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连载
第二卷 重建根据地
韩济生
第28回 组织伪军大起义(十二)
虽然心里这样想的,但是韩行的嘴里却不能这样说,策略还是要讲的。韩行对他说:“既然你的弟兄们不愿意到冠县,那也没有什么办法。希望徐团长回去以后,还是要长期隐蔽,等待时机,做到心在曹营身在汉,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啊!”
徐冠五也不说自己要单独跟着韩行了,连连点头说:“那是,那是,中国人的良心我还是有的。我坚决按照韩司令的指示办,长期隐蔽,等待时机,身在曹营心在汉。”
徐冠五的队伍占着起义伪军的将近一半儿,他这一不去,当然影响是巨大的。其他几个区的伪军也有不少的人不愿意去冠县。这样算来,只有李长江、周庆余、王子兰的三个中队,再加上一些确实愿意投诚八路军的基层官兵愿意去。还有一些秘密党员,暴露了,不得不跟随韩行的部队行动。
这样算起来,一共有五百来人,愿意到冠县。
对于这些不愿意到冠县去的伪军们,韩行和王安玉还是一一地送走了他们,招手告别。临走的时候,韩行一一地告诫他们:“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好好地隐蔽自己,一旦时机成熟,东山再起。”
他们走了后,窑厂的阵地上,只剩下这些抗日最坚决的战士了。韩行悄悄地对张小三说:“你亲自去,带上一个排,把李长江的三个中队秘密地接回来。”
张小三答应了一声:“明白!”立刻执行任务去了。
原来好不热闹的窑厂周围,走了一千多人的伪军后,立刻变得冷冷清清起来。但是韩行的心里反而踏实了许多,这些毕竟是抗日最坚决的战士啊,而且里头还有一部分是党员。
带这样的队伍,原比那些鱼龙混杂的伪军队伍要好带得多。到了这个时候,韩行的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对王安玉说:“王书记呀,我原来的想法是,把起义的队伍撤到冠县去。如今只有五百多人,人是少了点儿,可是更有利于隐藏。我们是不是变个思路,半路上拐个弯,撤到清平县去。清平县离着我们这里近,就在那里整编,然后找准机会,再潜回来。”
韩行突然改变思路,也让王安玉吃了一惊。他想了想说:“太妙了。原来整个伪军大起义,将近2000人,确实在武平县吃饭、住宿都是个大事儿,不得不到冠县去。现在人少了,如果我们躲在了清平县里整编,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随时潜回来。好,好,太好了。”
韩行说:“如果你同意的话,这个事就不要商量了,暂且保密。我们还是装着往冠县撤退的样子,半路上秘密地折回清平县王化先那里。我也怕队伍里有奸细,保不住密,所以半路上再通知有关人员。”
王安玉高兴地说:“好,就这样办。”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处理,那就是来的几个抗日区长,临时动员来的这些秘密党员。王安玉叫他们秘密回到自己的阵地,发动群众,继续抗日。王安玉呢,必须跟随韩行行动,韩行离不了这个好帮手。
很快地,张小三把李长江的那三个中队和吴小明的那个排接回来了。韩行做了一番动员后,队伍立刻向冠县方向进发。
夜,静得有些彷徨。冬天的暗夜总是最难猜透的,月清纯得如初恋的女孩,白皙的脸颊隐隐浮现一丝微微的羞涩……嘘,不要吵醒属于冬天的梦,安静,安静……
周围的枯树萧然默立,阴影清淡,看上去似有如无,但是你就是穿越不过去。韩行抬起头,望了望疏朗的树梢,没有树叶,枝头空旷,一副冷峻的神情。在浓重黑色的夜幕上,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七月亮瘦圈圈,十八月亮晚出山,十九月亮天狗吃半边,二十月亮羞答答不见面……
月亮照得星星也看不见了,天空朗朗的一片。
要上冠县,得从武平县的三区穿过四区、六区,然后往南,进入到七区,从七区进入到聊城县,从聊城县再进入到冠县。还有一条道,是从武平县七区进入到堂邑县,从堂邑县再进入到冠县。甭管从哪里进入到冠县,聊城、堂邑、冠县的鬼子和伪军都在封锁着韩行这支队伍前进的道路。
韩行叫张小三的警卫连为前卫突击,悄悄地向前行进,遇到敌人,要想办法避开,尽量不要武力解决。在武平县,四区、六区、七区的伪军刚经过大起义,他们还不能翻脸不认人,估计一路上不会遇到多少麻烦。
尽管这样,张小三还是摆出了一副临战前的战斗状态,叫吴小明的一排为突击排。吴小明呢,又命李大中的班为突击班。李大中手端着突击步枪,一马当先,在黑暗中瞪着他那双大眼睛,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前进道路上一切可疑的物体。
当队伍走到武平县四区的时候,韩行叫张小三的前卫连向北,进入到五区。张小三眉头一皱,对韩行说:“不对呀,韩司令,上冠县去不是这个道呀。你这是往哪里去?”
