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在今天下午的一节课中上,有一个学生着急地跟我说:“老师,这次考得一点都不难,我都会!就是有的字不会写!”
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心中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每当谈及学习内容,他们总能滔滔不绝,仿佛知识的海洋就在他们心中翻涌。
然而,当面对试卷,需要将这些知识化为文字,展现于纸上时,他们却突然变得手足无措,仿佛那些原本熟悉的知识突然间变得陌生而遥远了。
相信这种现象不止在我的课上有,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的“三标课堂”就能很好地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从个体出发,每个学生都是小老师、好老师。让小老师们进行自主学习,对子监督,对子教学,就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无死角,让孩子们学的知识有广度。
“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讲过,才算学过;做过用过,才算真学过。”(孟国泰语)听懂了并不代表学会了,讲出来了,才算是学过了,能准确无误地写到试卷上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考试结果。
前段时间的自主学习,对子互讲,对子互学等学习过程,我觉得我的课堂真的充满活力,感觉只要我的嘴巴张开,开始讲,就觉得味道不对 ,立刻改正,我们的小老师们自主学习的兴趣高涨,也增加了自信心,语言表达更流畅。 眼睛里时刻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将注重学生书写的能力,让孩子们把学到的知识能够准确地写出来,将是我接下来的新增的“小老师教学目标”。知识书写的准确度依旧依靠对子的监督,还有及时的课堂评价。
相信我们的小老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完美,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王小芳(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