,梅里达,穿过丛林,叶子频频而语“,而在他面前看到的只有在威尼斯河道里他支付不起的昂贵的贡多拉。第二部分的结尾出现灰色石阶引向周公庙的意象,显示庞德对孔子和儒家哲学的尊崇。
第三部分跳到引用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的第一部分,带出西班牙斗士鲁伊·迪亚兹。迪亚兹骁勇善战,屡战屡胜,性格慷慨大方,富有冒险精神。就像荷马的奥德修斯,庞德认为迪亚兹是他的另一个自我。在这一段落中他还提到两个犹太高利贷商人“拉克尔和维达斯”以及“德雷尔的废物”。他认为由于高利贷的疯狂滋长,侵蚀了文化,文艺复兴的辉煌很快为之而腐朽殆尽。他的反犹意识在这里开始崭露头角。
最后,“既不祈愿也不恐惧”(“nec spe nec metu”)这个短语暗示一种平衡和忍耐的生活哲学。庞德倡导这样的骑士精神,即绝对的无畏不需要祈愿,只有心怀恐惧之辈才诉诸于“祈愿”。
我找到庞德于1967年在斯波莱托文学节(Spoleto Festival)上朗诵第三诗章的录音。他那时已经81岁,在华盛顿伊丽莎白精神病院里被关押了12年之后回到意大利,他晚年时说话越来越少直至最后的完全沉默。这个录音里他的声音非常低小而虚弱,建议一边听一边读原文。
—— 凯岚
我坐在多加那①的台阶上
因为贡多拉过于昂贵,那一年②,
没有“那些女孩”③,只有一张脸④,
二十码外,布塞托罗号⑤上叫喊着,“斯特雷蒂”⑥,
横梁金碧辉煌,那一年,在莫罗西尼⑦,
科莱家⑧中的孔雀,尚或还有。
众神在蔚蓝的空中⑨飘游
耀眼的精灵,托斯卡纳,于露珠滴落之前返回。
光: 第一道曙光,总是在初露消失之前出现。
潘尼斯克斯⑩,从橡树中来,
德律阿得斯⑪,从苹果树来,
梅里达⑫,穿过丛林,叶子频频而语,
耳语轻柔,云彩笼罩着湖面,
其上有神,
在水里,肤白如杏仁的泳将,
银色水面给翻上的乳头上釉⑬,
正如波吉奥⑭所言。
蓝绿水中青筋起,
又或,灰色石阶⑮通往雪松底。
我的熙德⑯骑马去布尔戈斯,
到两座塔楼之间,铁钉纵横的大门前,
用他的长枪敲门,一个孩子走了出来,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⑰,
去塔楼之间大门上方的小廊台,
阅读令状,声音洪亮⑱:
没有人同他说话,或是施舍食物,帮助鲁伊·迪亚兹,
忍痛把他的心掏出来,放在长矛尖上
他的双眼被挖出,所有的东西都被查封,
“这里,熙德,是密印,
大印章和文书。"
他从比瓦尔⑲来,我的熙德,
没有鹰会留在栖木上,
熨烫机下也没有衣服,
把他的行李箱留给了拉克尔和维达斯⑳,
那一大箱沙子,还有典当行,
为了他的随从们的薪水;
闯了一条去瓦伦西亚㉑的路。
伊涅兹·卡斯特罗㉒被杀,还有一堵墙
在这里,剥光衣服,在这里,被迫站着。
德雷尔废物㉓,石头上的颜料斑驳,
或是涂膏碎片,曼特格那㉔画了壁画。
丝绸褴褛,“既不祈愿也不恐惧”㉕。
注:
①:“多加那”是威尼斯的海关大楼。在早期版本中,庞德呼应布朗宁的诗句“我在王宫废墟的石阶上沉思/在威尼斯。(I muse this on a ruined palace-step/ At Venice)”(庞德早期原文:“Your palace steps?/My stone seat was the Dogana’s vulgarest curb.”) 威尼斯的这个海关大楼位于威尼斯运河流入泻湖的地方,是水路的交叉路口,纵观大运河两侧包括圣马克教堂四周围的建筑。这是一个独特的地方,顶部有一个命运女神(Fortuna)的雕像。
②:“那一年”是指1908年,那年庞德被他在美国任教的瓦伯西学院开除后决定搬迁去欧洲,首先到了威尼斯,在那儿呆了四个月,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
③:“那些女孩”呼应布朗宁的《Sordello》(第二诗章中提到)中的诗句“让那些姑娘留下来(Let stay those girls.)”
④:“只有一张脸“ - 庞德早期原文中写到:“灿然一瞬,有一张脸/一张我前所未见的,美丽的脸...她是真实的/但她太年轻,太年轻了(there was one flare, one face./Twas all I ever saw, but it was real.../And I can no more say what shape it was.../But she was young, too young.)” 这里指谁不太清楚,很有可能是希尔达·杜利特尔(Hilda Doolittle或H.D.), 美国诗人、小说家,曾经和庞德订过婚。
⑤:“布塞托罗号”,又称为“布辛托罗号(Bucintoro)”,字面义为“黄金船(Golden Barks)”,是多加那附近的一艘邮轮俱乐部。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在8世纪左右威尼斯总督举行的仪式上——在这个仪式上他把戒指扔进亚得里亚海,象征着将威尼斯“嫁给”亚得里亚海。1908年庞德坐在海关的台阶上听到俱乐部的成员在船上唱威尼斯传统小调。
⑥:“斯特雷蒂”词意为“紧紧拥抱(in close embrace)”,取词于那不勒斯歌手维加佐(Vicenzo de Chiara),20世纪早期一首流行歌曲“西班牙女郎(La spagnuola)”。原歌词为:“紧紧拥抱,紧紧拥抱/在爱中沉溺/陷入爱中的西班牙女郎/便如此纯情/吻了又吻/缠绵无尽”(Stretti, stretti/nell’estasi d’amor/ La spagnuola sa amar cosi/ bocca a bocca la notte eil di)英文翻译为:In close embrace, in close embrace/ in love’s ecstasy/ the Spanish girl is that way when in love/ mouth to mouth, night and day.
