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楝树
文/王福荣
小时候,在老家院坝边上长有一棵苦楝树。不知是谁栽的,我打小的时候,树就长得很大很茂盛,树干有脸盆口粗,灰褐色的,主干笔直挺拔,树高十多米,蔚为壮观。
每到夏天时,树冠像擎天的大伞,枝叶伸得老长,能遮住院坝的一大片地面,成为儿时我们小伙伴爬树、做游戏的好地方,那一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树荫之下。
春天来了,苦楝树苏醒了、树枝树干变成青灰色,树冠枝条焕发了活力。每一条枝头长有羽状复叶,像鸟儿展翅的羽翼,对称平行排列,从下至上,叶片颜色由深变浅,由大到小,层层叠叠,羽状复叶在枝头轻轻摇曳。花呈圆锥状,每一朵有五片淡紫色花瓣,像熟睡婴儿初醒时那张笑脸,白里透红。中间伸出紫红色花柱,如婴儿吐出的小舌头,着实招人喜爱。一个花柄上长出七八个小花枝,每个枝头开满白色小紫花,簇拥在一起,微风吹来,像彩蝶在绿色海洋中翩翩起舞。四五月间,苦楝花盛开,满院飘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
夏天的小院甚是热闹,充满生机。门前院坝靠右边长有一棵葡萄树,茶缸口粗,像一条褐色的蟒蛇,它先爬上一棵高大的榆钱树,从榆钱树上又爬到左边那棵老乌桕树上,在树枝上下绕了好几个圈,又从乌桕树爬到左侧苦楝树的枝干上。像猴子打秋千,在门前三棵大树间攀爬,伸着长臂,又像小孩子掏鸟窝似的,爬得老高老长的。葡萄树也开五瓣黄白色小花,花期短,雌雄蕊受粉后,结出一串串小青果。叶片像巴掌有五个角,新叶小而颜色浅,前边发新叶,后边老叶越长越大,顺藤而生。
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苦楝树上,结满了稻穗。那一串串、沉甸甸、黄澄澄的稻粒,又大又圆,我们一群小孩子欢呼雀跃!尤其在过去生活困难时期,家里能有这么多粮食,我高兴坏了,我心里想,家有这么多粮食从此就不会饿肚子了,晚上再也不会因为饥饿而尿床挨打了…鸡叫声突然把我惊醒,原来是一场美梦。
八哥、鸽子、喜鹊喜欢光顾苦楝树的枝头。有一年,喜鹊在最高枝丫上垒了一个大巢窝,产下几只小喜鹊。鸟夫妻俩筑巢、热恋、产蛋、孵化、产子、捕食,忙活了好几个月。每当喜鹊连续几天上蹿下跳,飞来飞去,喳、喳、喳叫个不停时,家里要么有客人来家,要么家里有好事来着。农村的孩子是在饥饿中长大的,我们盼望着客人来了能吃上一顿多油有米少杂食的饭菜。有时候还真的能碰到这样的美事呢。
每到夏天炎热的时候,树下成了来往行人喝水、抽烟、歇凉的好地方。母亲总会在大树下摆上几把椅子,还会准备一大缸凉茶放在椅子旁边。遇到了熟悉的过路行人,她总会招呼熟人来树下歇会脚、吃烟喝水。我们一帮学生放学后,就在树下跳绳、打沙包、斗鸡、捉迷藏等。有时候我们在树下疯跑着、打闹着,天黑时,树上鸟儿也跟着争吵着、跳跃着。人们常说,“树大招风”,阵阵夏风吹过,大树下成了一河两岸最热闹的地方。
到了秋天,我拿起长竹竿,杆头劈开一个杈口,爬到大树杈上,用竹竿采摘成熟的葡萄。看着那一串串亮晶晶的葡萄,摘一颗送入口中,又酸又甜,回味无穷。一群小孩子们站在树下喊着吵着也要尝尝新果,欠得他们一个个睁着葡萄大的圆眼睛,口水直个流。是啊,苦楝树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少年时的梦想,是一段忘不掉的儿时快乐时光啊!
冬天,苦楝树在西北风中,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树冠婆娑起舞,叶子由绿变黄,在寒风中凋零飘落,枝头上那一串串,黄澄澄的金果子招蜂引蝶,招人喜爱。当果子成熟时,天空中盘旋着一大片鸟群,似乌云蔽日,刹那间,俯冲在树冠的枝头上,黑压压一片,苦楝树成为鸟儿的王国,鸟鸣声、采果声、吵闹声如潮水一般,叽叽喳喳地争抢着果实,热闹非凡。不一会儿工夫,果子被鸟群采收一空,果仁及鸟粪洒落了满地。
苦楝树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伴随着我长大成人。恢复高考后,我顺利考上了中专,有一年,放暑假回到老家。发现苦楝树孤独站在院坝坎边,残枝败落,树干枯萎,往日的高大伟岸、枝繁叶茂没有了!我失落极了,心里五味杂陈。
参加工作以后,有一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父亲又新盖了四间新瓦房,看到新房正堂中,新置了一个大柜。父亲对我说:“这柜子就是用门前那棵苦楝树请木匠改了许多木板,做了这个大柜子,还做了这一对大门呢。”木匠说:“苦楝树木质好,改出来的木板白里透红,木纹清晰自然。做柜子,既结实,又安全,不怕虫蚀鼠害呢”。父亲还用桐油刷了好几遍,解决了包产到户后,家里余粮没有地方存储的问题。
看着这闪闪发亮的大柜和大门,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想想也是,自然界一切生命都是如此,有出生就有死亡;有美好就有缺憾。树如人生,人生如树,活得短暂不如活得精彩,活得精彩不如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苦楝树生命是短暂的,它的木材做成了家里装粮食的大柜子,它成为父亲储存粮食的“贵人”;还做了新房屋的大门,成了老家新房的守护“门神”。我想,只要这大门、大柜还在,我的亲情就在,我的乡愁也同样是在的!
作者简介:
王福荣,男,中共党员,曾在岚皋县委农工部、经济部、县考评办、档案史志局担任部门领导,享受副处级调研员待遇。2022年3月退休后,现任安康鸿志学校校志主编、档案室主任。主编《岚皋县改革开放三十年》《岚皋县改革开放四十年实录》、7部《岚皋年鉴》等图书。出版有《研究文集》《筑梦》,曾在中共中央《学习与研究》《陕西日报》《安康经济》《安康日报》等报刊及“人民网”“散文网”“今日头条”发表调研文章、新闻、纪实及散文作品 100 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