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事迹被收录在《共和国不会忘记》全国参战老兵名录丛书
1980 年 10 月,年仅 17岁的他,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毅然投笔从戎。他与 21位客家青年一同踏入军旅,加入广州军区 41 军步兵 123 师,奔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他经历了 1981 年法卡山拔点作战、1984 年靠茅山炮击战等残酷战斗,每一次战火的洗礼都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荣立三等功,也让他对生命与和平有了更深的领悟。
退伍后的欧海林,始终未曾忘却自己的军人使命与社会责任,将善心义举融入生活的点滴。
欧海林是一名来自河源的兼职记者,同时也是一位参战退役军人. 从其撰写的《人生岁月投笔从戎诠释善心》一文可知, 参与河源当地的各类活动采访报道,如体验深河“一小时生活圈”,其报道涵盖交通、民生等多个领域,为河源的新闻传播贡献了力量.

他心系曾经一同浴血奋战的战友,为困难战友捐款,慰问烈士家属。2020 年 9 月 26 日,欧海林与河源市源城部分参战退役老兵组织文艺宣传队,开展慰问为国作战伤残老兵活动。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和真挚的问候,走进伤残老兵的生活,为那些在战争中受伤的英雄们送去温暖与慰藉,让他们感受到战友间不离不弃的情谊与社会的尊重。
家乡的发展也时刻牵动着欧海林的心。在 2020 年 8 月 1 日建军节,庆祝建军 93 周年暨纪念 123 师河源黄村镇战友参战入伍 40 周年座谈会上,捐赠一万元助力家乡的筑桥修路工程。他深知,家乡的繁荣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也是给子孙后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基,哪怕力量微薄,也要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欧海林还积极投身到关爱退役军人的事业中。2023 年 6 月 13 日,他参与河源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召开的“筹建‘河源老兵驿站’研讨会,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热情,为打造一个能为退役老兵提供帮扶解困、思想疏导等贴心服务的平台出谋划策。他希望通过这个驿站,让每一位退役军人都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
在河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年近 60 岁的欧海林更是以身作则。他走上街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市民爱护环境、遵守秩序。他还挥毫泼墨,写下“创文靠大家”等书法作品,以文化的力量感召更多人投身到创文工作中,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欧海林,这位河源的参战老兵,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担当,什么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他在战争年代无畏冲锋,在和平时期默默奉献,他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的人传承和弘扬爱国拥军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越自卫反击战对参战老兵欧海林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身体方面
战争的残酷使欧海林面临受伤风险,可能留下了如慢性疼痛等身体创伤,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像一些参战老兵会因旧伤在阴雨天或劳累时身体疼痛加剧.
心理方面
创伤后应激障碍:欧海林可能会在梦中或清醒时不断重现战争场景,产生恐惧、愤怒、沮丧等强烈情绪反应,导致其难以正常生活.
抑郁症和焦虑症:战争经历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使他出现情感问题,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变得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
社交问题:因长期处于战争环境,欧海林回归社会后,可能会觉得与社会脱节,难以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融入正常生活困难.
生活方面
经济压力:参战经历或许影响了欧海林的职业发展和收入水平,使其面临一定经济压力,像部分老兵因参战错过教育深造等机会,退伍后就业受限.
家庭影响:战争带来的身心创伤可能给其家庭生活带来挑战,需要家人理解和支持来共同克服困难,但也可能因此让家庭关系更为紧密,家人对他的经历更感同身受,给予更多关爱.
精神与价值观方面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参战经历让欧海林深刻体会到保家卫国的责任与使命,使其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更关注国家发展和国防建设.
战友情谊与团队精神:与战友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结下深厚情谊,这种情谊让他懂得团队协作和信任的重要性,退伍后也更珍视战友情谊,注重与他人的合作交流.
对和平生活的珍惜: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欧海林更加懂得和平的来之不易,会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积极传播和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