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大连的前世今生》
【镜花词•大连古今颂】
碧波万顷绕辽东,大连秀,古韵浓。
渔猎遗风,山海画图中。
俄日殖民留旧梦,百年史,血与烽。
独立解放展新容,工业兴,创名城。
夏日风情旅游红,服装秀,达沃斯雄。
航运中心,国际名远播。
绿树蓝天生态好,文脉正,古今融。
愿此城,长盛不衰中,永远辉煌颂。
大连,这座镶嵌在黄渤海之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东北的门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迷人的自然风光和蓬勃的现代气息,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与心灵。从远古的渔猎文明到近代的殖民历史,从战争的硝烟到和平的繁荣,大连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记录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也承载着我对它无尽的热爱与向往。
追溯大连的前世,那得将时光轴拉回到遥远的史前时期。那时的大连,还是一片未被文明之光触及的原始土地,广袤的森林覆盖着连绵起伏的山峦,清澈的河流与浩瀚的大海共同孕育了最早的居民——他们以渔猎为生,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考古学者的努力下,一些古老的遗址被逐渐发掘,如小珠山遗址、长兴岛遗址、郭家村遗址等,这些遗址中的石器、陶器和骨器,无声地诉说着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故事。每当我漫步在这些遗址的博物馆中,仿佛能听到那些远古的回响,感受到那份原始而质朴的力量。
时光流转至19世纪末,随着清政府的衰落,大连这座宁静的海港城市被迫卷入了近代的风云变幻之中。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一页,也是大连命运转折的开始。战后,俄国通过《马关条约》的续约,取得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开始了长达七年的统治。俄国人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港口、铁路,留下了许多俄式建筑,如今天的大连火车站、俄罗斯风情街等,它们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也让大连的文化底蕴更加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1904年的日俄战争又将大连推向了风口浪尖。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俄国,开始了对大连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这段时期,大连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民族伤痕。日本人在大连建立了许多工厂、学校、医院,甚至规划了完整的城市布局,如今的中山广场、人民广场、胜利桥等地标性建筑,大多诞生于那个时期。这些建筑虽已历经百年风雨,却依然坚固如初,默默地诉说着那段复杂的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大连人民与全国同胞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虽然身处敌占区,但大连人民从未放弃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祖国的忠诚。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如情报传递、物资支援等,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大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1945年,随着日本投降,大连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新中国成立后,大连作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造船、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在这里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大连也以其开放的姿态,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进入21世纪,大连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连不仅保持了其作为东北亚重要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还积极向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的方向转型,努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宜居城市。
在大连,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每年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夏季达沃斯论坛、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不仅展示了大连的时尚魅力、经济活力和人文底蕴,也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大连的夏天,更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避暑观光,碧海蓝天、金沙白浪、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大连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无论是俄式、日式建筑的保护与修复,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大连都力求在现代化进程中留住城市的记忆,让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走在那些充满历史感的街道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去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美好。
对我而言,大连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寄托。每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大连的山、大连的海、大连的人、大连的故事,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连的前世今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也是一首跌宕起伏的生命赞歌。我为大连的过去而自豪,为大连的现在而骄傲,更为大连的未来而期待。
大连,这座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城市,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而我,愿化作一缕轻风,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见证你的每一次成长,分享你的每一份喜悦。大连,你是我心中永恒的家园,无论走到哪里,那份对你的热爱与思念,将永远不变。
【滨城颂】
山海相依古韵长,大连风貌自难忘。
渔歌唱晚映霞光,猎户星辉照四方。
俄日遗痕留旧梦,滨城儿女谱新章。
碧波万顷帆影扬,工业名城展辉煌。
夏日风情游客醉,服装节上舞霓裳。
达沃斯会聚群英,航运中心名远邦。
绿树成荫蓝天广,生态宜居世无双。
古今交融展魅力,大连永远绽芬芳。
【作者小传】
王圣才,号文禅怪杰,祖籍山东蓬莱琅玡王姓,1973年生于大连长兴岛农家寒门。本科学历,高级评茶师。现任中国农工党民主党甘区副主委,连续三届区政协委员,两度获评优秀政协委员。在《前进论坛》《农工党刊》《高新诗刊》《都市头条》《今日头条》《顶端新闻》《齐鲁晚报》等报刊平台上发表诗文多篇。投资策划并参演公益电影《灵爱知光》,呼吁“反堕胎,珍爱生命”。酷爱传统文化钟情古体诗词,文学创作启蒙于著名作家王世安先生。笃信参研中华禅学与阳明心学,修习“率真随性直指如来禅”,系临济宗正法眼藏白衣弟子,倡导“数字演禅,文禅并举、入世悟禅”的理念。人生格言:“秉持良知,行善济世;尚有余力,必报家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