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立萍
同事陈琳大姐的老家在路南石林,她原本是石林县农信联社主任,退休前几年调到了市联社机关工作。前几天,她从石林带来一块乳饼送给我。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一股新鲜奶酪的清香扑鼻而来,把我肚里的馋虫也勾引出来了。我将整块乳饼分成四小份,放冰箱里冷藏。一次拿出其中一份切成小薄块放油锅煎来尝鲜!
乳饼煎至二面黄,撒上一点椒盐,这鲜香味真是无法形容呀!煎着乳饼,不知怎么忽然就想起一件40年前的往事。那是1982年,我在部队医院服役的第二年。部队医院在昆明西郊,而我的家乡父母在外地,周末想家却回不了。我的另一位同乡战友张云有一个亲戚,住在昆明交三桥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每当周末放假,她去亲戚家都会邀约我和她一起去。
她的亲戚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我们叫他舅公。舅公虽然年纪大了,却很有风度,随和亲切,总是笑咪咪的拿各种零食给我们吃,不怎么多话。印象中,几乎每次去舅公家,他都会在小炭炉上煎乳饼给我俩吃。不算太大的一间老屋,因那小火炉上煎着喷香的乳饼而倍感温馨。那时候的我们,才十七八岁的年纪,象个馋猫一样,把一大盘乳饼吃得一干二净。吃完了一盘,舅公还会让我们带一些回去慢慢吃。1983年我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医院,就再也没有机会去战友的舅公家吃乳饼。随着时间推移,也就渐渐淡忘了。
今天吃到同事送的乳饼,想起当年和战友在亲戚家吃乳饼的情形,不由得暗自惊叹:岁月如梭,时光如流。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馋猫小新兵,而是一个退役多年的花甲老人了。但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乳饼的味道还在记忆中。
我打电话给当年的战友张云,问她舅公现在是否还健在?她告诉我,舅公早已去世了,如果还在应该有100多岁了。我不禁暗然神伤,虽然明白舅公年纪大了,自然是要走的,但心里还是觉得伤感。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我们这些离家的孩子总是想家,想父母,见到舅公就觉得是见到亲人了一样。舅公可是给了我们最珍贵的仿佛家人的温馨呀!那乳饼的味道,岂止是乳饼的味道!而是家的味道!是亲情的味道!
想当年,我是那样的痴呆,吃了好多舅公的乳饼和零食,竟然连谢谢的话都没有对他老人家说一句。真是愚钝至极呀!舅公已经不在世了,但我对舅公的记忆还在,乳饼的味道如初!
逝者如斯,往事如烟。人间有聚散,情谊当永存。岁月留不住,唯有珍惜当下!
张云告诉我,她的女儿在香港工作,刚刚与一个在深圳工作的男孩结婚了。早上去香港上班,晚上回深圳住宿。她说男孩和他父母对这个儿媳甚是喜欢,呵护有加。
第二代离家的孩子呀!虽然香港深圳没有昆明的乳饼,但她已经拥有爱的港湾。愿她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温暖,都有亲人的呵护!
最后,还要感谢陈琳大姐的乳饼,唤醒了我沉睡的回忆!
作者 曹立萍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主编 曹立萍
声明:本栏目以刊发原创文学作品为主,以往在其他刊物发表过的文章尽量不发。稿件文章内容不得涉及政治、宗教和个人隐私,作者应对文章内容负责。若2个月后仍未发布的稿件请作者自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