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名士徐北文
李宗益

诗人、文学家与教授徐北文先生,是大家敬仰的济南名士,因我与他无师承关系,故未敢造次拜访。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才有机会与其接触与交往,更多的熟知他的博学与人品。
那时徐先生除教学外,担任着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舜文化学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还被聘为济南市政府文化顾问。我经常出入先生舍中,请他出席研讨会、论证会或参与单位的文化建设项目的论证、选址等活动。先生潜心梳理考证,提出泉水文化、龙山文化和名士文化三大系列,开拓和倡导的舜文化、泰山学以及关于哲学、宗教、诗学、方志的思考。经过缜密论证作出的“大舜文化是济南主题文化的结论,为丰富济南至齐鲁文化内涵的及景观建设确立了主旋律。他是济南大舜文化的倡导者也是推动者。

1993年趵突泉公园根据先生考证,在趵突泉畔原三大殿修建娥英祠。我陪先生先后四次实地考证,全部采纳他为三殿定名,展室内涵和制作材料的主导意见。雕塑了尧舜禹与娥皇女英画像,绘制了壁画。为其撰联“琴琴友之钟鼓乐,凤凰归矣澫湘吟”“趵突腾空三泉歌唱尧舜禹,中华昌盛万代常朋日月星”,撰写了修复娥英祠碑记:重修娥英祠,继往开来,有益于风教者匪浅,岂徒为湖山增辉而已哉!一句道出了他对挖掘和弘扬济南舜文化的初衷。后来的千佛山舜祠、舜庙,和其它地景区的大舜石图园,舜园,以至有了舜井街、舜耕路和舜耕山庄等命名的公用设施,使舜文化在济南有了很高的地位。