⑦:莫罗西尼(Morosini)是威尼斯的贵族家族,坐拥一座广场和宫殿。庞德刚到威尼斯时在莫罗西尼家为钢琴家Katherine Hayman安排了钢琴演奏会,他本人却没被邀请,只是从街上看到宫殿的屋顶上反射出的耀眼的光。
⑧:克莱的家(Koré’s house):1922年庞德翻译了意大利唯美派诗匠邓南遮(D’Annunzio)在《小夜曲》(Notturno)中的一句诗:“现在,在克莱的家中只剩下了白孔雀。(La casa di Corè è abitata dai pavoni bianchi)”这句诗邓南遮指的是大运河(the Grand Canal)上,原本富丽堂皇的韦尼耶·莱奥尼宫殿(Palazzo dei Leoni)现已变成了一个贫民窟。克莱(Koré)则是希腊神话中的冥神王后珀尔塞福涅。她是众神之王宙斯和农业女神德墨忒尔的女儿,被冥王哈迪斯(Hades)绑架到冥界与其结婚,成为冥后。一般认为她是希腊本土的女冥王、地母神两个形象融合而成。克莱是邓南遮给莱奥尼宫殿主人Maria Casati起的名字。现在这个宫殿是佩姬·古根汉美术馆。
⑨:“蔚蓝”的天空:指的是“三种蓝”(three sorts of blue)中的一种。庞德在此指的是神之存在的连续性。神学中将“蔚蓝”所代表的“连续性”理解为“拥有集体记忆”;“宝蓝(sapphire)”则代表“个人记忆”;“ 钴蓝(cobalt)”则代表“遗忘”。
⑩:潘尼斯克斯(Panisks):Paniskos,小树精,半人半羊。
⑪:德律阿斯(Dryas):也被称为德律亚德(Dryad),希腊神话中一位只有在树期才能够存活的女神。
⑫:梅里达(Maelid):又称为Naliades,希腊神话中果树和畜群之神。
⑬:“银色水面...上釉" :这句话庞德没有直接引用波吉奥的原句,而是援引了波吉奥在1416年春天,写给他的朋友Niccolò de' Niccoli 的信中描述的,他在瑞士巴登浴池所见的意像——“他们(贵族们,无论男女,无论世袭还是钦点),一天有三四回洗浴,穿插在歌唱、欢饮,舞蹈之间。他们即使是在水里也要弹奏乐器,尤其是姑娘们——有些还是含苞待放,有些已粲然盛开。她们美丽的脸庞,天然去雕饰,像女神一样,逐水漂奏着乐器,像是带翅的维纳斯。” 庞德在引用这段高度模糊,意指丰富的文段时,将波吉奥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与卡图卢斯(Catullus)中涅瑞伊得斯(希腊神话中海的女神)出浴浪花中的形象合二为一。
⑭:波吉奥(Poggio):全名 Gian Francesco P. Bracciolini, 1380-1459,一位在文艺复兴时期收集、恢复了众多失传的拉丁语文献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庞德把波吉奥称为一个美学家。
⑮:“灰色石阶”:这一意象来自《遗失的诗章一》中的“灰色的石阶渐渐,引向那雪松平平片片...” 石阶引向的是周公庙,孔子把周公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⑯:Cid:熙德,意思是“lord/commander”,源于阿拉伯文,西班牙斗士,西班牙史诗《熙德之歌》(Cantar de mÍo Cid)中的不朽人物,勇敢善战,赢得摩尔人的尊敬。《熙德之歌》是迄今保留最完整的一部游吟诗,写作时间一般认为在公元1140~1157年之间,全诗长达3730行,是根据历史事实写成的。熙德是摩尔人给鲁伊·迪亚兹(Ruy DÍaz)的尊称。迪亚兹在1140年受人诬陷,被阿方索六世流放。他长期为西班牙和摩尔人与敌方作战,因对国王效忠,召回后受宠,成为护国公和瓦伦西亚的统治者。庞德在此引用的是史诗的第一部分。像奥德修斯一样,迪亚兹是个富有冒险精神、手段高明的人物,他被称为“哑炮中的响雷”、“光辉大盗”。他在布尔戈斯省定居并生活,并最终葬在那儿。
⑰:“Una niña de nueve años“ —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西班牙语):她被派去和熙德王说话,成年人都害怕国王的禁令。
⑱:“voce tinnula” 意思是“声音洪亮(With ringing voice)”,原句出自卡图卢斯(Catullus)16节。
⑲:“Bivar”(比瓦尔):距离布尔戈斯六公里的小镇。
⑳:“Raquel and Vidas”(拉克尔和维达斯):两个犹太高利贷商。熙德为了给他的随从和骑士支付薪水,使计让两个犹太商相信两大箱沙子里有黄金,并且使两个商人相信,不到年底不能打开箱子验货。其中一个箱子现在被保存在布尔戈斯大教堂里,庞德在1906年去西班牙之旅行中见过。
