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空军成立始末
文稿整理:强军/陕西宝鸡
1949年新中国建设空军,周恩来犹豫不决,毛主席拍板:让刘亚楼来干!
“他们要想建设空军,无异于痴人说梦!”国民党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对于建设空军却说出了这样一句狂妄的话。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无疑是毛泽东和共产党人梦中都向往的事。
1949年,周恩来奉命组建中国空军,那么谁又来担此重任呢?摸不着头脑的他专门去问了毛主席的意见,对此,毛主席毫不犹豫地回答:“让刘亚楼来干!”而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拉开了中国空军的帷幕。
一、【从痴人说梦到揭开天幕】
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日起,无不在遭受着空中轰炸的危险。在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红军的一座座碉堡在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下快速瓦解。
在湘江之战中,船上的红军在国民党飞机的扫射中接连丧命,鲜血染红了湘江两岸,整整四万红军倒在湘江中。
而在后来的长征路上,国民党依旧对我方紧追不放,红军在山水中跋涉,国民党却在上方肆意轰炸,随意地倾泻着弹药。就连指挥全军军事行动的毛泽东夫人贺子珍,也深受其害,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成重伤,娇弱的身躯竟然被嵌进了9块弹片。
1949年5月4日,6架美制的国民党B-24轰炸机轰炸了北平南苑机场,整个北平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而就在这一次的轰炸中,也深深地刺痛了伟人的心。
刘亚楼和夫人翟云英
毛主席深深地感受到,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已经是共产党人刻不容缓的责任了。对于空军,我军又爱又恨,恨的是它夺去了我军同胞的生命,无数战士命丧其中,然而,对于空军,我们也有着无限的向往。
我们憎恨于它惊人的战斗力,却也被其战斗力而折服。因此,组建一支空军成为了每个共产党梦中都向往的事。
而在之后的战斗中,也让毛主席深深明白,一个没有空军的国家,就等于一个不设防的国家,一个人人都可以欺负的国家。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在新中国还没成立之前就提出了组建空军的想法。其实早上1924年,党员还不足千人的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飞行的追梦之旅。不过当时条件有限,只有两名党员经过层层选拔才被推荐到孙中山创办的广州航校去学习。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两名党员也非常认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在教练机上单独驾驶飞机。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用国民党航校培养空军人才的办法不能实现了。为了继续共产党人的航天梦,中共中央另寻出路,去苏联寻找解决办法。
而后来,我方先后派出了4批三十多名青年远赴苏联学习航空,这一批青年学成归来后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航天队伍的奠基者。
刘亚楼陪同彭德怀聂荣臻
1937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尽管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在这样的民族危难面前,我党依旧坚持着航天事业,就在第二年,在党中央的批准之下,我军43名干部被送到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
即使这批航天队员经历了多番磨难,但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日本投降之后,中共中央立即决定在东北建立一所专门的航空学校。1946年3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
直到1949年12月13日,我国航校经历重重困难,培养出了560名航空相关技术骨干,而这些人也成为了我国组建空军的骨干力量。
1949年1月8日,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两大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治局决定立即组建一支能够立即投入使用的空军。
在组建之初,毛主席就向斯大林提出组建空军,并希望能够得到苏联的帮助。尽管当时的斯大林对于这个问题很是吃惊,但对于毛泽东的要求,斯大林还是答应了。
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始终对蒋介石抱着很大的希望,但毛泽东的胜利是他没想到的,经过多番接触下来,斯大林对于毛泽东的态度也大为改观,因此在此后也曾多次帮助支援新中国。
1949年7月10日,组建中国人民空军已经被提上日程,为了探讨组建空军的问题,毛主席还亲自给周恩来写去了一封信。
在信中,毛主席提到,如果我们要想在短期内打败敌人的空军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考虑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6-8个月,同时购买一百架飞机,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
刘亚楼看望第一代女飞行员
在毛主席的指导下,周恩来开始着手准备组建空军的各项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于是他找到毛主席问:“主席认为由谁来组建空军合适呢?”
