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区治甫(云南罗平)
……………………………………………
红叶过后白雪舞;
绿芽出土又逢春。
“红叶过后白雪舞”
绚烂似火的红叶在秋风中完成了最后的舞蹈,它们带着对枝头的眷恋纷纷飘落,如同一只只红蝴蝶在风中盘旋。红叶过后,冬日的精灵——白雪,迈着轻盈的步伐降临人间,它们像漫天飞舞的棉絮,纷纷扬扬,为大地披上了一件洁白的盛装,仿佛要把世界装点成一个梦幻般的银白王国。
“绿芽出土又逢春”
嫩绿的芽儿宛如一群顽皮的小精灵,从松软的泥土里悄悄地探出了脑袋,它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憧憬,在微风的轻抚下欢快地摇曳着。瞧,那星星点点的绿芽,似是春天的使者,挥舞着希望的旗帜,宣告着大地又一次逢春,迎来了生机盎然的美好时节。
总体解释:
①:上联“红叶过后白雪舞”:“红叶”通常让人联想到秋天,枫叶变红是秋天的典型景象。“过后”表示时间的推移,红叶的绚烂时期结束后,冬天来临,“白雪舞”生动地描绘出雪花纷纷扬扬飘落的场景,就像在翩翩起舞一样,展现出冬天的雪景,给人一种从秋的多彩过渡到冬的洁白、宁静且略带萧瑟的感觉。
②:下联“绿芽出土又逢春”:“绿芽出土”是春天到来的重要标志,嫩绿的新芽从土地中钻出来,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和万物复苏。“又逢春”强调了季节的循环,经过秋冬的沉寂后,再次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希望和活力的回归。
妙处:
①:色彩对比鲜明:上联的“红”与下联的“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红色代表秋天的成熟、热烈或者是树叶在凋零前最后的绚烂;绿色代表春天的新生、希望和活力。这种色彩的反差,很好地体现了秋冬的衰落和春夏的生长两个不同阶段的特征,使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交替变化。
②:体现季节循环:从时间顺序和自然规律来看,上联描绘了秋末冬初的景象,下联则展现了冬去春来的情景。通过红叶、白雪、绿芽这些具有季节代表性的事物,完整地勾勒出一个季节循环的过程,让对联具有一种时间的连贯性和自然的韵律感。
③:文字结构呼应:上联开头是“红叶”,“红”是绞丝旁,下联开头是“绿芽”,“绿”也是绞丝旁。这一相同的偏旁结构在对联的开头形成巧妙的呼应,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规整的美感,还暗示了“红”与“绿”所代表的事物(红叶和绿芽)在自然生态中的某种关联,它们都是植物的一部分,随着季节变化而展现出不同的形态,就像对联中通过文字结构的关联展示出一种内在的呼应一样,使对联更加精巧。
④:音韵和谐:对联在音韵上也有一定的美感。“舞”和“春”平仄相对,上联结尾仄声,下联结尾平声,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在整句话的节奏上,“红叶/过后/白雪舞”与“绿芽/出土/又逢春”相对称,每个节奏单元的字数和停顿位置相似,使对联在诵读时能够产生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我是一个草根农民,姓区名治甫,艺名(区治甫)〈男)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人,喜欢文学诗词和书法写作,同时也喜欢和爱好诗词写作的更多朋友交流,在此能和大家走在一起,我深感荣幸。本人多次在《枫叶诗刊》,《陇东黄土地文学社》,《中国诗歌网》,《牧言诗刊》,《南方文艺》,《美篇》,《都市头条驼铃岁月文学社》、等刊上发表。让我和各刊的作者共同走向创作的平台,互相学习,互相浏览,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认识了更多的文创文友,同时!我更感恩《枫叶诗刊》鼓励了我对写作的进步,同时也要谢谢所有的诗友。
本人荣获过:
2021年书香雅颂“星河杯”国际诗歌艺术大赛(三等奖)。
在2024年同时荣获得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泼墨中华情-新时代最具创新艺术家荣誉奖。
2024年3月10日,经过都市头条编委会的审核,已成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2024年7月,荣获 CETV泼墨中华情组委会“翰墨国风献礼军魂”庆祝建军97周年“弘扬建军精神,传承红色艺术”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2024年9月, 原创诗词书法作品《沁园春·罗平同庆盛世华章》参加"第四届水墨丹青书画传承大赛" 获金奖并发布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