㉑:瓦伦西亚(Valencia):古西班牙的一个地区,曾在714-1094年间被摩尔人(the Moors,阿拉伯人/伊斯兰教信徒)占领。熙德于1094年打败摩尔人,重新夺回这片土地。
㉒:伊涅兹·卡斯特罗(Ignez da Castro):葡萄牙国王阿方索四世的儿子和继承人佩德罗在自己的妻子康斯坦斯(Constance)去世后,秘密地和伊涅兹结婚。伊涅兹像女神被人爱戴。庞德写到:“伊涅兹地位是建立在嫉妒和阴谋之上的。当时在位的阿方索四世在她求饶时将她刺死。佩德罗继位后,把她的尸体重新挖出,要求法庭重新给予名分。法庭尊她为先逝于双宝座国王王后的‘葡萄牙女公爵’,并当庭献上本应属于她的吻。这一幕后来当作“西班牙历史上的惊魂瞬间”系列的一部分,被绘成画作,挂在马德里的新艺术馆里。” 伊涅兹是一个类似于克莱冥后的形象,象征着历史与现在的重叠。
㉓:“德雷尔的废物”:指的是400年中,由于高利贷疯狂滋长,侵蚀文化,文艺复兴的辉煌很快腐朽殆尽。
㉔:曼特格那(Andrea Mantegna):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在意大利曼图亚(Mantua)贵族世家貢扎加(Gonzagas)家族的赞助下,他晚年在曼图亚致力于创作公爵宫的壁画,直到索尔德罗家族入主此地。庞德在《诗章》的另一部分中提到了他绘制的“貢扎加和他的继承人”这幅壁画,同诗形成呼应,用来说明商业文明爆炸前夕艺术的质量之高。
㉕:“Nec Spe Nec Metu”:意思是“成功不靠祈愿,也不靠恐惧,而是通过行动才能实现”,英文翻译为“Neither by hope nor by fear.” 这是意大利曼图亚贵族世家成员弗朗切斯科·考齐-貢扎加(Francesco Cauzzi Gonzaga)的妻子伊莎贝拉·埃斯特 (Isabella d'Este) 在曼图亚的公爵宫的房间中刻的座右铭。伊莎贝拉·埃斯特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人物,艺术和文学的赞助人。
长达130行的《第四诗章》读起来千头万绪,从古希腊古罗马西方神话人物到东方日本能剧中松木和红莲的意象到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宋玉的《风赋》和孔子的灰色石阶(《第三诗章》),跳跃性极强,如果不知其中错综复杂的背景故事,读者会感到整个诗章晦涩艰深不知所云。
反复阅读仔细推敲后可以看见《第四诗章》有几条大线索,第一:推崇古希腊古罗马的辉煌文化,希冀文艺复兴的重生,赞美诗歌的伟大力量;第二:感叹人心的残忍以及对爱情(情欲)的追求而带来的悲剧;第三:颂扬东方文化,颂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诗章》主要灵感来自于奥维德《变形记》(Ovid《Metamorphosis》)中的神话人物和使他非常入迷的普罗旺斯游吟诗人悲剧性的宫廷爱情故事。诗章从被特洛伊战争烧成灰烬的特洛伊城(第二诗章里提及海伦和特洛伊战争)开始展开,引入四个对爱情(或情欲)追求而引来杀身之祸的悲剧故事。其中两个故事来自于《变形记》:
其一是底比斯英雄阿克泰翁(Actaeon)因偷看自然狩猎女神黛安娜(Diana)裸体沐浴而被黛安娜变成牡鹿最后被自己的猎犬咬死。
其二是因丈夫,色雷斯(Thrace)的国王泰诺斯(Tereus)强奸自己妹妹而把儿子伊庭(Ityn)杀死并将其做成食物喂给她丈夫作为报复,最后变成燕子的普罗特涅(Procne)。
另两个故事来自于中世纪普罗旺斯:
鲁西荣(Roussillon)游吟诗人卡贝斯坦(Cabestan) 因爱上鲁西荣城堡领主雷蒙(Ramon)的妻子赛拉蒙达夫人而被雷蒙将他的心脏制成食物骗妻子赛拉蒙达吃下,赛拉蒙达在得知真相后跳楼自尽。
图卢兹(Toulouse) 的游吟诗人皮埃尔·维达尔(Peire Vidals),他穿着狼皮向珀诺蒂埃的“母狼”(阿比尔派教徒一位贵妇)求爱,像阿克泰翁一样,维达尔对爱情的追求招来了自己的杀身之祸——变身为狼后,他成为了自己猎犬的猎物。
《第四诗章》在形式和节奏上,庞德受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Catullus)的影响,用重复和双重意象来增加紧张的悲剧(或浓烈欢快的)气氛,例如:
“盘子里是卡贝斯坦的心脏。“
”盘子里是卡贝斯坦的心脏?”
“就这样,阳光直射,倾盆而照,倾盆而照”
橘黄的凉鞋,花瓣般纤细的足:许门,万岁;
许门,万岁,许门! 奥伦库莱娅!
