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天下为局弈无赢
——《三国演义》欣赏(十四)
八十六
二蔡诈降(押庚韵)
不带家人遭识破,
犹疑过客有离情。
高谈阔论身从幻,
胜算虚名世自惊。
注:“幻”,不可能实现;二蔡是蔡瑁的族弟,族兄被杀掉,二人“叛魏归吴”的理由,足可以令人信服。但当蔡中、蔡和率领旧部投奔东吴后,却被周瑜识破,原因很简单:二蔡的家眷并未随行。
八十七
苦肉计(押霁韵)
三朝老将策风流,
一代忠臣谋绮丽。
按剑明公觅太平,
垂衣胜地传奇计。
注:“三朝”,指黄盖是历经孙坚、孙策、孙权的老将;“明公”,喻曹操;“按剑”、“垂衣”,喻对曹操虔诚;东吴联军在周瑜和诸葛亮的指挥下,决定采取火攻策略来对抗曹操。为了实施这一计划,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接近曹军战船,并成功点燃火源的人。这时,黄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八十八
密献诈降书(押沃韵)
参谋密计诈降书,
受命雄图生败局。
九死何思得媚名,
丹心不惧遭欺辱。
注:“参谋”,官职。喻阚泽;“生败局”,喻曹军将入败局;“媚名”、“欺辱”,喻阚泽在送诈降书过程中,受尽了凌辱。但最终曹操还是中计。
八十九
巧设连环计(押阳韵)
计使虚闻庞统帅,
怀才不遇贾生郎。
千帆一棹三更焰,
满目孤魂万古汤。
注:“计使虚闻”,喻周瑜等人故意设玄局;“庞统帅”,喻庞统是难得的将帅之才;“贾生”,西汉汉文帝时大臣、政论家、文学家。喻怀才不遇;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之凤雏也。在曹操的再三求计下,庞统云:“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曹操甚为叹服。
九十
徐庶脱身①(押萧韵)
一入中原言偃蹇,
才逢吾党论逍遥。
虽无梦后肠堪断,
亦有心头恨未消。
注:“中原”,喻曹军;“偃蹇”,喻徐庶孤傲,一言不发;“吾党”,指庞统;“论”,喻庞统传授脱身之计;“梦后肠堪断”,喻徐庶在曹营的生活状况;“恨未消”,喻徐庶对曹操控制其母亲一事,始终怀恨在心。
九十一
徐庶脱身②(押阳韵)
将士传言曹自怅,
干戈欲进许都狂。
幽情渭上苍茫客,
浪迹关中散漫郎。
注:“传言”,指徐庶在庞统授意下,在军中散布的关于西凉韩遂、马腾举兵造反,正杀向许都的消息;“曹”,曹操;“干戈”,喻战争;“渭上”,与渭水有关的地方。喻边关;“关中”,四关(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之内的地区。徐庶被派往关中抵抗西凉之敌。由于传言是假的,所以徐庶脱身后,做了“散漫郎”。
九十二
横槊赋诗(押纸韵)
皓月长江宴众军,
疏星远火歌诸士。
高吟雅兴馥伤忧,
戏语危言飞刺死。
注:“横槊赋诗”,指曹操江上大宴众军时横槊赋诗;“馥”,刘馥,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伤忧”、“戏语”、“危言”,指刘馥直言诗中有不祥之嫌,被醉酒后的曹操举槊刺死;“飞”,喻快。
九十三
不惧火攻(押寘韵)
自信天时助己成,
谁知地利无人意。
何须旧雨病长吟,
但觉东风呼不至。
注:“不惧火攻”,指曹操自信冬天没有东南风,孙刘联盟没办法使用火攻战术;“旧雨”,老友;“病长吟”,喻曹操谋士程昱,多次奉劝其防范火攻。
九十四
中军折旗(押支韵)
辕门帅字风吹断,
虎帐官兵泪入悲。
偶得祥光非我愿,
休言瑞气有谁知。
注:“中军折旗”,曹军与周瑜交战获胜后,突然中军黄旗折断;“祥光”,吉利;“偶得祥光”,喻偶获小胜;“瑞气”,祥瑞之气。喻获胜。
九十五
周瑜吐血(押东韵)
周公偶眩思寻火,
汉相皆知欲借风。
水阔舟轻忧岸远,
云高鸟倦恐亭空。
注:“周瑜吐血”,指周瑜在观阵中,突然被旗角拂面,吐血倒地,人事不省;“周公”,周初政治家姬旦。喻周瑜;“汉相”,蜀汉政权共有四位相才,分别是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喻诸葛亮;“借风”,借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