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翟家牌坊有翟凝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之一,翟凝:个性诗人,廉正清官
还是继续盘点老街巷的济南名士吧,今天就说说二百余年前的大明湖上。
过去,司家码头街东邻,有一条南北向的胡同,曰:翟家牌坊。在大明湖拓宽之后,原本就不长的翟家牌坊只剩下20多米了,同司家码头街一样的命运,这条清末“省城街巷全图”上的街巷如今也改称大明湖路了。(参见雍坚《袖珍胡同——翟家牌坊》)
哀哉!毁灭街巷,是城市改造的大忌,千年之败笔也!

《省城街巷全图》之“翟家牌坊”
翟家牌坊如今还有四个大门。而胡同中已经没有姓翟的人家了。
然而,清代,翟家牌坊是有姓翟的人物在的,而且是大名鼎鼎的济南名士翟凝。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古迹考一》:“翟凝宅,在翟家牌坊。”而且,翟家牌坊还有翟氏家族所筑造的济南名楼“枕湖楼”在。(参见侯林、侯环《济南园林七十家》之《大明湖上名楼——枕湖楼考》)种种迹象表明,所谓翟家牌坊之“翟家”,正清代乾隆、嘉庆、道光间翟修来、翟凝家族是也。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翟凝传”所依据的,乃是周乐的《翟鳞江传》。周乐与翟凝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对文坛好友年龄仅差一岁(翟凝长周乐一岁),且同出崔倬人夫子之门。崔倬人名云辉,济南醇儒也。周乐、翟凝、马国翰、王德容等皆出其门。再是,周乐与翟凝为儿女亲家,翟凝仲子翟起绍,娶周乐女儿为妻。且不说周乐的文笔水平,单是对翟凝的熟知程度,便无人可比。因而周乐此传,被诗人李图(字少伯)称为:“叙次老洁,一二着意语已足见鳞江生平,得史家三昧矣。”而诗人邹鸿放则称:“龙门嫡派”。

书影:周乐《翟鳞江传》
以下我们主要依据周乐《翟鳞江传》,整理翟凝的生平事迹如下。
翟凝(1776——1822),字鳞江。历城人。清嘉庆九年(1804)山东甲子乡试中举人,与济南名士郭敏磐、李肇庆同榜。后以大挑知县需次浙江,历官泰顺、嵊县、临海知县,任满自临海返济南时,竟以积劳病卒于舟。年四十七岁。
翟鳞江家世忠厚,他的长兄翟修来喜爱他的聪明颖异,便让他跟随同里名师崔倬人先生受业。崔倬人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翟凝:“这是一匹天马,难以羁勒,恐怕终不是世间的人物呀!”
翟凝体貌魁伟,平时话语不多,然而一旦喝了浓烈的酒后,便议论风生,甚至睥睨座客。他的诗作与众不同,其中多谐语讽世之语,而诗稿往往会接着毁弃。他的书法很好,尤工篆隶行草,兴至立即挥笔数十纸,人们不能欣赏者,他坚决不为其书写。
周乐说,我比鳞江小一岁,每天在一起,非常投缘,而意见多不相合,每次一起饮酒论文,时常会因为一个字,而争执攘臂,直到摔碎酒瓶酒壶,但一会儿,便和好如初,从来没有一点儿成见与隔阂。

大明湖今照 王琴摄影
翟凝考上举人后,几次进京考不上进士,心情沮丧愈加放怀诗酒。有一日,他醉酒后跨驴游南山柳泉观、吊枝庵诸名胜处,遭遇风雨天,以至坠驴伤足,从此走路微跛,他益发颓唐,不自振作。
翟凝赴浙江上任时,周乐在大明湖上为他饯别,乘此机会,周乐进酒劝他:“县令,是亲民的官员,你此去可大展抱负,然而,我看你外观与步履,气力似有不足,希望能早些回来,改作教官,辞去地方长官的烦劳之责,可以减少精神操劳、颐养天年。”翟凝微微点头答应,谁知竟然不能实现,三年而死于浙江。可悲也夫!
然而,翟凝在浙江当县令,所历各县,俱廉正而有名声,泰顺县,以难以治理闻名,鳞江上任后,以“简静”治之,民亦相安无事。为此,他曾欣慰地赋诗相庆。他死的月日时辰,恰与其生时相同(重阳后一日),亦一奇也。
翟凝有三个儿子,长子早殁,其季子起绳,读书继承父业。
之二,谐语讽世,朦胧诙谐:翟凝诗审美特征初探
翟凝著有《真研斋诗草》一卷。青岛图书馆有藏。
在清代济南诗人中,翟凝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翟凝《真研斋诗草》(青岛图书馆藏)
要之,它以谐语讽世的诙诡之趣,朦胧诙谐的叙事风调,赢得读者新奇、别致的观感,应该说,这更为接近诗歌标异领新、不断探求新的叙事方式的审美本性。
清宣统《山东通志·艺文》云:
是集刊于道光丁亥。卷首载周乐撰《传》,称其诗多谐语讽世。今检卷中诗,如《蚕姑庙》、《江山船歌》等篇,皆语含滑稽,意存惩戒,信如乐所言。其他如《堕池歌》、《入馆书怀》诸作,亦多诙诡之趣。而才力富健,气骨凝重,虽近俳体,要不失为雅音。
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艺文考》则引《国朝山左诗汇钞》余正酉语:
鳞江长身颀立,工吟善书。忆嘉庆辛未冬,寓予齐川精舍,翦烛谈诗,恒至漏数下。出旧作相是正,尝有句云:“鸡声隔壁晨炊熟,鸦阵连天噩梦阑。茅店笼灯烘杮客,豆田吹火卖鹑人。”此类甚多。予游长安,尝删订其集,并尹畹阶先生及周范墅诗重刻之,周二南、桐城姚庚甫为之传云。
余正酉《国朝山左诗汇抄》卷十三收录翟凝诗五十一首。

