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济南南郭的“画中十哲”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旧时,济南南郭即护城河南岸乃风景秀丽之地。其位置相当今日之半边街、南顺城街一带。在自黑虎泉到南门不足200米的范围内,数十名泉喷珠溅玉,直泻南护城河,更兼有济南城美丽的城堞相映,清代诗人乔岳称此处为“半村皆树影,十步一泉声”,周乐则咏歌此处:“岚光林影三皇庙,月色泉声九女楼”。这里,群泉奔涌,清溪潺湲,烟柳拂水,诚为济南最具魅力的佳胜之处。

俯瞰黑虎泉
清代乾隆年间,南郭有陈氏兄弟,皆以书画成就与不凡气节而名扬齐鲁。
之一,陈嘉乐:画中十哲,廉介自持
陈嘉乐在济南,名气很大。
据道光《济南府志》“陈嘉乐传”、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陈嘉乐传”等文献,陈嘉乐字子显,号东原。监生。他善于写诗,工于书画,尤其长于山水。其绝活为山水屏障。
陈嘉乐与同乡、著名书画家朱文震(字青雷)为诗文书画上的好友。二人经常在一起赏诗论画。朱文震十分赞赏他,曾效仿吴伟业作《画中十哲歌》(“画中十哲”指清代娄东画派的十位著名画家),并把陈嘉乐列为十哲之一。称道陈嘉乐“陈生市隐同卖浆,鹊华秋色归湖乡”。

书影:朱文震《画中十哲歌》
陈嘉乐为人端方不苟,廉介自持。因了他在书画界的名声与实绩,皇帝第九子对陈嘉乐十分欣赏,曾经将他请到京邸,跟他学习画画。并打算帮他通过“援例”的路径授官,他坚辞不受。表现了十分可贵的文人气节。
陈嘉乐去世后,家里非常贫穷。此时,皇九子知其绘画价值,便乘机委托山东巡抚前来收买陈嘉乐的藏画,陈嘉乐的儿子没有给他。(《国朝历下诗钞》:“(陈嘉乐)殁后,家贫。藩邸属东抚索其藏画,子谨守不敢呈。”)
这件事情,在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中,有极为生动的描绘:
历城陈嘉乐,乾隆间以画名。皇九子从之学画。见其所画屏帏,用笔老横,力破边幅,非时下描头画角、规规于死格局者。殁后,其子食贫,萧然自得。皇九子嘱山东巡抚求其旧画,抚军使首县某往问。吾淄高君熏谋与之善,至其家,问令来何事,语之故,且云已辞却。高君曰:“吾见所存尚有,何不献之!可得厚赠。”勃然曰:“先人手泽,方欲收买以归,何云献耶?”是时,缾告米罄,尚未举火。
(《乡园忆旧录》卷三)

(王培荀《乡园忆旧录》自序)
现将上文翻译成白话:
历城县的陈嘉乐,乾隆年间以精通绘画闻名。皇帝的第九子跟他学画。我曾经见到过他所画的屏帏,用笔老横,力破边幅,绝不是时下那些描头画角、规规于死格局的画家所能达到的境界。陈嘉乐死后,他的儿子十分贫困,然而却萧然自得。这时,皇九子嘱托山东巡抚购买陈嘉乐的旧画,山东巡抚命令历城县令某去办理此事。我老家淄川高熏谋与陈家有交情,他到了陈家,问历城县令来陈家有什么事,陈家儿子告知买画的事,并说已经辞掉了。高熏谋奇怪地说:“我看到你们家还有不少存画,为什么不给他们,可以得到厚赠的钱财的呀。”想不到陈家儿子勃然大怒,说:“这是父亲亲手所画的遗墨,正想将外面流失的也买回来,怎么还要往外卖呢?”这时候,他家米缸里的米已经吃光,一家人饿着肚子尚未举火。
看这气节!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子,便有什么样的儿子。

城南琵琶泉上
之三,陈嘉乐对济南的文化贡献及其诗作
陈嘉乐对家乡的文化贡献班班可考。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陈嘉乐传”称:“前修邑志,考核地理,图画极详确。”
而乾隆《历城县志》“凡例”云:
“旧《志》诸图,邑人周绳所写,为明季名笔,而岁久漫灭。兹复属陈君子显别为摹绘,穷岩绝壑,皆所亲至,庶几为历下山水一开生面也。”
乾隆《历城县志》卷首所列“疆域”“县城”“县署”“学宫”四幅“县志图”,全部出自陈嘉乐之手,且是他“穷岩绝壑,皆所亲至”,以为“历下山水一开生面”的杰作。

乾隆《历城县志》“县志图”
清任弘远《趵突泉志》篇首,又有陈嘉乐所绘趵突泉图,“凡一亭一榭,一池一沼,无不曲肖。”(见《趵突泉志·图经志》)
据济南府县志所记,陈嘉乐有《翠篁书屋诗草》。未见。《国朝历下诗钞》录其诗三首,皆见浓郁之诗情画意:
遣兴
绿阴如幄昼初长,满径花香合墨香。
绕屋好山听流水,隔林渔笛又斜阳。
南风吹面絮争飞,暗长青萍没钓矶。
更拟寻诗向邻叟,雨余空翠欲沾衣。
题画
苍苍古木映空壁,亭墅无人自萧寂。
涧底澄明夕照时,遥天飞雁冷秋色。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二)

