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片海——支教湟源 1
原创 /阿冰哥
谨以此篇献给援青的人们
出发前的日子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便会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然后慢慢老去。
一直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看远方的大山和那里的孩子。
每一个老师,其实都有一颗支教的梦,这个世界有时候是灰蒙蒙的,人们总要去寻找光亮。
2024年8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宽厚,说话很客气:“是周老师吗,我是湟源教育局的……”来电显示青海西宁。接到远方的电话,很激动,我知道去湟源支教的日子近了。
打来电话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湟源县教育局李辉全局长,电话里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很亲切。我总认为和我们支教老师对接工作的应该是教育局工作人员,李局长亲自打电话,让我很意外,感觉很亲民,很重视我们。
(拉脊山)
6月22日,学校QQ工作群里李明校长转发了教育局关于支教的通知,我知道又到了报名的日子。24日,学校上报了支教老师名单,有点期待,我知道全区报名支教的老师很多,不一定能选上,又年过半百,学生早已习惯喊我“语文老爷爷”。
李校长说今年去湟源是“组团式”支教,六合区教育局要选派一名校长去主持工作,不似往年,局长开会已经布置,再动员挑选人选。
6月26日中午,我还在办公室午休,忽然接到教育局人事科陈科长电话,大意说让我去湟源一中主持工作,说的我很惶恐,我只是学校的教务主任,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让我主持工作,怕能力不够不能胜任,万一工作开展不好,个人名誉事小,那可是丢六合教育人的脸。
我一再推辞,请领导慎重考虑。
傍晚六点,陈科长又打来电话,说教育局开会最终确定让我去主持工作,名单明天上报市教育局,让我做好准备,还鼓励我可以胜任的,有困难教育局会全力支持。
那时候真的有点胆颤,对陈科长说,如果我做的不好,你一定要把我撤回来,换人。也许是2021年我去陕西山阳二中支教,挂职教学副校长,有支教经验,或者我是多年教务主任,有教学管理经验……
一起报名支教的还有尹飚老师,教育局领导说一个学校只能去一个人,尹老师等下次机会。半年后,尹老师和南京的老师一起前往新疆自治区伊宁市支教,完成了他的心愿。
担心了一个暑假,很是忐忑。
湟源,一定对我们充满期待。
湟源,我怎么才能认识你。听说六合区对口帮扶西部的有四个地方,陕西省山阳县、青海省湟源县、新疆自治区伊宁市和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
忽然想起我在陕西山阳二中支教时,认识山阳的王忠福老师,他来六合跟岗学习,一定认识湟源来六合跟岗学习的老师。
有幸认识了大华中心校的张海方老师,日子匆匆,六月底的南京骄阳似火,在张老师回湟源的前一天,我们在小餐馆里终于见了面,张老师个子不高,和我差不多,黝黑的脸,身材微胖,一说话,眼睛就要眯起来,张老师说话不急不慢,是一个很容易相处的高原汉子。
后来知道,张老师夫妇去牧区泽库支教过,有教育情怀,今年秋天又前往三江源果洛州班玛县支教,那里海拔更高,如果是我们内地人去很难适应。
他常给我分享在班玛县支教的小故事,休息的时间常去孩子家家访,送去温暖和关心,最后的时候,我总说保重啊,山高路远,帅哥。
湟源,我慢慢靠近了你 。
放假的日子,我总是在网上搜寻湟源的信息,同事问我湟源在哪里,我说在美丽的青海湖边上,就是夏天也有大片金黄油菜花的青海湖啊,那里不远,和南京相距2000公里。
那里海拔高吗,会不会高反,总会有人关心。
湟源教育局没有官网,找不到湟源教育的相关信息,我便上网搜索湟源一中的视频和图片,在美篇中看到了湟源一中的发展和往事。美篇中认识了“欣然”,一位文笔很好的李玲玲老师,喜欢读她的文字。
7月21日,教育局召开了援陕援青支教人员送岗会议,熟悉的领导,一群陌生的支教老师。局长说今年支教都是“组团式”,我的好友六合中专校的陈福东去山阳职校主持工作,为期三年,因为去山阳挂职的校长要参加培训,今年的送岗会议提前了一个月。
去西部支教,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十二个月和十八个月,报名的时候我填的是六个月,因为“组团式”支教,又是学校管理者,最终确定期限是十八个月。
知道期限延长的时候,感觉对家人很是愧疚,那么长时间照顾不到家人,虽然看起来我很坚强。
我告诫自己:一年半支教,我不能落荒而逃。
会上,我看到了“江苏省对口协作选派专业技术人才信息表”,前往湟源共七位支教老师,来自六合不同的学校,我是带队组长,又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
八月中旬,湟源县委组织部徐海娥副部长和教育局人事科梁伟主任,多次和我们联系,开始对接工作,老师的行李已经开始“顺丰”。
你当像鸟,在风中站稳,飞往你的山。
(湟源小高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