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一,恰逢婆家大伯哥的生辰吉日,我和老公满怀喜悦之情,特地返回位于乡村的老家和大家相聚。一路上,秋风轻拂带着丝丝凉意,却也夹杂着收获季节特有的清新与丰饶。我们的车窗外,平坦的公路上往来车辆穿梭,路边高大的杨树伸展着枝桠,与绿化带里各色的月季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凝神眺望。
出了县城一路向东,过了著名的糖酥火烧的产地龙桑寺镇,我们就拐上了回家的小路,说是小路其实也是柏油路,与往日坑坑洼洼的土路不可同日而语。沿途的庄稼地里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大多数玉米还未收割,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挂在玉米杆上,随风轻轻摇曳,每一颗玉米都饱满圆润,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展示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有些地块已经种上了麦子,刚刚出苗的麦子一片嫩绿,轻轻覆盖在收割后的土地上,给这丰收的季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
地里早已经没有早年间秋收时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把大家从劳累中解放出来,但是还有很多农活需要人工去干,比如没有设置喷灌装备的地块,浇地的时候要把一捆捆沉重的水带铺设到地里,放水也需要来回巡视防止跑水。这些勤劳的农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为我们这些远离乡土的人,提供了一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我们行驶在这条熟悉而又充满变化的归乡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不知不觉就到了村口,家家户户的院子里,石榴树、柿子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甜气息,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到家之后,和哥嫂简单地闲聊了两句,随后便去大家族几位亲戚家拜访。家里的子侄们大多在外工作,为了生活奔波忙碌,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而我们这一辈中,还有两位老嫂子依然坚守在家里,默默地操持着家务,维系着家族的温情与纽带。看到大家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错,我们也就彻底放心了。
这一走动就到了中午时分,家里的两位老姐姐也和家人一起回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亲切地交谈,分享着各自的近况和感受,年纪越大越喜欢这种亲人环绕的团聚。午饭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亲戚们,踏上了返程的路途。随着车轮的滚动,我们离那个熟悉的村子越来越远,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惆怅,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次回来,再次感受到那份来自土地的质朴与纯真,再次与亲人们围坐在一起,享受那份难得的相聚时光。
作者简介 韩云令,女,汉族,1954年10月生,商河县尹巷镇韩胡同村,1971年参加工作,现已退休,一生于名利无缘,平时只喜欢读书,国画,努力用文笔记录生活所思所想,用画笔描绘所见所闻,曾在齐鲁晚报壶点号发表《泥上偶然留…》《充满哀思和…》《莫到桑榆晚为…》《关于五一的些许回忆》还有发表于稻田文学的《老年学画》和北京头条《母亲的针线活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