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丛飞/深圳人物坐标之三
——中国咏叹调/中国的窗口/陈昌华朗诵诗选
作者 陈昌华 朗诵 彩衣
音乐设计 彩衣 制作 一方文化
他是一个农家子弟
一只从小喜欢唱歌的百灵
家里的土炕就是观众席
一把扫帚就是麦克风
一曲霍元甲、上海滩的
主题歌,听迷了
村里的父老乡亲

他是一个专业歌手
一名沈阳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关门弟子
如果愿意,他完全可能
成为一颗歌坛的新星
他是一个下海者
一只来自北方的雏鹰
吃过别人剩下的盒饭
睡过抱团取暖的桥洞
当过洗碗工,洗刷着
自己生活的困顿
做过搬运工,搬运着
自己命运的沉重
他改名,要从草丛中起飞
飞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他是一个深圳义工
深圳义工联艺术团的团长
没有一分钱的报酬
只是名字有些好听
300多场义演不菲的收入
一分不剩,全捐给了
急需救助的人群

他是一个贫困的人
有一个58平方的蜗居安身
防盗门的铁皮破了个大洞
用了太久的门锁有些失灵
屋里没有值钱的家当
只有那套有些光鲜的演出服
和一架标志身份的旧钢琴

他是一个富有的人
是183个贫困孩子的父亲
300多万元捐献的款项
他借贷着自己短暂的青春
6000多小时的义工服务
他付出着自己有限的生命

他是一个失职丈夫
一个不够称职的当家人
为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家境
除了散尽仅有的钱财
他还掏出了全部爱心

他是一个癌症患者
一个被医生宣判了死刑的病人
化疗影响了他的声带
他要用哑剧延续人生
在去世前十天的那个早晨
他提出停止静脉注射补药
用省下的药费去救治别人

他是一个大写的人
一个从不考虑自己的人
在他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
他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献出了自己最后的深情
他们用他的眼角膜
注视着他关爱的世界
他用他们的眼睛
延伸着自己永恒的人生
2016年10月21日

作者:陈昌华,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现任《湾区诗歌》社长。出版诗文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企业常青藤》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白居易》制片。

朗诵、音乐设计:何林,网名彩衣,夏青杯朗诵大赛徐洲赛区三等奖、第五届夏青杯朗诵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南京秦淮朗诵艺术协会副主席,南京承颂朗诵团副团长,国家级认证朗诵专业教师。荣获首届全国中小学生课文朗诵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夏青杯赛优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