从意境上,整个诗章中所显现的极乐世界的意象清晰美妙:
“晨露薄雾弥漫中,草丛里,苍白的脚踝在挪动。
哒,哒,呜...咚(跳跃旋转声),在苹果树下柔软的草皮上
仙女和歌,山羊蹄和苍白的脚交错;
弯月挂蓝水,浅滩上金绿斑驳,
黑色雄鸡在海沫中啼鸣;“
——美与爱之神阿芙罗狄在此浮现,文艺复兴在此重生。
“就这样,阳光直射,倾盆而照,倾盆而照
晶莹透明的液体
在众神膝下涌动,
层层叠叠,是片片纤纤的水;
小溪轻盈的水面上,白色的花瓣悠然漂浮。”
——这是庞德的理想国,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也找到庞德自己朗诵第四诗章的录音。
—— 凯岚
烟雾缭绕的宫殿①,
特洛伊城只剩一堆熏烧着的界石,
ANAXIFORMINGES②!奥伦库莱娅③!
听我说。
船首镀金的卡德摩斯④!
银镜反射明石而闪烁,
黎明,我们醒来,在清冷的绿光中流逝;
晨露薄雾弥漫中,草丛里,苍白的脚踝在挪动。
哒,哒,呜...咚(跳跃旋转声⑤),在苹果树下柔软的草皮上
仙女和歌⑥,山羊蹄和苍白的脚交错;
弯月挂蓝水,浅滩上金绿斑驳,
黑色雄鸡在海沫中啼鸣⑦;
弧形花雕支脚的沙发旁,
鹰爪狮头,一位老人坐着
嗡嗡低语...
伊庭⑧!
唤三声,泪濛濛,伊庭,伊庭!
而她走到窗前,倾身而下,
这时,这时,燕一直悲鸣:
伊庭!
“盘子里是卡贝斯坦⑨的心脏。”
“盘子里是卡贝斯坦的心脏?”
“绝无他味可以改变。”⑩
她走到窗前,
纤白的石条砌成的双拱门;
五指紧紧攥住苍白的石头;
摇摆一瞬,
自罗德兹⑪吹来的风
灌满了她的袖子。
......燕悲鸣:
‘Tis. ‘Tis. ‘Ytis!
阿克泰翁⑫...
一个山谷,
山谷中,草木葳蕤,郁郁葱葱
阳光灿灿,照耀屋顶,
屋顶粼粼
宛若普瓦捷⑬的教堂
只不过镀上的,并非黄金。
屋顶之下,屋顶之下
没有阳光,没有一丝,没有一缕
剥落黑暗,柔弱之水;
沐浴着仙女们的琼躯,仙女们的,和戴安娜⑭的身体,
仙女,乳白色的雾气缭绕着她。空气,空气,
空气微微颤动,因女神们而点亮
黑暗中,空气吹动着她们的头发,
飞升,飞升,飘摇:
象牙浸银,
阴影,铺天盖地的阴影
象牙浸银,
没有一块污渍,没有残阳。
然后阿克泰翁唤道:维达尔,维达尔⑮。
这是老维达尔在说话,
在丛林中磕磕绊绊
没有断片,没有残阳,
女神纤白的头发。
群狗扑向阿克泰翁,
“这里,这里,阿克泰翁,”
丛林中的花斑牡鹿;
金色,金色,一束头发,
厚实如捆小麦,
闪耀,在阳光下闪耀,
群狗扑向阿克泰翁,
在丛林中跌跌撞撞,磕磕绊绊
喃喃自语,嘀咕着奥维德⑯的诗句:
“佩尔古萨湖⑰ ...湖...湖...迦尔加菲亚⑱,
“湖......萨尔马西斯⑲的湖。”
小天鹅⑳展翅,空空的铠甲抖动着。
就这样,阳光直射,倾盆而照,倾盆而照㉑
晶莹透明的液体
在众神膝下涌动,
层层叠叠,是片片纤纤的水㉒;
小溪轻盈的水面上,白色的花瓣悠然漂浮。
高砂㉓的松木
同伊势的松树㉔一起生长!
水在泉头里回旋,搅动着又亮又白的沙㉕
“看啊,那生命之树!”㉖
枝叶参差,如红莲之火㉗。
层层叠叠,
浅流的水,
在众神膝下涌动。
火炬在眩目的光火中熔化,
点燃了角落里的厨灶,
天空嵌在蓝色玛瑙里(如古尔登㉗那时一样)
燃着的松香噼啪作响,
橘黄的凉鞋,花瓣般纤细的足:许门㉙,万岁;
许门,万岁,许门! 奥伦库莱娅!
一朵猩红的花㉚在惨白的石头上怒放。
宋玉㉛曰:
“此独大王之风耳,
入于深宫,翱翔于激水之上。”
楚襄王披襟而当之,宋玉道:
“风盛怒于土囊之口,
飘忽淜滂。”
世上并无大王之风。
轻傜薄赋,与民休生。
“...跻于罗帏,经于洞房......”
无风属大王......
驼夫们坐在楼梯的转角,
俯视着地图上埃克巴塔纳㉜纵横的街道,
“达娜厄!达娜厄㉝!
何风属大王?“
烟笼流水,
桃枝散嫩叶,入水纷纷,
暮烟声远,
犬吠划破浅滩,
镀金木椽浮在黑水上,
阔野三步,
灰色石台通往㉞......
亨利·杰奎斯㉟神父在台北㊱与仙人㊲交谈,
阳明山㊳松岩错落,
珀豪纳克㊴,
巨吉斯㊵用色雷斯的盘子㊶大摆盛宴,
卡贝斯坦,泰诺斯,
盘子里是卡贝斯坦的心脏,
维达尔,还有埃克巴坦,在那镀了金的高塔上
躺下吧,神的新娘,永远躺着吧,等待那金雨降临。
在加龙河㊷畔。
“万岁!”
