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长泽作品
甲辰秋吟之九十
☘️《七律·秋景》
陌上悄然浮玉霜,
千峦任性扮浓妆。
秋声不语枝头冷,
露菊含羞花里香。
斜日尽情滋竹坞,
落霞随意染莲塘。
人间才有明湖景,
水秀山清似画廊。
甲辰年十月初五
(2024.11.5)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秋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绚烂的秋日画卷。首联以“浮玉霜”和“扮浓妆”生动展现秋之初至与山峦的多彩,颔联通过“秋声不语”与“露菊含羞”细腻捕捉秋之静谧与含蓄之美。颈联“斜日滋竹坞,落霞染莲塘”意境悠远,色彩鲜明。尾联总结,以“明湖景”比喻人间美景,山水如画,令人向往。诗作语言优美,韵律和谐,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秋吟之九十一
☘️《七律·秋深》
涌泉细浪淌琴声,
篱菊初香浸古城。
黄叶愁容风卷去,
碧波野色水流清。
秋深烂漫滋心绪,
日暮苍茫听玉筝。
寻觅明湖幽静处,
吟诗作画写余生。
甲辰年十月初六
(2024.11.6)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秋深》以秋景为背景,细腻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卷。首联“涌泉细浪淌琴声,篱菊初香浸古城”以声、香交织,展现出秋日的灵动与古朴。颔联“黄叶愁容风卷去,碧波野色水流清”则通过黄叶与碧波的对比,传达出季节更迭的哀愁与清新。颈联与尾联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发,秋深烂漫滋心绪,日暮听筝觅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一
☘️《七律·立冬之日》
霜染山林红叶摇,
露凝田野浸禾苗。
寒花瘦骨风中立,
落木衰容水上飘。
冬令何曾改秋景,
夕阳犹自照虹桥。
趁机携友明湖聚,
历下亭前听玉箫。
甲辰年十月初七
(2024.11.7)
注释:
禾苗—稻谷和麦子的幼苗。
落木—落叶。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立冬之日》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立冬时节的自然风貌,霜白红叶、露珠浸苗、风中寒花、水上落木,构成一幅秋冬交替的绚丽画卷。颈联“冬令何曾改秋景,夕阳犹自照虹桥”巧妙转折,既展现了季节的渐变,又赋予画面以温暖色彩。尾联引入人物活动,携友聚于明湖,听玉箫声声,增添了生活情趣,使全诗意境更加深远。
🔸🔸🔸🔸🔸🔸🔸🔸🔸
🔸🔸🔸🔸🔸🔸🔸🔸🔸
曹长泽作品
甲辰冬吟之二
☘️《 七律·同乐 》
柳条荡漾拂河边,
水上乘舟飘玉川。
把酒听风容我饮,
扬帆踏浪与君翩。
此生犹要友同乐,
今日更须人有缘。
相约旧交游海内,
纵情千里度余年。
甲辰年十月初八
(2024.11.8)
注释:
玉川—清澈的河水。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同乐》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游河上的欢乐图景。柳条拂水,舟行玉川,画面清新雅致。把酒听风、扬帆踏浪之句,既显豪情又不失飘逸。颈联直抒胸臆,强调友情与缘分的珍贵。尾联相约旧交游遍海内,共度余年,情感真挚,意境开阔。情感表达自然,富有感染力,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赏美景、共度人生的美好愿景。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