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华藏头步韵《水调歌头•游冶彩屏中》




韩明华和导演张天骄

东方合唱团在苏州耦园

东方合唱团在乌镇
水调歌头
游冶彩屏中
(藏头步韵)
韩明华
东方合唱团一路放歌,把《岳阳楼记》《月满西楼》和《一蓑烟雨任平生》唱向了大江南北……
江外美如画,
南向唱国风。
水杨夹道千里,
乡遂①奏焦桐②。
依姆③耦园景止,
旧日西塘锦绣,
是处古今同。
春晚可裁剪,
色调比天弓。
东音④美,
方寸悦,
合阿翁。
唱先江堑南北。
团坐问谁雄?
何有《岳阳楼记》?
日理《一蓑烟雨》,
更赋韵横空。
重量多知友,
游冶彩屏中。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藏头的文字)
江南水乡依旧是春色
东方合唱团何日更重游

东方合唱团在西塘演出《岳阳楼记》和《月满西楼》后合影

东方合唱团在西塘古镇合影
东方合唱团的女史在杭州茶山采摘西湖龙井
【注释】
(1)乡遂 周制,王畿郊内置六乡,郊外置六遂。诸侯各国亦有乡、遂,其数因国之大小而有别。后泛指都城之外的地方。
(2)焦桐 琴名,也称焦尾琴。《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3)依姆 闽东话对老年妇女的称呼。此处指耦园的女主人严永华。
(4)东音 东方的音乐。相传夏孔甲作破斧之歌为东音之始。

东方合唱团的女史在茶山采茶体味采茶姑娘的辛劳和怡悦

东方合唱团的女史在西湖畔随着《月满西楼》的悠扬的旋律翩跹起舞
(叶梦得原韵)
霜降碧天静,
秋事促西风。
寒声隐地初听,
中夜入梧桐。
起瞰高城回望,
寥落关河千里,
一醉与君同。
叠鼓闹清晓,
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
客争笑,
问衰翁。
平生豪气安在?
走马为谁雄?
何似当筵虎士,
挥手弦声响处,
双雁落遥空。
老矣真堪愧,
回首望云中。

导演张天骄(后排左起第六位)和东方合唱团在西湖合影
东方合唱团江南游,告别了苏州、杭州和上海,在上海外滩唱起了深情的歌曲《黄浦江畔的别离》……

依依不舍,东方合唱团在黄浦江畔合影





韩明华1944年生于山东荣成,曾任编辑、记者。《西窗夜话》《景山放歌》《韩明华诗词》和《掩卷心语》先后问世。
1980年6月,韩明华游颐和园西堤填的《西江月•何日清莹可见》,开启了中国诗词创作“藏头步韵”的先河。
2006年6月,韩明华将《岳阳楼记》谱成歌曲,史无先例,2024年1月率东方合唱团将其唱向北京电视台,绝无仅有。

背景音乐 岳阳楼记
作词 范仲淹
作曲 韩明华
演唱 东方合唱团
音乐制作 石上松
美篇制作 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