济南誉为泉城,众多名泉成就泉城独特景观,泉水成为了泉城的灵魂和命脉。那年,趵突泉咫尺建起商业街,一泉之隔的名泉登州泉、杜康泉及串流于千古街巷的饮虎、杜康、白龙湾、翠屏、古杜康、罗姑、金泉、华笔池、北芙蓉等十余处名泉被填埋,同时商街建设极大影响趵突泉喷涌和观赏空间。徐先生告诉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济南没有泉,哪来的泉城和泉水文化。”他利用人大代表、文化顾问的身份给领导提建议,在各种场合奔走疾呼,到处呐喊保护名泉。在他与广大护泉者呼吁和政府干预下,饮虎、杜康等名泉终将见到天日,趵突泉也得到拓展,泉文化遗迹碑文石刻也得到到保护。
趵突泉地下水位观测点,旁边建一处雕梁画栋的三角亭。公园请他赐名撰匾联,先生站在亭前,端详良久,脱口而出”天尺亭”。他对我说:”三面匾联第一次遇见,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和重新学习的机会,我要当仁不让”。半月后,先生告知己完成。只见他用灵动书写的“钦水之源”、“ 观澜之本” 匾额和“水底洞天巧测脉”、“ 历下泉源永相思”、“ 城西泉上最关情”的楹联工整对杖,句句相扣,前应后和,妙不可言,成了公园又一新的景观。
“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李白、杜甫、苏轼、赵孟頫、王渔洋、元好问、蒲松龄等诗文大家,都留下了歌咏济南的千古绝句,为济南诗城词都浓妆艳抹。徐先生对诗词亦有很深的造诣,创作和发表了大量有关题咏济南的诗词歌赋以及碑记楹联。他编写了《中国诗词格律通论》《济南吟赞》等多本专著。在《济南竹枝诗》收编自已创作的百首诗里边,近20首《泉畔观灯》、《马跑泉》、《黑虎泉》、《五龙潭》、《万竹园》、《济南三大名胜》、《柳絮泉》、《李攀龙》等趵突泉的风习景物。其中六七首撰作的诗联用灵动飞扬的隶书刻联悬挂在公园大门前或内园中。这些诗词现在读来古韵悠悠,不失为诗词中的佳品。他一生研究考证,挖掘举荐历代名士。从他送我的亲自编著的《济南风情》《先秦文学史》《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竹枝词》等几部书中可见一斑。尊为“宗工巨匠”“的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对济南文坛具有很大影响。先生多次主张在趵突泉遗址复建标性的后七子吟诗白雪楼。1996年白雪楼方得复建,先生三番两次来到这里,为其撰书题写:“白雪曲高传异域,泉源上奋汇沧溟。”的楹联和洋洋洒洒千余字的《重修白雪楼记》。园方把从锅炉房抢救出嘉庆年间刑部尚书金光悌,题名的白雪楼匾额镶嵌在楼前,与东侧为纪念“沧溟”(李攀龙号)的沧园遥相互应,成为诗城词都的重要符号。
先生出身书香门弟,自小济南长大,熟知这里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称其为“济南通” “活字典” ,时刻关心文物保护和文化提升,整理编纂济南文化及地方文献,提出建设规划建议。济南景区都留下他的心血和汗水。
1999年趵突泉公园扩容竣工,先生极为高兴。为新景区拟名时,不顾年大体弱,三翻五次实地查看,依照史记和地形对新景区分别定为:通泺园、群芳圃、三叠瀑、娥英水、齐州桥等朗郎上口,内涵丰富且又精当传神的的名字。兴奋之余又创作吟唱了“千秋佳话娥英水,四海闻名趵突泉。门对明珠翡翠塔,桥通洆碧五龙潭。”“娥英桥对步青桥,来鹤桥头观碧潮。四处潺潺玉帶绕,若闻仙乐奏箫韶。”两首新诗和《趵突泉北区扩建记》碑记。为新景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漱王泉边士女来,绿杨荫里起楼台。千年今始祠清照,还是人民最爱才,”从徐先生诗中可窥见出他对词人的敬重,他极力推重济南”二安”,尤为李清照为重。泉城广场文化长廊建成后,他力排众议,使一代词人李清照登堂入屋。徐先生多年致力于李清照研究,通过实物和史料考证,维护了历史面貌。在一次由专家学者参加的李请照学术研讨会上,我聆听他对李清照籍贯的论述,他有根有据,推翻了过去许多学者比较认同的的研究论断。揭批生编硬造,篡攺历史的做法,甚直不惜与人争的面红耳赤。会后送他的路上,先生告诉我:历史和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有根有据,不趋炎,不媚俗,不迎合,不编造,敢讲真话,坚持真理。”想来这些话十分有益,其学术观点观点却持续在现今的一些李清照学科研究中,被许多学者引用或报刊登载。
2000年李清照纪念堂扩建布展中,先生担仼顾问,从宏观设计到微观布局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诠释,对宋代词人李清照全面展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李清照纪念堂与昜安旧居的总体布局及李清照形象的塑像采纳了他的建议。而各展室命名和雕塑场景布局大多出自于他的设想。他建议广泛征集李清照研究资料与书藉,在全国尤其山东藉的名人名家字画,丰富展館内涵,提升展馆品位。他为我提供了大师季羡林、欧阳中石等人的联系方式,以至后来有了两人撰联书写的:”清音万代名泉漱玉,独步千秋易安居士”“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积多年国恨离愁。”佳联把一代词人李清照,居地名号和才华经历概述的几近完美。遗憾的是季先生书写的没被采用,他的撰联虽己刻板悬挂,但名字却未标示,后来,季先生前来园内新建昜安旧居驻足观看楹联,尴尬的瞬间我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徐先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涉猎宽泛。在他住舍,只见一排排书架,书房、客厅和卧室到处是书,其中一部分是他的著作。为人平易坦诚,性格直率,非常健谈,与他聊天心里暖洋洋的,宛如春风朴面。他大我二十余岁,我尊他先生或教授,他称我为同志,多次一起谈天说地,聊到高兴处,天南海北,平民高官,名人大家,无所不含,使我爱益颇多。先生敢讲真话,曾被人误解,一生残遭劫运。邻居书法名家王仲武先生谈起他与徐先生的往事,幽默地对我说:”俺俩是难兄难弟,在一起搭档装拉车八个年头。”
晩年的先生是最忙禄的人,经常为济南文化建设出谋献策,为政府撰文,为著书者作序、书写匾牌,参加不同场合的座谈、论证和评审等各项社会活动。按照当时的潜规则,先生理应得到一定报酬,但他分文不取,甘愿付出。即使到饭点请他就歺,他多以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为由婉言谢绝。我多次迎送先生回家,多以几盆鲜花为谢,他还加以阻止,我们无不为他这种高风亮节行为所感动。徐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为人品德生前就得钱钟书、任继愈、羡林生等先生的赞誉,正应了著名诗人孔孚的诗:“城北徐公美 济南名士多”。
春秋时期,齐国筑城名为泺邑,后改称历下,徐先生一生在这片沃土上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在他文章和书法作品中多以历下自居。他离开我们已经21个年头,人们依然没有忘记这位为济南文化做出贡献的现代名士。


李宗益文学简介
李宗益,字静轩,济南人。现为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员、麒麟读书会与作家联盟副会长、普利诗书画艺联谊会副会长,偶有作品散见于作家报、散文选刊、济南日报、山东工人报、联合日报、齐鲁晚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与网络谋体,多件作品获得各级奖项。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