空军是一个新军种,因此需要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来带头。然而,就在这时,毛主席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个子不高却足智多谋的人:“让刘亚楼来干!”对于毛主席的想法,周恩来表示了赞同。
组建空军刘亚楼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刘亚楼曾在陆军担任要职,也指挥过大兵团作战,对于合成军作战时比较熟悉的,军事理论和素质也很强。在东北野战军当参谋长的时候,林彪和罗荣桓也称赞过他。
这一次组建空军是需要苏联帮忙的,而刘亚楼在苏联也留过学,俄语也说得很不错,在后续和苏联的交流中也能够方便很多。不仅如此,刘亚楼回国之后也兼任过东北航校的校长,对于航空是有着一定的了解的,所以此时的刘亚楼无疑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心中最合适的人选。
就这样,两人很快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定下了未来的空军司令刘亚楼。
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
二、【刘亚楼担起中国空军重任】
其实,早在决定由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之前。毛主席已经亲自和刘亚楼谈过话。六月份的一天,刘亚楼正准备率军南下,毛主席却突然通知他受领新的任务。
对此,刘亚楼很是纳闷,毛主席在前不久就已经作出了最新的指示,而且自己又刚刚被任命为十四兵团司令员。
在路上,刘亚楼始终想不清楚,来到毛主席住处之后,还没说什么,便开门见山地问道:“主席,叫我来一定有重要任务吧?”
毛主席笑了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要他负责组建空军。
虽然在东北航空学校当校长的时候,刘亚楼就知道中央要筹建空军,但他没想到毛主席要派他负责筹备空军。
对于这个安排,刘亚楼有些犹豫,虽然自己当过航空学校的学长,但自己在苏联学的是陆军,对于空军也不是很懂,因此,他害怕自己不能胜任。
对此,毛主席笑着说道:“要我去也不懂,可总得有人去领头,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而毛主席也向刘亚楼说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渡海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空军和海军,因此中央决定让他肩负这个重任。
虽然刘亚楼很是感激党和国家对自己的信任,但他害怕自己不能担负起重任,因此这一次并没有答应毛主席的请求。无奈之下,毛主席只得说,如果周总理同意南下的话,他没什么意见。
在离开菊香书屋的路上,刘亚楼遇到了罗荣桓,向他说明了毛主席的想法之后,罗荣桓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没有谁一开始就对空军很熟悉,不懂的也都可以学,中央是因为信任才会选中你。
1946 年 3 月中旬刘亚楼邂逅罗荣桓
在罗荣桓的鼓励之下,刘亚楼这才下定决定担此重任,便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既然当定了这个空军司令,那么我就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和罗荣桓告别之后,刘亚楼重新返回了菊香书屋,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毛主席:“我想通了,干!”
毛主席欣慰地笑道:“这才像雷厉风行的刘亚楼!”那天晚上,刘亚楼和毛主席相谈甚欢,一直谈到了深夜才告别。
离开的时候,毛主席将刘亚楼送到了门口,拉着他的手热切地说道:“我们在延安时还没有条件成立空军,现在好了,有了已经培养出来的一些同志,有了广阔的天地,又接收了国民党留下的一些设备,如今建立人民空军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就这样,准备南下的刘亚楼离开了四野,带着党和国家的期望挑起了组建空军的重任。
1949年7月,刘亚楼正式受命组建人民空军,建立空军以来的各项成绩受到了各个领导人的大力赞赏。1962年,在刘亚楼的领导下,空军被中央军委树为全军的标兵。
1959 年刘亚楼在六航校讲话
1950年10月的一天,刘亚楼再次来到了中南海。而此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毛主席也打算派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支援朝鲜。
然而,毛主席在作出出兵朝鲜的决定时,对于空军能否参战很是关心。中国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它的成员有着丰富的陆战经验,但对于空战还是一个未知数。
志愿军在刚刚入朝的时候,没有空军参与,而在美军猛烈的轰炸下,我军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因此,毛主席认为中国空军已经到了实战的时机。
对于毛主席的想法刘亚楼很是理解,但中国的空军还没有很成熟,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也不熟练,而如今要和世界的头号强国美国作战,也令刘亚楼感到些许的不安。
他将自己的全部想法和盘托出,对毛主席说,如果我们现在和美国的空军较量,后果将是难以预料的。但转念一想,我们也总不能等空军强大了再打,只能是在战斗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说道这里,刘亚楼的意志顿时坚定了起来,说道:“请主席下达命令,空军一定早日参战。”
