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冬夜写诗感怀(上平四支)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最喜灯前写韵诗,何言夜枕梦延迟。
流云姣月堪称玉,滴墨柔毫不待时。
岭寺还余初雪意,廊亭总忆稚荷池。
情怀感悟深肝腑,只累霜花染鬓丝。
2024.11.15.
这首七律《冬夜写诗感怀》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在冬夜灯下创作诗词的情景及其内心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作品:
**最喜灯前写韵诗,何言夜枕梦延迟。**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在灯光下写诗的喜爱,即使因此而晚睡,也不觉得是一种负担或遗憾。这里“最喜”二字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写作的热爱,“夜枕梦延迟”则暗示了为了追求艺术创作,不惜牺牲休息时间的精神。
**流云姣月堪称玉,滴墨柔毫不待时。**
此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天空中的流云和皎洁的月亮比作美玉,形象地表现了冬夜之美;“滴墨柔毫不待时”一句则形容作者挥毫泼墨时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急切和投入的情绪。
**岭寺还余初雪意,廊亭总忆稚荷池。**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记忆与联想,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岭寺还余初雪意”让人想象到山间寺庙被初雪覆盖的静谧场景,“廊亭总忆稚荷池”则唤起了关于夏日荷塘的美好回忆,两者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情怀感悟深肝腑,只累霜花染鬓丝。**
最后一联总结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深刻感悟后所产生的强烈情感体验,同时也流露出岁月流逝给人带来的感慨。“情怀感悟深肝腑”表明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十分丰富且深刻,“只累霜花染鬓丝”则是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叹息。
整体来看,《冬夜写诗感怀》不仅是一首关于冬夜创作的诗篇,更是作者对人生经历、自然美景以及时间流逝等多重主题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