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南大道/深圳文化名片之十八——中国咏叹调/中国的窗口/陈昌华朗诵诗选

沿着这条当时特区最长的路,
我们每天上下班都是步行,
路的两边全是荒草和灌木,
沿途根本看不到什么风景。
后来我们开始挤公交,
窗外开始变幻崭新的风景,
到小平南巡的第二个春天,
深南大道已通向南头古城。

一次次绿化万紫千红,
一次次扩建道宽路平,
一处处景观溢金流彩,
一幢幢建筑高耸入云。
东门老街重新焕发了青春,
地王观光鸟瞰着全城,
小平画像前留下缅怀,
孺子牛雕塑旁回味艰辛。

深交所敲响上市的钟声,
华强北万商如云,
市民中心紧贴着百姓,
香蜜湖畔荡漾着欢欣。
园博园博览着天下,
欢乐谷欢乐着童真,
锦绣中华浓缩着神州,
世界之窗打开了国门。

深大早已崭露头角,
科技园里万马奔腾,
更有前海这匹黑马,
后来居上,一骑绝尘。
就象浦东大道之于上海,
就象长安街之于北京,
深南大道是深圳的名片,
百里长街还在继续向前延伸。

深南大道呵,汇聚着梦想,
深南大道呵,铺满了黄金,
沿着这条大道继续前行吧,
幸福将永远伴随我们一路同行!
2015年11月8日

高交会/深圳文化名片之十九
——
一年一度秋风劲
南国金秋硕果累累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明媚
每年这个时节
全球的候鸟
都朝东南飞
不远千里万里
来赶赴科技的盛宴
跨越千山万水
来参加一届届年会
31个省市自治区
在这里摆开阵势
50多个国家的客商
在这里抱团扎堆
顶尖的各界精英
在这里全球论剑
40多家跨国集团
在这里如影相随
这是高新技术的天空
是不分国界的大派对
大鹏扶摇九万里
东方风来展翅高飞
这是高新技术的蓝海
涌动着不同民族的智慧
千帆竞发四大洋
每一年都满载而归
全球的科技成果
在这里展出
全球的精英人才
在这里荟萃
全球的尖端课题
在这里发布
全球的武林高手
在这里打擂
知识的爆炸
冲击着整个地球
科学的光芒
与日月星辰同辉
海阔凭鱼跃
跃过了一个个龙门
天空任鸟飞
飞出了前程更加壮美
高交会,一座城市
难忘的年度记忆
高交会,一场永不
落幕的科技盛会
高交会,一座载入
史册的里程碑
世界在这里认识了深圳
深圳从这里和世界接轨
2016年6月6日

中英街/深圳文化名片之十九
——
1898年,有个强盗
用武力强占了香港99年。
沙头角被夺去一角,
中英街被分为两半。
从那时开始,
不到四米宽的小街,
一半是新界,
一半是故园,
一半是耻辱,
一半是企盼,
一半是沧海,
一半是桑田,
一半是昨天,
一半是明天,
一半是回归的紫荆花,
一半是重逢的勒杜鹃。

九九归一呵,
九十九年,中英街
跟着香港不再流浪,
终于回到母亲身边。
界碑不再划界,
破镜终于重圆。
母子不再分离,
骨肉不再拆散。

同敲警示钟,
钟声穿越岁月。
共饮古井水,
滴水浸透乡恋。
一根百年的古榕树呵,
根须,扎在同一块热土,
枝叶,擎起同一片蓝天。

中英街一一中国
独一无二的街道,
中英街一一世界
也属罕见的景观。
中英街,“一街两制”的经典。
不知是历史的
偶然还是必然,
“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
会不会由此发端!
注:界碑、警示钟、古井、古榕树都是中英街上的文物。
2015年11月9日

作者:陈昌华,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现任《湾区诗歌》社长。出版诗文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企业常青藤》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白居易》制片。

朗诵、音乐设计:柳爱婷,热心公益,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志愿于心,奉献于行。2009年成为深圳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至今15年。获得共青团深圳市直属机关工委颁发的“优秀志愿者”称号。连续多年多次获深圳博物馆“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之星”、“十佳志愿者”称号。热爱朗诵,多次参加朗诵比赛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