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爸,你好!
文/缪登奎
“老爸,你怎么能骑着三轮车一边抽烟呢?注意安全!”
“没事的,我经常这样!”
今天星期五,老爸从学校接完他疼爱的大孙子后,准备骑电动三轮回乡下老家。
老爸今年的身体确实大大好多了,说话中气十足。望着他一边夹着香烟,一边骑着电动三轮车的自信劲儿我不禁欣慰异常!
想起了三年前,省人民医院,专家仔细看完老爸的各种检查报告,最后断言去日无多,闻言我如五雷轰顶,来前就有不好的预感,但我还是强忍着眼泪,反复平复着自己的心情,稍缓便开始打电话告知家人诊断结果,瞒着老爸,不能瞒着家人啊,可话一出口,便泣不成声。泪眼婆娑中,坐在角落里的老爸显得那么的苍老,那么的矮小,让我瞬间想起三十年前老爸送我到无锡上学转身回家时那健朗的身影!老爸开始住院检查,最后专家说你这种病是惰性的,目前无法治疗,出院吧,等到有医学指征的时候再说!我相信了砖家的话。
一年不到,老爸已经渐渐地体力不支,消瘦得不成样子。
爸,我们到县里人民医院去看看吧。老爸点了点头,说我还有一点事情要办,中途你把我放下。
我说好的,你说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
父亲在农商行门前停下来,让我扶着他进去。
老爸说:“我这个月的退休金到了,我去取一下,你坐那边椅子上,一边等着吧”。“好的”,我于是坐到拐角在空座上。
半晌也不见老爸办好,我便悄悄地跑过去。
“这个五万块钱,存八年定期,这是身份证”。我一看竟是老妈的身份证,顿时明白了。我退回到原座位,鼻子酸酸的,继续等。
回到了老家。老妈说,有一件事我本不想告诉你的。我急问什么事,你必须说。老妈说:“你爸爸己让我为他做好了寿衣,放在柜子里呢”。闻此言,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夺眶而出。“妈,你知道老爸中途停下来是干啥的呀?”“不知道”。“老爸为你存了5万块钱,定期八年”。老爸知道老妈的身体还是硬朗的,她家里有长寿基因,但是他没有那么多积蓄。老妈闻言大哭不止。我说妈你不能出声,老爸就在旁边的屋子里。于是老妈强忍住压低了哭声,说:“我不要这5万块钱,儿子,这个钱你拿去跟你爸治病,要想尽一切办法。”我哽咽着回答,“妈,你放心,我一定尽力。”想想老妈和老爸年轻时会为一点小事都可能吵得不可开交,而最终老来相依为命始终想着对方,令我感动不已。
县人民医院,老爸得到了医生很好的照顾。但是医生朋友说我们尽力了,你们还是出院吧!难道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
医生,请你们无论如何想想办法。
医生说现在只有一个出路了,我们水平有限,这是血液上的疾病,南苏州北天津,你们可以到苏州的知名医院找专家看看。
“好的,谢谢你们”。可是苏州的医院我们没有人啊!
想起一个初中同学在苏州混得不错,也许有人脉呢。真是巧哩,苏州医院里有个最著名的血液科专家,居然是我这个同学内侄女的导师。
立刻马上!我跟老爸说,咱们到苏州去看看。老爸说必须约定:我只看门诊,如果门诊没有希望,我肯定不会住院,坚决不做骨穿,立马回家,不能人财两空!!老爸是个老教师,他心里透亮着呢。当初在省人民医院的时候,医生诊断没有当面告诉他结果,但是让他立马住院,他就明白了,情况一定不好,他不断地看手机查百度。那时我骗他讲医生不允许看手机,但是他怎么也听不进。哎,那时多么希望老爸不是个老师,是个文盲该多好!啥也瞒不住他,骗不了他。
老妈和我一起带上老爸乘高铁到苏州。下了高铁,老爸提着双腿,一步一步地挪,我说:“爸,我背你。”“不需要。”老爸硬是强撑着,几步不到就歇一会儿,实在没法撑的时候,才让我半扶半背着,从下高铁到出租车站台这条路实在是长!我们终于坐上出租车到医院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下来!
我准备实地去医院看看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多远,还好,打的两三分钟就到。
回来后老爸说,儿子,我肚子有点饿。我一听,来了神,老爸已经很少吃饭了。老爸你吃啥我一定办到。“我想吃稀粥。”这个还真有点难度。但是我立马答应,好的,你等着。
我下楼,到旁边的店铺,结果连跑几家都说没有稀粥,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想起刚刚去医院探路的时候,有个门牌一闪而过上面好像写着包子,应该有粥卖,正常步行估计要10分钟。去的时候我小步疾走,真是太好了,果然是有稀粥卖,我打了一碗,让老板打包,然后往回一路小跑,回到宾馆的时候,稀粥还热气腾腾,只洒出一点点。看着老爸将一碗粥全部喝完,我和老妈挺开心。
遵守约定,在医院我只好为老爸做各种外围检查,采取排除法确认病情。最终医生说经过排除还是必须要做骨穿才能确诊!没办法,我只有再做老爸的工作,我说医生说了必须要做骨穿,既然来了,如果不做骨穿,我们外围检查的那么多钱就白花了,我们总得明白个原因吧,如果实在不能治疗我们就回去。老爸说做骨穿实在是痛苦,在南京做了半个小时,他觉得生不如死。我说医生说了,在他们这里最多七分钟,最快三分钟。老爸说真的吗?我说医生确实是这样说的。老爸想了想,那好吧。结果确实在七分钟内就做完了。检查结果出来了。医学这个东西主观性很强,由于老爸不能走路,我们不能看不同的医院,我决定在同一医院找不同医生,最后一个看有关系的专家。第一个专家看了报告后问我们有没在其他医院看过,什么情况?我如实告知南京专家的诊断。结果这个专家在我的病历上写了两个病名,其中一个是南京专家的诊断,但在后面打了一个问号。于是我又约了该院另一个专家电话问诊,电话问诊的专家说“应该可以排除”南京专家的诊断,难道真是误诊?最后我找到了我们关系专家,关系专家斩钉截铁地排除了南京专家的判断!老爸被误诊耽误了,我急切地问:我老爸目前这种状况要不要紧?专家说:“有点迟了,但生存期应该有五年”。一直来的心里担忧,闻此言我己近欣喜若狂。
如今五年过去了。上次找专家复诊,专家说:“看你目前状况再活十年没问题”。我一算,再过十年,老爸八十四也不算大呀。老爸是个老教师,职业病耳朵不灵光,没有听清楚,于是我赶紧附着他耳朵大声说:“专家说你再活十年是个小问题!”专家和他的助手们都笑了。
老爸能有今天,一路走来,关心帮助支持我们的人很多,有医生、医保、领导、同事、亲戚朋友等等,我们无法报答,只有两个字:感恩,感谢!
看着老爸骑着电动三轮车远去的背影,我笑了,心里默默祈念:老爸你好!你的身体会越来越好的。
作者简介:
缪登奎,笔名:里下河采风人,江苏金湖人,2002年南京师范大学自修大中文本科毕业,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发表过小说、散文随笔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