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班第十一讲:顶针诗
日月 溪水收集整理
顶针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针,又叫顶真或联珠。运用顶针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
比如:
桃林枝枝挂满桃,桃花谢落已飘渺。
渺渺晨雾风吹散,散落远方入仙岛。
岛中仙人唱神曲,曲终饮酒醉逍遥。
遥望远方家何在?在家亲人呼唤召。
召来归子问寒暖,暖风入面心理笑。
笑问此行何最美?美在亲人爱已到。
到达它方均为客,客在远方念家好。
好梦已终应归心,心地真诚是法宝。
宝物送给最亲人,人人称赞有忠孝。
孝亲尊师为根本,本来就是为人道。
道远任重归无期,期盼家乡最美娇。
用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词的开头,也使这首诗词能够看出来是上下递补,采取“顶针”的修辞手法能够在诗词中感受到诗人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了进去,用一种十分独特的形式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情,真是惟妙惟肖啊!

1、一字顶针诗
顶针诗中,此种形式最为多见。前一句的最末字,就是后一句的开首字。每前后两句诗的中间,就有一个字顶针连环。
2、两字顶针诗
前一句的最后两个字,就是后一句的开头两个字。每两句诗的中间,有两个相同的字顶针连环。
3、三字顶针诗
前一句的最后三个字,就是后一句的开头三个字。每两句诗的中间,有三个相同的字顶针连环。
4、四字顶针
这种诗虽然很少,但下面无名氏所作的一首七绝,就是这种四个字的前后顶针诗:
5、半字顶针诗
半字顶针诗又称拆字诗。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可以拆分为两半,变成两个单独的字;后一句的第一个字,就是其中的半个字。
6、花式顶针诗
每两句之间都有顶针,但顶针的字数多少却不一样。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是四字顶针;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是三字顶针;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又是四字顶针。
7、整句顶针诗
这种诗不是用个别的字词作为顶针连环,而是用整个的句子来作为上下两首诗的顶针连环。因此这种诗又叫“连环体诗”、“辘轳体诗”或者叫“首尾连环诗”。
8、隔句顶针诗
这种顶针诗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每一句的最后几个字,都用来作为下一句的顶针连环;而是在间隔一两句以后,才有一次顶针连环。
1、“顶针”的由来
在很早之前,“顶针”其实是一种编织的技艺,再后来才被应用到了文学当中,而且顶针诗的来历也是十分的厉害,在汉乐府的时候顶针诗其实就已经出现了,但在后来的时候我们称之为的“诗仙”李白留下了他顶针诗的诗词。
2、《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他最有名的一首顶针诗就是:《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诗句为: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在这首诗歌里面,我们可以由此看出,“白云”、“长随君”、“君”、“湘水”这些地方都是顶针的部分,从这儿也能够看出这种作诗的方式能够更加的体现出诗歌的形式美。
3、《忆秦娥萧声咽》
而且李白除了这首诗还有一首是《忆秦娥萧声咽》,这首诗词也是采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诗词部分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首诗歌的意境也是让人瞬间觉得开阔起来,那感觉也是十分的奇妙。
其实,顶针诗是一个奇妙的存在,它让人读起来的时候会觉得叹为观止,而且在诗词里我们能够深刻的感觉到诗歌里面富含的浓浓情感,也让人沉浸在其中出不来,除了李白的顶针诗其他的诗人也有,有时间的话可以搜索看看,毕竟诗歌真的是一种奇妙的存在。
4、《顶针诗》
探君归来步缓慢,来步缓慢醉梦微。
醉梦微醒鸡报晓,醒鸡报晓探君归。
这首是每一句的最后4个字又作第二句诗的开头4个字或3个字。14个字的2句话,能演变成28个字的4句话,顶针诗最有趣的就是可以循环念,每句皆成一趣。
5、《小桃红.效联珠阁》.元.乔元吉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
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
眉尖指屈将归期念。
念他抛闪,闪咱少欠,
欠你病恹恹。
诗的世界总是那么缤纷绚丽,丰富多彩,有很奇妙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与探索。我们知道,古人作诗的时候非常忌讳诗中字的重复,因为这样就会使得诗歌失去自身的美感,但是却有一种很令人诧异咋舌的诗歌-----顶针诗却能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一席之地。

七绝 二首
文/溪水
(1)池塘秋雨
云凝墨色雨将临,临水芙蓉泪满襟。
襟素每披生傲骨,骨清诗意鉴冰心。
(2)七绝 鸿雁
风萧水冷送飞鸿,鸿影悠悠入碧空。
空唳秋声愁远客,客随乡梦逐春风。
七绝 夜赏秋荷
文/日月(敬金忠)
岸柳轻弹瘦指琴,琴高飘荡醉荷心。
心波逐浪飞残月,月下书生我独吟。
【盘古诗联】高研班第十一期作业:
作业要求:用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作为下一句诗词的开头,即可是诗句首尾相连,亦可是组诗间的连章,于寄情、叙事中,在低吟浅唱间,首尾蝉联,层层递进。
创作《顶针诗》绝句,题目自拟,统一使用平水韵,韵部自选,格律自检。
两周一题,下周四11月28日截稿。
《盘古诗联学院工作人员》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 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 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 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 卫 袁桂杰
野 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郭利战
收稿:徐成美 臧 岚
制作:李凤梅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 10.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