书影:《国朝历下诗钞》“陈嘉乐”及诗作
之三,陈嘉宾:书家又兼名师
陈嘉乐兄长陈嘉宾,也是位非同小可的人物。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列传三》“陈嘉宾传”,嘉宾字子昭,号玉函山樵。贡生。书法学欧阳询,又工隶书的笔法,而其文章,格调清新质朴。他曾以设馆授徒为业,及门多济南知名士,如韩㤖(嘉庆十八年举人)、周鳌皆其弟子。

书影: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列传三》“陈嘉宾传”
之四,陈崶:诗人、学者、古君子
陈嘉乐有三个儿子,以小儿子陈崶最有名气。
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陈崶传”、周乐《陈鹤峰庞仁表两先生传》等文献,陈崶字鹤峰。诸生。他自幼行为端正,为文以先正为规则,而试官们却用“枯淡”来贬低他的文章,因而几次乡试都不中。他十分贫困,与同里名士周乐等经常以文章道义相切磋,性情澹泊而安静。他学诗于滇南名士、山东知县刘大绅(号寄庵)。
有一次,周乐到他的南郭家里,他室内仅有一乌皮几案,案上横七竖八堆满了书卷,另有菊花数盆,窗外修竹几竿而已。周乐披览几案上的书卷,全部是手钞经籍,蝇头细字,夹列旁行,全是摘取古代经典注疏及程朱精要语言,还有自作语录并诗十九首,读之,却醰醰有味。

书影:周乐《陈鹤峰庞仁表两先生传》
当时,陈崶的二哥仰卧在北窗之下,满头白髪,面目憔悴,好像有病的样子,二哥偶一咳嗽,陈崶立刻趋前问讯,周乐不禁肃然起敬,对陈崶作揖说:“先生,真乃古君子也。”
后来,陈崶研习中医数年,人们见他用药过于斟酌、谨慎,怀疑他的医术不精,延请他看病的不多。东阿张春岩大令,连岁聘请,得益甚大。然而,陈崶每一次去东阿,都要嘱托周乐为他借款置办行装,归来偿还后即无余款。有一天陈崶自东阿回到济南,二哥病殁,他在墓前痛哭不止,得了寒疾,来叫周乐过去,周乐急忙赶到,他用头点着枕头说:“我怕是起不来了,想想我这辈子,老而无子,只有三个女儿,我不放心,愿意将后事托付于你。”周乐看到他容貌如同平常,好像不必过虑,便答应下来。谁想到,当晚,他竟然命归九泉。于是,周乐哀痛之余,为之走告友朋,集资殡葬,而余下的资金,则全部交给他的妻子和女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本文作者之一侯林在护城河上
独不知那位谨守父画、再穷再苦不肯售卖的,是不是这位鹤峰先生?
陈崶著有《澹简斋诗草》。《国朝历下诗钞》录其诗三首:
赠杜诚斋
卜筑鹊山麓,萧然远是非。
秫收多酿酒,棉贱更装衣。
破屋多秋雨,荒庭易夕晖。
坐谈心莫逆,鱼鸟亦忘机。
夜泊闻笛寄懐李醉琴
今夕泊云水,月明千里心。
西风何处笛,吹破碧烟深。
归梦凄凄断,余音袅袅沈。
谁家怨遥夜,应为罢霜砧。
(清刻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三)

书影:陈崶诗作
第一首是写给隐居鹊山的朋友杜诚斋的。“棉贱更装衣”,由此可知,尽管贫穷,但陈崶十分爱美,喜欢穿衣。第二首是怀念大明湖北极阁道士、诗人李醉琴的,李氏与济南诗人周乐、乔岳、范坰等均为好友。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仙释》有传,称其:“所作诗流利稳成,出尘拔俗,名动巨公。一时名士多从之游。”
附:
画中十哲歌斅梅村先生
朱文震
广陵逸士高凤冈,画笔直欲追倪黄,萧然门巷无堵墙。高凤冈翔。老阜刻意摹群芳,有时图山更兀苍。病余尚左谁能方,一官漂泊浮江湘。高老阜凤翰。风流澹荡李奉常,南宗北宗兼擅场,品骘画类尤精详。李谷斋世倬。紫璚三絶名素彰,天机敏妙腕力强,尺幅动欲浮千觞。紫璚慎靖郡王。南华山人江左张,盘礴下笔如颠狂,往往独自呈明光。张南华鹏翀。李公初凤鸣朝阳,作图犀利笔剑铓,睇视凛凛含风霜。李婕园师中。东山学士家法良,北苑玄宰分毫芒。董东山邦达。青霞琅琊大道王,足茧万里胸包藏,蜀山粤水勤皴勷。王青霞延格。陈生市隐同卖浆,鹊华秋色归湖乡。陈子显嘉乐。建卿使酒时低昂,烟峦淹霭草木香,丞兮空老双松旁。张建卿士英。自跋云:“诗作于庚申,或缔交已久,或私淑诸人,率尔成篇,无心轩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