涨潮的加龙河,宛如油画上厚涂的漆,
行进的队列高呼,—“万岁,万岁,女王万岁!” —
在人群中像蠕虫㊸一样移动。
阿迪杰河㊹,图像的残影,
涉过阿迪杰河,斯特凡诺㊺,小园中的麦当娜㊻,
还是卡瓦尔康蒂㊼见到她时的模样。
半人马㊽的脚跟栽在这片肥沃土壤。
而我们就坐在这里......
在那竞技场㊾内......
注:
①:“烟雾缭绕的宫殿”:希腊的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Euripides)的作品《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中的一个场景。该场景是对原始城邦付之一炬的回忆。
②:“ANAXIFORMINGES”:该词来自 Anaxiphormigges Hymnoi,意思是“赞美诗是里拉琴的王(Hymns that are lords of the lyre)”,是希腊抒情使人品达(Pindar)在《奥林匹亚颂歌 2(Olympian Ode 2)》中所写,称赞诗歌的力量。
③:“奥伦库莱娅”:Vinia Aurunculeia 是罗马诗人卡图卢斯(Catullus)在《新婚颂歌 · 十六》(Epithalamium)中盛赞的一位新娘。他受萨福(Sappho)抒情诗的影响,他的的赞美诗与萨福的《新婚颂歌组诗》(Epithalamia)相照应。
④:“卡德摩斯(Cadmus)”:腓尼基王子。在希腊神话中,他杀掉了一条龙并种下它的牙,龙的牙后来长成出许多战士。这些战士自相残杀直到剩下的五人,和卡德摩斯一起建立了底比斯。就像奥德修斯,他被国王派去寻找被宙斯拐走的妹妹欧罗巴的下落。
⑤:“跳跃旋转声”:模仿惠特曼的诗歌《鼓点(Drum Taps)》:“Beat, beat, whirr, pound...”
⑥:“Choros nympharum”:仙女和歌 (Chorus of nymphs)
⑦:“黑鸡啼鸣”:象征着宙斯的女儿,美与爱的女神阿芙罗狄,从海沫中重生,也意指文艺复兴的重生。
⑧:“伊庭(Ityn)”:泰诺斯(Tereus)和妻子普罗特涅(Procne)的儿子。在她发现了自己的丈夫,色雷斯(Thrace)的国王泰诺斯强奸了自己的妹妹菲洛梅拉(Philomela),并割下菲洛梅拉的舌头以防她声张此事之后,普罗特涅杀死自己的儿子Ityn并将其做成食物喂给泰诺斯以为报复。随后,菲洛梅拉和普罗特涅分别变成了一只夜莺和燕子逃离色雷斯。变成夜莺的菲洛梅拉常为死去的伊庭悲泣,它的叫声化为了“Itis, Itis”。
⑨注:“卡贝斯坦”:Cabestan 是中世纪加泰罗尼亚地区,鲁西荣郡(County of Roussillon)的一位吟游诗人。卡贝斯坦在古老的凯尔特传说中是鲁西荣城堡领主雷蒙(Ramon)的妻子赛拉蒙达夫人的情人。据传说,雷蒙在发现两人的关系后,将卡贝斯坦的心制成食物骗赛拉蒙达吃下。赛拉蒙达在得知真相后跳楼自尽。
⑩:“Et ter flebiliter”:原句引用了奥德赛第四章中的句子,意思为“And thrice with tears”。
⑪:“罗德兹”(Rhodez):指的是罗德兹高原,可以俯瞰蜿蜒的阿韦龙河(The Aveyron River)。高原上有一座原建于1274年的城堡和两座高耸的军事塔楼。庞德曾于1912年和1919年两次到访此地。
⑫:“阿克泰翁”(Actæon):希腊神话中的底比斯英雄,一位猎人,是阿里斯泰俄斯和奥托诺厄(卡德摩斯之女)之子。据奥维德的《变形记》记载,阿克泰翁偶然地看到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罗马神话中的黛安娜)在基塞龙山沐浴,被阿尔忒弥斯变为牡鹿,最后被阿克泰翁自己的50只猎狗咬死。另据欧里庇得斯《酒神的伴侣》记载的版本称,阿克泰翁是因为炫耀自己的狩猎技能超过狩猎女神而受到惩罚。阿克泰翁的故事在欧洲古代非常有名,常常出现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中。也可能象征着人类对神明的好奇心或不敬。
⑬:“Poictiers” 指的是普瓦捷(Poitiers,法国西部城市)大教堂。庞德1912年曾到访此地。
⑭:“黛安娜”(Diana):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被视为山川、丛林、湖泊、狩猎等一切自然之物的女神,是野性和自我治愈、更新的象征。同珀尔塞福涅(Persephone,冥王之后)掌管新生与死亡。
⑮:“维达尔”(Vidal):图卢兹(Toulouse) 的行吟诗人皮埃尔·维达尔(Peire Vidals),他穿着狼皮向珀诺蒂埃的“母狼”(Loba of Penautier,Loba是西班牙语中“母狼”的意思。她是阿比尔派教徒一位贵妇)求爱。像阿克泰翁一样,维达尔对爱情的追求招来了自己的杀身之祸——变身为狼后,他成为了自己猎犬的猎物。庞德翻译了这一传说。
⑯:“奥维德”(Ovid):古罗马诗人,与贺拉斯、卡图卢斯和维吉尔齐名。代表作《变形记》,《爱的艺术》和《爱情三论》。《变形记》(Metamorphoses),代表了作者的最高水平。该书用六音步诗行写成 ,全诗共15卷 ,包括约250个神话故事。全书以编年体的形式,从创世写到凯撒之死,奥古斯都继位。
⑰:“佩尔古萨湖”(Pergusa):坐落在西西里大区中部恩纳(Enna)省省会恩纳市5公里外,被誉为“意大利的瞭望台”。恩纳象征着西西里水下存在的一个“异界”。冥界在此地从人界中夺去珀尔塞福涅(Persephone),使她成为冥王之后。同时这一句也同奈米湖(Lake Nemi)构成对照,影射奈米湖畔的黛安娜神庙。
