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了》
作者:韩湘生
秋风萧萧,秋叶枯黄,宛如岁月在轻声低吟,又似时光在指尖流淌。一场场秋雨,悄无声息地从天而降,带着几分凉意,几分寂寥,也带着几分秋日的哀愁。俗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单加棉。”而在这深秋的时节,京西四处和燕山山脉崇山峻岭之中的八达岭长城脚下的秋景,更是如同一幅精心雕琢的画卷,令人心驰神往,沉醉其中。
秋风拂过,带来的是一阵阵萧瑟与苍凉,却也有一份难以言喻的宁静与祥和。秋蝉的鸣叫声,在这秋风的吹拂下,已远去,宛如一曲离别的挽歌,又似大自然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遥远的故事。而那雄伟的长城,它宛如一条凌驾于腾空的巨龙,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在秋日的阳光下,长城的砖石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每一道城墙都诉说着英雄的传奇。
远山如黛,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水墨画,又似仙境一般神秘莫测。山脚下,那片枫叶林在秋阳的照射下,红得如火如荼,似一片熊熊燃烧的烈焰,渲染着整个秋天。那枫叶的红,既热烈又深沉,既娇艳又悲壮,宛如生命的赞歌,在秋风中奏响。每一片枫叶都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叶脉清晰可见,色彩层次丰富,有的红得热烈奔放,有的则带着一丝丝金黄,宛如夕阳下的云彩,美丽而那么神秘。
步入这片枫叶林,棵棵树木纵横交织,昂首挺拔,宛如一排排站岗放哨的士兵,英姿飒爽,威武霸气。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历经风霜雨雪,却始终坚韧不拔。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一棵树,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阳光透过枫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油画,美得令人心醉。
站在这片美不胜收的枫林前,一种无形的气势扑面而来。秋风掠过,枫叶翩翩起舞,莎莎作响,宛如波涛汹涌的海浪,又似惊涛拍岸的豪情。每一片枫叶的飘落,都仿佛是大自然的叹息,又似岁月的流转。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这片枫叶林更似沉浸在一幅立体画卷之中,美得令人窒息。
此时此刻,偶有孤鹜与大雁从中穿出,它们或低飞或高翔,与这片枫叶林相映成趣,彰显出无穷的魅力和动静相宜的立体感。孤鹜的哀鸣,大雁的南飞,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离别与重逢,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这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这片枫叶林在秋风中摇曳生姿,诉说着生命的故事。
枫叶经历了风雨沧桑,却依旧红得热烈而坚定。它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勇往直前。而枫林,也历经了春夏秋冬的轮回,却依旧保持着那份唯美与撼人的力量。它就像一部巨著宏篇,记录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传奇。每一片枫叶的飘落,都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书写着生命的篇章。
我们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既要有经风雨历磨难的志气,又要有顶天立地不辱使命的豪迈。就像这片枫叶林一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和坎坷,都要保持那份热情和坚定,用自己的生命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我爱秋天,更爱北京西山和燕山脚下八达岭长城的那片火红的枫叶林。它不仅给了我无尽的美的享受,更给了我生命的启示和力量。在这片枫叶林中,我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信仰,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伟大。每一片枫叶都像是我的灵魂,每一阵秋风都像是我的思绪,在这片枫叶林中,我与自然融为了一体,感受到了生命最纯粹的美好。
作者韩湘生简介:
韩湘生,男,北京人,1969年下乡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后调入六师工作。毕业于北京影视艺术学院,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副主席,《文学月报》杂志社常务主编,《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海岛作家村签约作家,至今已发表作品1500余篇,多篇文章在全国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得多项大奖。出版了个人专辑《那一片遥远的山林》《梦中的白桦林》《岁月的歌吟》等,都已被国家图书馆所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