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无言的结局(3)1.跨入合作社
文/彭太光
快要上菜的时候,瞿思群回来了。瞿思群外出干什么去了,只有瞿思群知道。有的说,他是去乡书记家了,想要请乡书记瞿木乔一起在家吃饭,陪陪潘一鸣们,毕竟潘一鸣是县级领导干部。有的说,是区政府找他问责去了。是瞿思群私底下与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未经村乡两级政府同意,属违规行为。
不论瞿思群干嘛去了,潘一鸣是第一次见到何冬媛师姐的老公瞿思群。
瞿思群进到屋里,满头的汗水,风尘仆仆的样子。
对不起大家了。刚刚出去办了点事。瞿思群说。
何冬嫒起身过来,说:这是我老公。这是潘总、曾总、邓总。
瞿思群伸出双手,一一跟潘一鸣、曾启明、邓瑞萍握手,嘴里说着:欢迎,欢迎,欢迎!
何冬媛只介绍三人,不用说,其他人瞿思群都是认识的。
潘一鸣第一次见师姐何冬媛的老公,也不知为什么,有少许拘谨。潘一鸣有天赋,天生会看相。他咋一看瞿思群,个子中等,穿着朴素,精气神十足,眼睛骨碌碌转着,一脸的慈眉善目,一幅憨厚老实的样子。但笑的样子,真的有那么些皮笑肉不笑“笑面虎”的味道。
来的客人都没有安排进包厢,而是坐在敞着的两桌。
潘一鸣被安排坐上席,瞿思群坐在潘一鸣的左边,曾启明坐瞿思群旁,邓瑞萍坐潘一鸣右边,加上戴老师、沈师兄等,满满的一桌十个人。何冬媛则与李雪梅、张艳、彭林等坐一桌,也是满满的十个人。
说是说吃闲常饭,其实是做了大准备的:请了厨师,请了帮厨的,买了当地的土猪肉、牛肉,杀了自家放养的鸡、鸭,还安排了两个腊味菜,加上当地的蔬菜,一桌摆满了菜,茶杯酒杯都没得地方放了。
瞿思群不抽烟也不喝白酒。潘一鸣、曾启明要开车,开车是不能喝酒的。戴老师、沈师兄可以喝些酒,邓瑞萍不开车是能喝酒的,何冬媛特别交代瞿思群,拿了一瓶52度的茅台酒。
吃菜喝酒中,潘一鸣、曾启明、邓瑞萍对瞿家别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这样的宅院要是放在平乡,那就是真的要两千万才能建成。曾启明说,他在芦溪去看过很多的别墅,没有那家有你家的这样大气、高贵、典雅、豪华。中国有名的气功大师王林在芦溪的“王府”,跟瞿总家比,也只是小菜一碟。
潘一鸣说:我们集团公司李国华董事长的家,在江西南昌也只是两套住房,在北京也只有一套不到两百平米的房子。瞿总,中国的总理家都比不上你的宅院。
邓瑞萍说:我在峡石田中建了私宅,跟瞿总家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瞿思群说:在乡下,有的就是私宅地。老父老母就我一个男丁,父母亲的意思就是有条件的话,把旧房子给改造一下。遂父母之心愿,这些年也是赚了些钱,才算有条件改造旧居。
饭后,瞿思群带着潘一鸣、曾启明、邓瑞萍们往红心猕猴桃果园去看看。
其时,红心猕猴桃果园只是起了个步。瞿思群通过与村里自家亲戚商量,在屋背后两百米处的山地,自行租凭流转土地二十多亩,一亩山地一年一千元的租金。瞿思群已经动员了村上的自家人入股,如姐姐瞿思晴、妹妹瞿思佳,如老婆的哥哥何丰田、姐夫李述恩、姐姐何春媛、何秋媛。村上有四家刮风带柳的亲戚也加入了进来。这些加入的亲戚,多的入资十万元,少的三万五万元,四个刮风带柳的村民亲戚每人只入股五千元。
瞿思群介绍说:他马上就要办合作社营业执照。他已经跟四川苍溪种果树的技术员候清阳谈妥了,先引进红心猕猴桃树种一万株,其中五千株是已经培植了三年的果树,在我们暖水村种一年半左右就可结果。五千株果树大概是十亩左右,每株果树结果五十斤计算,就是二十万斤以上的红心猕猴桃。按照每斤十五元左右计价,第一年的产果收入达三百万元。除掉所有的成本,纯利在一百万以上。只要不出意外,第二最迟第三年可以收回投资,第三年以后就是纯收入。
潘一鸣、曾启明、邓瑞萍听得是心花怒放,蠢蠢欲动。三年就能收回成本,这个投资值得。
瞿思群见大家有了心动,下一步就是行动。他继续说:退一万步讲,万一有什么损失,也不会让你们投资者承担,我们的老朋友超市是有实力的,这个就是大家投资的后盾。想要你们投资入股,就是想要扩展人气。况且,你们在企业都是领导,把你们拉进来,就是看中你们在平乡的人脉资源。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绝路》、《祼局》、《命中注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