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伽刘益善
走进卓尔书店
◎刘 益 善

一个从罗田乡间到城市创业的靑年诗人,当事业成功之后,在汉口惠济路和澳门路相交的闹市开办了一幢五层楼,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书店,取名卓尔书店。是基于这位青年诗人少年缺少书读,如今开一家书店以圆少年之梦?抑或是这位民营企业卓尔集团的老总,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深感读书之重要与知识就是力量的体会,而开一家并不盈利的书店以回报社会,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实现理想?总之,青年诗人或卓尔集团老总阎志没将这幢楼拿去搞其他产业,而是用来开书店,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填补了自武圣路新华书店消失后汉口没有大型书店的空白。

我走进卓尔书店是从三楼开始的。卓尔书店三楼有咖啡吧、古旧书室,最耀眼的当是一个小剧场,有百把个座位。据说这小剧场有时搞些小话剧或文艺节目表演,但我到这小剧场多次,都是参加与文学和读书有关的活动。第一次是我的《作家在左编辑在右》一书与叧几个作家的书,在这里搞首发式和签名售书。第二次是纪念向警予烈士在武汉牺牲87周年,湖北省作协和卓尔书店等单位联合在这里举行我的长诗《向警予之歌》朗诵会, 10位业余朗诵爱好者将长诗分章朗诵,现场听众读者气氛热烈,朗涌会后我与出版社给武汉警予中学师生赠书。这次朗诵会无疑是一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意义的活动,也是我文学作品直接与读者听众见面的记忆。第三次是我的长诗《中国一个老兵的故事》,由湖北省文联、武汉市文联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在这里做专场朗诵,长江云线上听众达二十余万。第四次是我的新书《十八堂歌》在这里举办分享会与现场签名售书。还有多次是参加武汉诗歌节和作品研讨会,我在这里见到了许多文学界的朋友,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叶辛和著名诗人舒婷等等。

卓尔书店三楼的小剧场,是一个向读者和大众开放的文化客厅。卓尔书店与有关部门联合,在这里举行过许多场讲座和文学、读书活动,这些活动的消息,各新闻媒体都会提前发布,因此毎次活动,小剧场里总是坐得满满的。有些读者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在书店里买书,在小剧场听名家专家讲座,顺便让名家签字,留下签名本更显贵重。而他们在这里通过两三年的阅读与倾听,收获的是知识是力量是个人品格的提高。
在武汉,提起卓尔书店,书友们都知道,都知道书店三楼的小剧场,都知道在小剧场举办的各种读书人文活动。毫无疑问,三楼小剧场是卓尔书店的亮丽名片。

在卓尔书店三楼参加完活动,我都要到一楼二楼看看书。卓尔书店的新书都摆在一楼二楼,一楼二楼面积有4000多平方米,摆有10多万册各类书籍。二楼晚上10点钟打烊,一楼则是24小时营业。一二楼的售书架摆得成体例,错落有致,书架中间有桌椅和小沙发,可供读者坐下来阅读,小桌子可供读书人做笔记。几次到这里,都看到读者坐得满满的,有的就干脆靠着书架坐在地板上读书。门外市声喧嚣,室内却安静得让人听到知识进入大脑的丝丝脚步声。我在一楼的书架上,找到一本我们湖北人废名的小说集,这是一本我早想买的书。在一楼和二楼,我买了多部想买的书。卓尔书店四楼是展览厅,五楼是办公兼会客的地方。我上四楼看过一个画家的版画展览,而上五楼,则是阎志请我们几个诗友吃饭。

从卓尔书店出来,我看到附近街上有三家医院,一家是武汉儿童医院,另两家是武汉脑科医院和长航总医院。看到高楼上的这三块大牌子,我心里突然想到西汉经学家与文学家刘向的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卓尔书店的牌子与那三家医院的牌子一样,前者是医治身体的病,后者是医治精神的病。
通信处:武昌东湖路翠柳街1号湖北省作家协会
邮编:4300777 电话:13607153915
曾任《长江文艺》主编,社长,湖北文学领军人物。出版文学作品三十多部,六百余万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