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正来
我家有一棵柿子树,已经二百多岁了。它是我爷爷的爷爷栽种的。爷爷名諱崔勤福,生于1893年,是1976年83岁时去世的。爷爷生前曾经告诉我:咱家在“南帮”那棵柿子树,是我爷(荣河土话发音为:Ya)二十岁时亲手种植的。爷爷的爷爷是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腊月出生的。
“南帮”这块地因在安昌村村南的村边上,离我家只有三四百米远,故称“南帮”。
2024年秋末冬初,我与晚辈在卸柿子时,只见这棵柿子树果实累累,经过霜杀以后,数以千计的红灯笼挂满枝头,红彤彤的,十分耀眼。它的生殖能力让人吃惊,尽管二百多岁了,它竞能生出好几千个子女,产量近千斤。
既然我家老柿树的生命力如此旺盛,它自然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下面这个与它有关的悲惨故事,它肯定没有忘记:
1938年霜降过后,日寇一支小分队十余人,从荣河县孙吉镇驻地出发,前往抗日名将傅作义的故乡安昌村。他们的任务有二:一是抓捕傅作义的家属和亲人;二是在黄河沿岸进行巡逻,防止中国军队从黄河对面的陕西河阳丶韩城一带打到晋南来。日寇自从1938年3月初占领晋南后,八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要派小分队前往安昌村巡逻。由于傅作义的家人在晋南沦陷之前就逃往西安丶兰州丶平凉等地避难去了,日本鬼子一直没有抓到傅家的人。鬼子小分队在巡逻中发现,离傅家只有几百米远的村边上,有一棵果实累累的柿子树,许多成熟的红柿子又软又甜,于是便纷纷爬到树上摘软柿子吃,柿树下到处是残汁剩梗。日寇发现的这颗柿子树,就是我家那颗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老柿树。
鬼子在安昌丶师家丶屈村丶南赵丶北赵等村庄巡逻了大半天,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便返回孙吉镇大本营去了。
鬼子离开安昌村后,隐藏在安昌村村南严家沟的抗日武装一一自卫队的几名队员口渴难耐,便从严家沟爬上来,把武器弹药放在柿树下,爬到柿树上找软柿子吃……
次日早上,当太阳在东边的崖畔上露出红脸时,我十三岁的叔叔崔连保约上邻居发小崔红雨,前往南帮那块地里给我家卸柿子。当他们卸了两框柿子正准备返回时,在柿树下乱草中发现了一个装着五粒子弹的弹夹子。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从末见过这种东西,在把两框柿子放回家后,便拿着弹夹在巷道里玩起来。他们把子弹一粒一粒从弹夹里拔出来,又一粒一粒装上去。当他们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日寇的巡逻队从孙吉镇又来到安昌村。 日本鬼子一看他们手里有子弹,便一拥而上把子弹和弹夹夺过去丶对他们进行搜身,然后把他们押解到村里关帝庙,通过翻译官审问起来:
日军小队长恶狠狠地问:“你们的,小八路的干活?”
翻译官翻译后,两个孩子瑟缩着身子直搖头。
“那么,你们是土八路的干活?”
翻译官对孩子说:“皇军问你们是不是游击队和自卫队?”
两个孩子吓得浑身打颤,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日本小队长没有问出结果,便举起马鞭劈头盖脸地猛抽起来,孩子们疼得哇哇乱叫。
日本鬼子打累了,便让翻译官问孩子:“你们的子弹是从哪里来的?”
孩子一边抽泣丶一边回答:“是在南帮卸柿子时,在柿树下面捡到的。”
于是,日本鬼子便押着两个孩子来到村边那棵柿树下问道:“在什么地方拣到的?”
崔连保指着柿树下面的一丛毛娃草说:“是在这里捡到的!”
日本鬼子听后,不相信孩子的话,恶狠狠地搧了崔连保几个耳光,把他的脸都打肿了。随后便逼着崔连保去家里找大人。
崔连保无法抗拒,只好把鬼子兵引到家里面见大人。
鬼子兵一进门,就在家里翻箱倒柜,没有发现武器弹药,便把崔连保父子二人押到关帝庙里。
来到关帝庙大院后,鬼子小队长拔出手枪,啪啪啪朝崔连保父子俩脚前打了好几枪,凶神恶煞地骂道:“八嘎呀路,死了死了的!”随后又逼问:“你们的,家里是不是住过土八路?”
爷爷战战兢兢地回答:“没有!没有!”
鬼子小队长一听,便是一顿毒打。父子俩被打得皮开肉绽。几个鬼子还端起刺刀,在父子俩眼前晃来晃去,把父子俩都吓得瘫倒在地上。
鬼子们一看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纷纷在父子俩身上乱踢一通后便扬长而去。
鬼子离开关帝庙后,崔连保父子在乡亲们的搀扶下才回到家里。
从此以后,爷爷和连保叔便不吃不喝丶卧床不起。半个多月后,连保叔便一命呜呼,爷爷也精神失常了。直到日寇投降丶抗战胜利后,爷爷的精神病才恢复了一半。可是连保叔十几岁便被日本鬼子夺去了生命丶永远离开了人世。
连保叔的发小崔红雨的命运也十分悲惨。由于他格外痛恨日本鬼子,十五岁便参加了黄河沿岸的农民武装一一自卫队。在一次与日寇作战中,崔红雨用步枪打伤了一名日本兵,但他却被另一名日本鬼子打死了……
2024年正月初二,崔正来与子孙们在老柿树下合影,告诉孩子们发生在百年老柿树下的悲惨故事。

2024年正月初二,崔正来与子孙们在老柿树下合影,告诉孩子们发生在百年老柿树下的悲惨故事。
2024年11月14日写于安昌村
[崔正来简介]
崔正来 晋南安昌村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共党员、中央台高级记者。1965年春参军入伍,先后任兰空指挥所标记连标图员、文书等职,1971年春转业到《西安日报》社任记者。1972年春就读于西北大学,任中文系甲班党支部书记,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又回到《西安日报》、《西安晚报》笔耕;1981年春被选调到中央台,先后任记者、主任记者、高级记者,陕西记者站副站长丶站长,累计发表作品上千万字,有一百多篇作品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曾被评为中央台、广电部丶中直机关先进工作者。长篇小说《黄河滩》201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120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傅作义》上中下三卷本,201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小说《还血记》(又名《久病成医》)2022年5月由华夏文学出版社出版丶面向海内外发行。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