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祖斌 朗诵:谢东升
音乐合成:卜祥伦 编辑:杨建松

梦 · 西湖
这可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湖,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这样叫她了,叫她的声音就像呼唤梦中情人的名字。为她取名的是一个诗歌与酒纠结的国度,叫唐。最初的取名是很实在的,只因她在城的西边,于是叫做西湖。可是,慢慢她的名字就被一个文人与绝色的美女西施联系上了。从此,她变得更加羞羞答答、情意绵绵,还有了一个西子湖的昵称。
每天都有脚步在她身边徘徊。有的是来寻找爱的,有的是来告别爱的。于是,这一湖水渐渐储满了热泪、冷泪、离泪、合泪,愈加变得晶莹透明。

从古今的一些诗文中我读了太多关于这个湖的情感和记忆,感到这已不再只是一个湖,而是一个梦。飘逸在心头,飘逸在中国古典的寻爱路上。
其实她的诞生是自然的作用,是钱塘江的潮水荡激两个小山之间的泥石所致。形成了一个泄湖,于是变为今天的模样;但似乎她的诞生是人的刻意而为,从古至今,她就受到了文人的偏爱。是那些温润的诗词为她提供了一个酝酿的发酵器,让她慢慢甜蜜到醉人。如今,这个湖的每一滴水、每一片荷叶、每一片砖瓦、每一个视角都有着一段传说、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那十句由四个饱含中国意境美的汉字组成的词汇,共同组成一个诗画想象空间的迷宫,牵引着天南地北行人的脚步与目光。

这是一个梦,轻轻地摇曳。春叶、夏荷、秋水、冬雪,在自然和游客、现实与历史间坚强永恒地轮回。
我随着那些匆匆的脚步,也在这个湖旁逡巡,如那些在湖水里游弋的鱼。那些鱼,在一个叫做花港的地方,制造一份游客感兴趣的拥挤,一千年也没尝试过另外的水味。说固守也好,说封存也好。正是仲秋,南国还是炎炎夏日似的热,我的心却带不只着一份怅然的秋凉。行走在导游喧闹的喇叭中,我的目光一直在寻找那个飘忽的梦,一个关于我的传说。我坚信,有一个女子会在这湖畔等我,衣袂飞扬,长发飘飘,楚楚动人,好像是千年前的约定。

那天,却正是我的生日。一个人,行走在这个盛满爱情的湖畔。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却忽然少了出游的轻松,想家的情绪一下子变得很旺盛。在苏堤上一路行去,就像在寻一个梦,又像在一个梦里穿行。不由得想起了梦,那是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孩,和我一样,在红尘的烦嚣里还在苦守着文字,煎熬着自己心灵的鸡汤。

坐在游轮上,吹着凉爽的风,随水波荡漾心事。曲院风荷、三塘映月,柳浪闻莺等一一都过了。雷峰塔在夕照山上掩着面,就是这个塔,为西湖更添一份爱的执着与凄美。当年倒掉时,鲁迅曾撰文高兴。是的,这样一座压抑爱情和自由的塔的确应该早日倒掉,但究其实雷峰塔应该是爱情之塔,是越王为其爱妃建的。一个人和蛇之间的爱情传说,神话了整个西湖,也更加盈满了感染同情的泪。我是在很小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的,虽然对蛇没好感,但还是恨法海,也对她们执着追求爱的行动心生敬佩。到现在,我都对蝴蝶、白蛇、白狐化身的女子满怀憧憬,也想着有许仙那样的好运。雷峰塔又建起来了,当然现在它的出现只是为了一种佐证,为了把一个梦表现得更真实。我相信,如我一样期待白蛇女子出现的游客不在少数。西湖,不仅因为浩渺如烟的传说和美丽如画的风景,还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口碑为人们构织了一个梦,一个期盼真爱的梦。但是,如潮的人流里,有多少男人和女人还有这样的爱情操守呢?她们都在欣赏西湖,都在倾听传说,都在享受生活,只是,那个梦越来越饥渴,可又越来越远!

可羡慕的是那些古圣先贤,他们在西湖的脚步不如我们匆忙,而且真的为西湖添了美。如苏堤和白堤,那是两位大诗人留在这里的最好的诗章。既是风景,又是抗击钱塘大潮对农业破坏的水利盛举。他们掏泥筑堤,五分水面,把这里构筑得更加玲珑精巧。是他们造就了西湖,推介了西湖。两道堤,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写意,在山水间绵延着对梦的不断追求!
还有灵隐,还有岳飞,都在这个西湖边,衬托着这里的深沉与灵性。其实,这也是两个梦,一个是单个个体的心理依托,一个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依托!融合在西湖水边,拉近着神与众生的距离。

西湖却在不经意间让我失望了。我以为会在断桥残雪处发现一座断桥的,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让人有一种震撼的痛。但我却被告知,断桥从来没断过!在中国的几个传说故事中,有情人相会的桥都是断桥,人和仙女的,人和媚妖的,不仅桥断,常常让听闻的人也断肠。我的印象中,相思的男女各站在断桥一端,近在咫尺却又如相隔天涯,那是最亘古的爱情!可是导游和相关的资料告诉我,断桥残雪是因为桥面的积雪先后融化的缘故而形成的似断桥的景观,我不知是什么原因却忽然觉出一种失落。现实中,其实也有好多没有断的断桥,尽管可以车水马龙、畅通无阻,但却阻隔着爱、阻隔着追求的脚步,演绎着一段又一段的爱情悲剧!有时候断的是缘,有时候断的是一种时代形成的审美和宽容!又想起了那个梦,在这炎炎的热浪中,我的心似乎已有了融痕,亦如断桥的残雪,明暗对比,冷暖交替。
手机铃响了,打开一看,是梦发来的短信:生日快乐!

环视西湖山水,的确美胜他处。
西湖,我的梦,所有人的梦!那里有合拢的断桥,有倒掉的雷峰塔!一切都是爱的力量,一切都是梦的力量!

作者:董祖斌,男,笔名草千里,湖北恩施人,1975年出生,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恩施州文联副主席、恩施州作协主席、恩施州博物馆馆长。迄今已在《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逾100万字;出版个人散文集《岁月栈道》《在路上》《寂静如初》,旅游风情散文集《歌舞恩施》、长篇报告文学《星光》(与人合著)、长篇小说《撒叶儿嗬村庄》。主编或编辑《恩施州文学回眸》(七卷本)《恩施古村寨纪游》《恩施山水故事》《民族自治州风采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卷》《恩施州博物馆精品文物录》(系列)等书籍。入选省文联青年文艺人才库、省“五个一批”文学类人才库。曾获全国徐霞客散文旅游文学大奖等奖项40余次。
朗诵:谢东升,播音指导。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朗诵播音专家团专家,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长,中国电视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金话筒百优奖得主。

编辑:杨建松,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量已逾一亿七千万。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