⑱:迦尔加菲亚(Gargaphia):是位于维奥蒂亚(Boeotia)这一位于希腊中部的历史地理区深山中的一处村落和泉眼。奥维德的《变形记》记载,阿克泰翁看到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沐浴。
⑲:“萨尔玛西斯”(Salmacis):希腊神话中的湖泊仙子,深爱着海尔梅斯与阿弗洛狄忒的儿子,海尔玛弗狄忒(Hermaphrodite)。美少年海尔玛弗狄忒拒绝了她的仰慕和追求,水仙子为了能与他永远在一起,遂要求主神宙斯将他们的身体合二为一。从此海尔玛弗狄忒成为雌雄同体。在奥维德的《变形记》中,海尔玛弗狄忒诅咒了这片湖,让之后来到这片湖的人也会变成雌雄同体。
⑳:“The empty armour shakes as the cygnet moves”:cygnet直译为“小天鹅”。他是海神(Neptune)的儿子赛格纳斯(Cygnus),在特洛伊战争中与半神英雄,海洋女神忒提斯(Thetis)和英雄珀琉斯(Peleus)之子阿喀琉斯对战。在海王法术的保护下,他与阿喀琉斯不相上下。但当阿喀琉斯把他摔在地上,压碎了他的”身体“时,人们发现他的铠甲是空的,赛格纳斯早已变成天鹅飞走了。
㉑:"e lo soleills plovil":翻译为英文是对前句的同义反复(“Thus the light rains/Where the rain falls from the sun”),句子出自庞德翻译的12世纪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抒情诗人阿赫诺•达尼艾尔(Arnaut Daniel)的歌曲《Lancan son passat li giure》的尾句。
㉒:“Ply over Ply”:一处在庞德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明喻,只从字面义上引用了布朗宁(Browning)的《索尔德罗(Sordello)· 五》中的诗句“Of the huge brainmask welded ply o’er ply”。此处庞德想要描绘的是“一层层的云”的样子,出自陶渊明的《停云》诗,此诗分四章,运用比兴的手法和复沓的章法,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烘托描写,和不能与好友饮酒畅谈的感慨,充分抒发了诗人对好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这句在1915年庞德据东方学者芬诺洛萨(Fenollosa)的遗稿而译成的《中国古诗英译》中被翻译为“The eight ply of the heavens/Are all folded into one darkness”。““The eight ply of the heavens”这一句实际上是芬诺洛萨(Fenollosa)对日文版《停云》的误译,日文为“八表(ハチ ヒョ)同じく昏(クラ)く 平路伊(コレ)を阻む”,芬诺洛萨将“八表(ハチ ヒョhachi hyo)”直接翻译为了“八面”;而“八表”实际上指的是“八方之外,八荒,极远的地方”。在音韵上,庞德仿照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斯特芳·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的《回忆比利时朋友》(Remémoration D' amis Belges)和《马拉美夫人的扇子》(Autres Eventail)中对扇子开合情态的描述“pli selon pli”,改为了“ply over ply”。
㉓:“Takasago 高砂(タカサゴ)“:,是日本能剧的代表作之一。能剧是中世纪在日本出现的一种古典音乐剧。在这种艺术表演形式中,演员、解说者和乐师会同时出现在舞台上,《高砂》是世阿弥(Zeami,1363–1443 年)的代表作,他开创了能剧这种古典戏剧艺术。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神道教祭司遇到两个古树精灵的故事——一个精灵在高砂,另一个在住吉(Sumiyoshi)。这两个精灵是一对夫妻,尽管遥距两地,但却是心心相连。两地的各自生长出来的两株松树则象征着这份长久的感情。继芬诺洛萨(Fenollosa)之后,庞德亦将日本能剧视为希腊戏剧相对应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㉔:"Ise 伊勢的松树":此处庞德把上文中与高砂松为一对的住吉(Sumiyoshi)松错当成伊勢的松树。伊勢的松树这一意象在日本1972年能剧著名剧目《田村(Tamura)》中出现,意指的是“阿浓的平原上有着茂盛的松树”。
㉕:“水在泉头里回旋,搅动着又亮又白的沙”:承接庞德对于艺术本体论的思考,承继“光-水-结晶”转换,也就是主观经验到客观作品的艺术转化“炼金”过程的思考与描述,意在表达:“艺术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力’的存在;类似于电流或是辐射波的能量,能够灌注、熔焊、融合的力量;像是水流突破明亮的沙床,喷涌而出的一种力量。”
