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人生
——文友、朋友、挚友、良师益友牟诚老师印象
作者: 吕松筠
三、桃李芬芳
牟诚老师自幼就喜欢书法,他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对写大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今日,他也从没有停过练笔。
源于对书法的热爱,自1998年以来,牟诚老师就受聘于多所学校,为喜欢书法的大、中、小学生授课,至今已有26年之久,这期间,他还走进南关区明珠社区,主动为明珠社区老年大学书法班进行义务教学,无论春秋冬夏,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到目前为止,他教过的学员已有近千人次,其中,有好多老年学员都是慕名而去的。
退休后,牟诚老师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了研习书法和教书育人上了,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书法精英,他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在为学生讲课,双休日全天授课。授课内容既有毛笔和硬笔,也有楷书与行书。特别是硬笔楷书教学,所收学生甚多,其教材全部都是自编自写的。硬笔楷书的讲授中,特别强调楷书的书写标准、严谨与规范,以及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牟诚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特别,他在讲硬笔行书教学的时候,通常把电脑里的华文行楷字体“移植”,用硬笔书写,并且与硬笔楷书和行书对比,再讲授给学生,目前,这样的学习与写法在全国尚不多见。
交谈中常听牟诚老师说:“我每天忙于授课,几乎是行走和奔波在路上。时常接到外地出席各种活动的信、电邀请,都只能婉言谢绝。授课之余,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书法作品,以及文字、摄影等作品,经营这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除此之外,更多的时间用来背课、批改作业,编写新的教材,全身心地为‘授业解惑’而忙碌。”
作为多年来一直坚持和从事书法教学的牟诚老师,在这方面,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关于这个问题,牟诚老师有自己的心得:“学好书法有两个基本前提,首先是热爱喜欢,其次是能够坚持持久学习,不喜欢的很难持久,喜欢的也要持之以恒的练习。要想学好书法就要有四心,即‘安心、细心、静心、耐心”。 他经常教导他的学生:耐心是修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了几天几个月就停止,半途而废者,前功尽弃。任何学习如果没有耐性和耐力,都会付之流水。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才可望取得好成绩。研习书法如同修行,须专致如一。苦尽方能甘来。书法又像一个人的情侣,在研习感受其中之乐,体验书写之趣,你对它钟爱有加,它才对你感知回报。
牟诚老师送给我的几本书中,其中有一本《落笔闻声》即《牟诚书语》,我拜读过已不止一次了,这是一本关于书法的心语,因此称之为《牟诚书语》。本书记录了牟诚老师研习书法及教学的心路历程。书中第一部分就整理出《书学小语》84集,第二部分是《课间随笔》65集,第三部分是《品味书艺》46集,第四部分则是关于《写字的细节》17条。此刻,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位友人曾经和我说过:一位记者采访时在牟诚老师家里的书房所看到的一幕:厚厚的一摞稿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字,全是手写的,这里面凝结着他坚持书法教学和写作的全部热情和心血!在新出版的两本字帖里,每页字帖上面都像电脑里楷书一样的字体,都写着具体的书写标准与规范要求。 如今,他依旧在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书法教学体会和感受。
[个人简介]吕松军,笔名:吕松筠。195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与远方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南关区永春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长春市老干部网宣员,长春百姓学习之星,吉林省党员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桑榆文学社社长,桑榆文学平台总编。
著有个人文集《松涛》《 回眸》,近年有140余万字的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读本之那人那事》《中国老年教育》《回眸又见花开》《吉林文学年选》《长春老年教育》《文存阅刊》《民情》《文风》《参花》《意文》《吉林名人》《绿池》《往事》《春风文艺》《长春文化》《艺点文化》《夕阳红》《左邻有爱》《榆树文笔》《榆树人》《榆树知青》《泥香》《九台文化》《黄龙府》《后小说时代》《老来乐》《老公安》《而立之年》《精彩读本》《长春最美养老人》《吉林日报》《东方老年报》《新文化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杂志、报刊,连续七年在长春市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中获个人奖、最佳组织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