本文作者在大明湖上
袁洁在其《蠡庄诗话》,有这样一段关于翟凝的记载:
乙亥暮春游历下城东闵子墓,见壁有小诗云:“两楹终日对山开,寒食芳尊奠绿苔。笑指南村好风景,杏花红出破墙来。”笔致轻逸,邑人翟鳞江笔也。鳞江诗工对仗,有赠予句云:“游踪海内留鸿爪,官味年来笑鼠肝。”
众位诗界人士均对翟凝诗评价甚高。此非偶然,而且,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谈到翟凝诗的审美特征,这尤为可贵。以下,笔者以翟凝诗为例证,再加探讨。
《堕池歌》
次公饮酣骂复歌,倨侮狼狈干天和。
掀雷掣电驱老怪,老怪饥肠无芥蒂。
桃花潭上夜分手,直曳松燎踏浪走。
烛龙烛龙来何迟,翻身跃入芙蓉池。
不惜画扇随流水,却空罗衣浼导师。
万古尘埃一刻洗,玉山颓矣春雷起。
三闾大夫汨罗香,采石仙人捞月死。
区区小挫殊不朽,今夜留髡尽五斗。
(清嘉庆刻本《真研斋诗草一卷》)

翟凝《堕池歌》
此诗当据朱次公事迹与传闻所作。
次公,朱缃族子朱令昭,字次公,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书画家,济南朱氏家族中才情最为卓异之人。他曾与张元、高凤翰、方启英结“柳庄诗社”。《县志》称其“为诗自辟生奥,往往似李贺。”时人称:“朱氏才气倜傥如神驹出水,趻踔不可鞿勒。”(桑调元《历城三子诗序》)朱令昭是位极有才气、也是位极有个性之“狂人”。据道光间书画家法坤厚所言:“济南朱次公先生才气超绝一时,性简傲,不喜与俗子遇。家趵突泉畔,结柳庄诗社,约同人讌集,好为险韵相窘,挥毫为左右手书画,赋诗洒洒千言立就……诗名才气,飞腾艺苑,益自矜诩,与流俗隔迕,以故流俗辈衔之切骨。”(法坤厚《黄华集·序》)
翟凝整首诗的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诙谐奇诡,荒诞怪异。
但却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与乐趣。
首句下一“骂”字,大多诗人不敢,而且是且饮且骂且歌,舍此,不能表达朱次公倨傲的“狂生”本色。与酒友分手后,他是“直曳松燎踏浪走”,好大的气势,这样的诗人,才有可能堕池而去,而且是自愿地“翻身跃入芙蓉池”。诗中的绝句在于“万古尘埃一刻洗”,由此可知,诗人是何等地愤世嫉俗,这社会,这俗世,直让他积压了“万古”的“尘埃”呀,这正是他堕池的原因所在。而堕池之际,诗人的想像更为奇特,犹如“三闾大夫汨罗香,采石仙人捞月死”一般,崇高而纯洁。所以,这“区区小挫”令人不朽,今晚还要留下“淳于髡”再进五斗!
真可谓大笔挥洒,天马行空,目空一切,意气自如,不独朱次公,还有诗作者翟凝,两位狂生形象同时跃然纸上。
翟凝颇有铺张扬厉、跳荡灵动之美的诗作,如其《菩萨峪赠研虑和尚》:
锦川西下弯复弯,绿云槲叶环青山。
中有兰若如悬磬,老僧惯入梅花梦。
居人驱怪我逃禅,棋声暂冷老菭泉。
况有官符红于火,魑魅望影趋寒烟。
我昨一问菩提路,石骨巉岩竞刻露。
清溪绕座茶香浓,十丈莲台不肯住。
北柳泉,东萝庵,大姑眉黛小姑簪。
他年第五灯能参,处处装就瑶光龛。
吾师对客望和南,秋拾橡子春放蚕。
布袋磊落清斋酣,一笑飞锡归龙潭。
(清嘉庆刻本《真研斋诗草一卷》)

书影:翟凝《菩萨峪赠研虑和尚》
可惜诗人不及半百而亡,不得尽展其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