看到如此坚定的刘亚楼,毛主席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刘亚楼的想法表示了赞许,而刘亚楼也接话道:“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答党中央和中央的信任、期望!”“还有人民!”毛主席补充道。
1962 年 9 月刘亚楼在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就这样,刘亚楼奉命组建了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虽然中国空军只是一只小小的雏鹰,但在苏联老大哥的带领下,中国空军也有了雏鹰展翅的机会,与美国空军的第一次交战旗开得胜。
在美军实行的“绞杀战”计划中,中国空军轮番上阵,美国空军遭受沉重打击,“绞杀战”计划被彻底粉碎。
而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作战期间不仅对美机实行毁灭性打击,并且也协同地面部队进行了轰炸任务,掩护地面部队打击美军。
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争期间浴火成长,如利剑出鞘,完美完成了赴朝作战的任务。就连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惊讶地说道:“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三、【刘亚楼:请把编好的书放到我的墓上】
在领导中国空军期间,刘亚楼一刻都不曾松懈,尽管身体已经出现不适,但却依旧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1956 年国庆节刘亚楼在天安门城楼
1964年10月30日,刘亚楼带病去南京开会,在开会期间,刘亚楼在多番忍耐之下,终于支撑不住去到了上海华东医院检查。经过检查发现,他的肝脾相比之前增大了许多,怀疑肝硬化,便建议在半个月之后复查。
11月24日,刘亚楼在妻子翟云英的陪同之下,来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复查,当时是著名的内科专家张乃峥为刘亚楼亲自检查,然而检查结果出来的时候却令在场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
刘亚楼的肝转氨酶高达三百个单位,高出平常人四倍多,肝脏硬得像块石头。还没等医生说话,翟云英小心翼翼地问大夫是不是很严重,而张乃峥还没来得及回答,刘亚楼迫不及待地说道: 如果我得了不治之症,老天爷下来也没有办法,就快点告诉我结果,我好争取时间大干一场。
张乃峥听到这番话感觉事关重大,决定暂时隐瞒病情,于是便说了一些安慰的话,是因为旧病复发,刘亚楼和妻子这才安下了心来。
事后,张乃峥将刘亚楼的情况上报了党中央,而毛主席听闻他的病情后,十分关心,当即作出指示,一定要全力以赴治疗刘亚楼。
11月27日,刘亚楼去到上海华东医院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刘亚楼的身体开始有了明显的好转。毛主席得知后,也非常高兴,立即叫汪东兴给刘亚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嘱咐他安心休养,等病好了再工作。
然而,没过多久,经过专家的会诊,确定刘亚楼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了肝癌,而且还是弥漫型。
4月中旬之后,刘亚楼的病情逐渐恶化,虽然此时的他病重在床,却并没有暂停工作。而在弥留之际,他依旧想的是工作,关注着空军部队的一举一动。
1965年4月18日,空军部队在中南地区再次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躺在病床上的刘亚楼听到这个好消息,激动地说道这是对敌斗争的又一次重大的胜利!
可惜的是,这一次他却不能前去总结作战经验了。可能是这一次的消息令他太激动了,当他使尽全身的力气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就昏迷了过去。两天之后,刚刚醒过来的他就忙着问近日的战况。
他首先将空军副参谋长姚克叫到跟前,说道,秘书长,等条例编出来之后,上八宝山送给我。因为姚克不仅是空军的副参谋长,同时也是空军条令教材编写组的秘书长。
在弥留之际,刘亚楼始终惦记着属于空军自己的教材,而身旁的编写组的组员们还记得当时刘亚楼在主持条令教材编写工作立下的誓言:“我们空军自己的教材一定要编好,这是百年大计,如果我中途死了,请你们把编好的书放到我的坟墓上。”
而在两天后,周恩来专程来到上海看望卧病在床的刘亚楼,当时的刘亚楼一脸笑意,为了迎接周总理的到来一定要起床相迎。
在谈及自己的病情时也很是乐观,还宽慰到:总理在长征时患的病都治疗好,现在的医疗条件这么好,自己的病也一定能治好。
就在周恩来离开时,刘亚楼特别下床相送,将周总理送到了门口。然而,就在归途中,周恩来却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我再也不去医院看刘亚楼了,现如今他病成这样还坚持下床相送,这让周总理既心疼又于心不忍。
这次会面之后,没多久,刘亚楼的病情便一发不可收拾。1965年5月7日下午3时45分,毛主席的爱将,新中国空军的领军人物刘亚楼逝世。
这位年仅55岁的功臣,为发展中国空军事业呕心沥血的大将离开了他永远热爱的祖国。巨星陨落,或许光芒不再,但他的精神和功绩将会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路……
共5038字 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