㉖:“the Tree of the Visages 生命之树”:visages的意思是“脸;面容”。芬诺洛萨(Fenollosa)错误地将日语「生命樹(セイメイジュ)」的「命」写为「脸」。庞德在此受其影响,写为了Visages。「生命樹(セイメイジュ)」是能剧《高砂(タカサゴ,Takasago)》中的“松树”的别称(同中国传统一样,松树被视为长寿、生命力的象征,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㉗:”Lotus“:有两种解释:一、直译为“红莲”,取自佛教用语,视为地狱的代表。红莲之火是地狱的业火,可以烧尽所有带灵魂的事物。二、将日本能剧中松树的意象和希腊罗马神话中忘忧树(The Lotus Tree)的意象并置。忘忧树具体是什么物种已不可考,学者们主要认为是豆柿或者是鼠李科的枣莲。荷马的《奥德赛》中写到,人一旦吃下忘忧树的果实,便会忘记自己的家乡和亲友,在忘忧树生长的岛屿上悠悠度过一生。在奥维德的《十日谈》中,海王(Neptune)的女儿洛蒂(Lotis)。在一次聚会熵,普里阿普斯(Priapus男性生殖力之神以及花园和葡萄园之神)意图强暴美丽的洛蒂,洛蒂逃脱后,为躲避普里阿普斯,她祈求神的帮助。神将她变成了一株忘忧树。此行诗兼顾中西文化符号,同时连通上下文的水-火意象,可谓层次丰富,诗歌阐释的丰富性得以充分表现。
㉘:“古尔登(Gourdon)”:又一处庞德对自己1912年游历普罗旺斯(Provence)的回忆。他将这次游历记载在了诗歌《普罗旺斯的沙漠》(Provincia Deserta)中。
㉙:“许门(Hymen)”:Hymenæe,婚姻之神,橘黄色(Saffron)是他的象征颜色,与前文“橘黄的凉鞋”呼应。“Io Hymenæe”的英文直译为“Hail, Hymen!”出自罗马诗人卡图卢斯(Catullus)的诗集《颂歌》(Epithalamium)。
㉚:“猩红的花(One Scarlet Flower”):萨福《新婚颂歌组诗》的一个片段,描述纯洁的少女于新婚之夜失贞。这一形象是中世纪普罗旺斯等地诗歌中的传统主题,与骑士中剑将死,血染雪原的形象构成对照,表达了骑士生死徘徊之时,对爱人的怀恋。
㉛:宋玉(ソギョクSo-Gyoku):是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名字的日文读音。宋玉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诗歌下文中指的是宋玉在《风赋》中同楚襄王对“雄风”“雌风”的讨论。《风赋》以风为题材,分为四个层次。首先写宋玉与楚襄王间关于风的一段对话,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风;接着描写风的性质和动态;再描写大王之雄风的性状,指出它“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最后描写庶人之雌风的性状,指出它“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不利于人。作品采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的对比描写,使大王奢侈豪华的生活和庶人贫穷悲惨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
㉜:“埃克巴塔纳(Ecbatana)”:来自拉丁语Ecbatana, 来自古希腊语Ἐκβάτανα,字面意思是“聚集之地”。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考据,八世纪末期埃克巴塔纳成为了米堤亚(亚洲一古国,如今在伊朗西部地区)的首都。传说中,该城是按照宇宙的设计“蓝图”建造而成。埃克巴塔纳是人类创造的“完美秩序”的原型,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最高形式。埃克巴塔纳的阶地式建筑与七个星球的排列方式一致。这种建筑式样后来反映在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巴比伦的金字形巨石塔庙之中。
㉝:“达娜厄(Danaë)":阿哥斯(希腊东南一古城)国王阿克里修斯的女儿。阿克里修斯得到神谕,得知他会被自己女儿的儿子所杀,因而将自己的女儿监禁在青铜高塔之顶。但是宙斯从天上看到了达娜厄,遂化为金雨,射入她的身体。达娜厄因而怀上了宙斯的孩子,半神英雄珀耳修斯。得知此事后,阿克里修斯将达娜厄和婴孩放进箱子,扔进了海里。历经磨难后,珀耳修斯重返阿哥斯,意外之中杀死了自己的祖父阿克里修斯。和埃克巴塔纳的例子一样,阿克里修斯也试图以人之力操控自然。这则神话象征着人类从对土地的农业生产力的“大地崇拜”仪式转向“天堂/天空/光的崇拜”。这一转变具体表现在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巴比伦的金字形巨石塔庙的建筑形式中。塔庙象征着天与地的完美结合。这一则神话中,神化身光束照耀在达娜厄身上使其怀孕则代表着天与地以雨水和光照的形式圆房,带给人间以生机。
㉞:“灰色石阶”:石阶引向的是周王宗庙。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鲁国执政之卿季康子,决定请回流离在外的孔子,治理自己的老家鲁国。这里呼应第三诗章的“灰色石阶”。
㉟:“佩里·亨利·杰奎斯(Père Henri Jacques)”:据庞德本人,他是一位法国牧师。
㊱:“Rokku”:是对中国台北市的错误的日文音译。台北(「タイホク」Taihoku),庞德错译为Rokku。
㊲:“仙人(Sennin”):从日语「仙人(センイン)」音译得来,指的是“通过苦行修炼,破除业障,得道成仙,永生不朽的人”。具体是指两晋时期著名的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カクハク」Kakuhaku)。郭璞为正一道教徒,除家传易学外,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Sennin Poems)名重当世。《游仙诗》现仅存14首。而“游仙诗体”来源则很早,汉乐府诗中亦有此种诗体。
