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齐白石之孙、著名书画家齐西来先生
作为一位写作者,我真的为齐白石老人的文孙齐西来先生用他毕生的精力发扬光大齐派艺术,表示深深的景仰与钦佩,也着实为这位当代著名的书画家的早逝而惋惜,更为没能同西来先生见上一面、亲耳聆听老人讲述他的艺术生涯而深感遗憾。
然而,严酷的现实并不能妨碍我执著追寻这位艺术家的脚步。
于是,我走近了她——齐西来先生的夫人、著名画家朴喆女士,听她讲述西来先生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艺术生涯。
齐西来,字秉厚,1931年生于湖南湘潭。是白石三子齐良琨(字子如)三子,白石老人第七文孙。其母齐光藏,出身于浙江官宦世家,祖上曾与梁启超共事。1928年,由白石的侄子和家人在湖南长沙为良坤和光藏举行盛大的婚礼。
朴喆是书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第七文孙齐西来先生的夫人,齐西来于1968年冬与朴喆女士完婚。与齐西来先生相依相伴、相濡以沫的几十年时间里,朴喆一方面为先生研磨、裁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深受齐氏画派的熏陶和影响,特别是齐西来对艺术的不懈努力、探求,齐西来对艺术的执著精神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地影响着朴喆,也感动着、激励着朴喆女士为共同的追求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采访中,朴喆女士若有所思地向我讲述了齐西来先生这些年来所走过的路和成长历程以及对她的深刻影响。
朴喆女士告诉我:西来的童年十分不幸,一岁时便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生母,由弟弟可来的母亲(齐良坤第一任夫人)带大。西来13岁时由湖南来到北京,生活在祖父白石老人身边,为祖父研墨洗笔,朝夕相伴,颇得祖父书画篆刻真传。在白石老人孙辈中,只有他一人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白石老人对这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孙子很是疼爱,曾将一本自己的印谱赠予西来,并注明:白石印谱已归西来。
朴喆女士动情地说:西来半生颠沛,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曾在江西修过地球,放过鸭子。在此期间,他仍勤学不辍,苦修古典文学,治“天道酬勤”印以自励。并苦中作乐,刻了两方印,一方为“曾经高原风雪”,另一方为“饱饮鄱阳秋水”,实为这一段生活的真实写照。西来定居北京后,曾为他的书房兼卧室起名曰“挨堂”并治印以记。
朴喆女士说:因为西来生活在祖父白石老人的身边,深受白石老人艺术的熏陶和言传身教,加上他自己的勤奋刻苦和良好的悟性,因而西来的画技水准颇有其祖父的韵味和格调,他画的花鸟虫草等生动鲜活、栩栩如生,都在继承的基础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如此,西来的书法,特别是篆刻,更具齐家的技法和风格。
是的,西来先生没有辜负白石老人的殷切期望,勤学苦练,孜孜以求,用毕生的精力发扬光大了齐派的书画和篆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