㊳:“阳明山(Mount Rokku)”:台北盆地
㊴:“珀豪纳克(Polhonac)”:指的是吟游诗人吉列姆(Guillem de Saint Didier)向东罗马皇帝赫拉克利乌斯三世(Heraclius)的珀豪纳克子爵的夫人求欢,要求成为她的骑士。子爵夫人拒绝了他的要求,表示除非她的丈夫诱惑她,她才会答应他。于是吟游诗人说服了子爵,让他向自己的夫人唱一首自己创作的爱情歌。讽刺的是,子爵并不知道自己正帮助别人勾引自己的妻子。
㊵:巨吉斯(Gyges):吕底亚王国(Lydia,公元前680-547年,这个地区现属土耳其)的国王,曾经是上一任国王坎道列斯(Candaules)的大臣。巨吉斯和珀豪纳克(Polhonac)两则传说的悲剧性形成对照。根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考据,坎道列斯向巨吉斯吹嘘他的王后多么美丽,“用语言无法形容,你必须亲眼看一看,我来安排你偷偷看看她的裸体”。巨吉斯遵命藏在卧室里,却被王后发现。感到被丈夫羞辱和欺骗的王后,恼羞成怒,勾引巨吉斯,让他杀死坎道列斯。事后,巨吉斯娶了王后,成为国王,执政几十年(约为公元前716-678年)。
㊶:“色雷斯的盘子(Thracian platter”):意指的是色雷斯国王泰诺斯(Tereus)的故事。
㊷:“加龙河”(Garonne):位于欧洲西南部,穿越法国的普罗旺斯和西班牙的一条河流,是法国五大河流之一。1919年庞德游历普罗旺斯时曾到达此地。
㊸: 在1919年庞德写给他的父亲的信件中,他写道:“游行的队列像是一条蠕动的巨虫,它有三根触须......”。
㊹:“阿迪杰河(Adige)”:意大利北部河流名。它从阿尔卑斯山发源,流入亚得里亚海北部湾。
㊺:“斯特凡诺(Stefano)”:即绘制下文中小园中的圣母(Madonna in Hortulo)的画家。
㊻:“小园中的圣母(Madonna in Hortulo)“:是如今意大利维罗纳(Verona)的维奇奥城堡(Castle Vecchio)中保存着的一副画,由画家斯特凡诺(Stefano)绘制。1919年庞德看这幅画时,它被存放在与圣泽诺大教堂(San Zeno) 一水之隔(阿杰罗河)的庞贝拉维佐拉宫(Palazzo Laveozzola Pompei)。
㊼:“卡瓦康蒂(Cavalcanti)”:Guido Cavalcanti,托斯卡纳诗人,但丁的挚友。上文中,庞德将“小园中的圣母”和卡瓦康蒂的《十四行诗夫人》(Lady of Sonnet)中描述的弗洛伦萨圣米歇尔大教堂中圣母画像搞混了。卡瓦康蒂在《十四行诗夫人》中写到,圣米歇尔大教堂之所以发生圣母显迹,是因为画像是仿照他的妻子的面容绘成。
㊽:“半人马(Centaur)”:卡瓦康蒂(Cavalcanti)的十四行诗中经常出现的异教徒的象征。它长有人的上半身,而从腰一下则是马的躯干和四肢,据说是是贴撒里国王伊克西翁和云的产物,以善于射箭而著称。在很多希腊神话中,半人马是狂野的象征。最有名的一个马人叫做喀戎(Chiron),在荷马史诗中多次出场,以知识渊博、善于培养教导男孩而闻名,是阿喀琉斯、赫耳墨斯和埃斯库拉庇乌斯等英雄的老师。在赫拉克勒斯和其他人头马怪的战斗中,喀戎不幸被赫拉克勒斯沾有九头蛇毒血的剑刺伤。虽然他拥有不死之躯,但难忍伤痛,自愿将自己的不死之身转让给普罗米修斯。喀戎死后成为“射手座”。英语单词centaury(矢车菊)的词根是centaur,据说是半人马喀戎(Chiron)首次发现了矢车菊的药用价值。在此处庞德指的就是半人马喀戎在战斗中被毒剑刺伤脚跟,化为矢车菊。
㊾:“竞技场/斗场(Arena)”:指的是坐落于维罗纳的圆形竞技场。庞德在此收住诗歌中前文的多处对神话、传说、故事的引用检视与并置,表明了自己作为超越时空的“旁观者”的身份。
译者简介
凯岚:80年代末从上海复旦大学退学留学美国,完成大学本科和法学院学业并获得美国律师执照之后,自1995年相继在美国,香港,英国伦敦等地华尔街律师楼从事公司及证券法律业务。2007年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担任其交通运输系统亚洲法律总监。2015年开始凯岚投身于文学艺术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016年发起并策划组织了上海第一届国际诗歌节。她翻译的《庞德诗章》部分已出版。她翻译的庞德女儿玛丽的回忆录《慎重:庞德——父亲和师长》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凯岚的最新译作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小熊维尼》2024年由《作家榜》与浙江儿童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中英双语有声书《凯岚有声》在微信读书平台上播出。
让我对南方的钟情
成为绝世的传奇
——西渡
南方诗歌编辑部
顾问:
西 渡 臧 棣 敬文东 周 瓒 姜 涛
凸 凹 李自国 印子君
主编:
胡先其
编辑:
苏 波 崖丽娟 杨 勇
张媛媛 张雪萌
收稿邮箱:385859339@qq.com
收稿微信:nfsgbjb
投稿须知:
1、文稿请务必用Word 文档,仿宋,11磅,标题加粗;
2、作品、简介和近照请一并发送;
3、所投作品必须原创,如有抄袭行为,经举报核实,将在南方诗歌平台予以公开谴责;
4、南方诗歌为诗歌公益平台,旨在让更多读者读到优秀作品,除有特别申明外,每日所发布的文章恕无稿酬;
5、每月选刊从每天发布的文章中选辑,或有删减。
《南方诗歌》2024年十一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