韩行这才对他说了实话:“张连长,到冠县去得越过几道鬼子的封锁线。我们临时变了地方,不到冠县了,是到清平县的四区,张化先那里,就在那里我们住下来。”
张小三一听,心里也是大为高兴,说:“绕了一个圈,原来又回去了。不到冠县去,我们连的压力也小了。今晚上要是到冠县去,弄不好,又要大战一场。”
从武平县的五区,渡过了马颊河,然后进入到清平县的四区,从四区直接到了张化先住的堡垒村小赵庄。战士们悄悄地来到了小赵庄,早有清平县的县大队暗哨拉动了枪栓,大喊一声:“什么人,哪支部队的?”
张小三早就和清平县的县大队熟了,赶紧说:“我是韩行部队的,我叫张小三。”
对面清平县县大队的人早就认识张小三,赶紧枪往背上一背,上来迎接说:“原来是张连长啊,你们不是正在武平县搞大起义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张小三说:“说来话长,请把我们带到王化先那里。”
清平县县大队的同志,把韩行的队伍带进了村子。村子里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进了村子,韩行的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急忙找到了王化先住的屋子。
王化先听到有人敲门,急忙披衣下床,把韩行迎到了屋里。见韩行领着一些穿草绿色军装的人来了,心里也是猜透了几分,连忙说:“起义搞得怎么样了,我心里真是怪着急的。光知道你在三区的窑厂和鬼子打了一天,也不知道打得怎么样了?有心派我们县大队前去支援,怕是势单力微,白天敌人封锁得又严,没法帮助呀!你来了就好,先把队伍住下。”
接着王化先叫村里的抗日村长动员村里的地下党员、堡垒户,腾房子,把起义的官兵都安排住下。接着又是生火做饭,烧开水,给起义的官兵安排吃饭,然后是洗刷、休息。
韩行、王安玉呢,当然是住在了王化先的屋子里。吃完了饭,喝上了开水,坐在了热炕头上,在忽明忽暗的小油灯下,韩行的心里顿时觉得非常的踏实,就对王化先把武平县起义情况大致的说了一下。
王化先说:“至于343旅的8团为什么没来,据我所知,这几天,日军和伪军正在组织对根据地的大扫荡。塞翁失马,安知祸福,你们没到冠县去,可能也是个好事,如果你们去了,正赶上鬼子的大扫荡,那岂不是更麻烦。”
韩行叹了一口气说:“我说呢,怎么这个8团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呢,连联系的齐老庆也没有回来。真是的,可急死我了。”
韩行喝了一口开水说:“起义的这500伪军,正好我们县大队缺人,就把这500人编成我们武平县的县大队。”
王化先高兴地说:“那好啊!你们这次伪军大起义总的来说还算是成功的。虽然没有全部起义,500多人的队伍也不算个小数目呀,这就把县大队的架子撑起来啦!”
王安玉也高兴地说:“我们武平县有了县大队,也和清平县一样啦,如果区中队也拉起来,那就更好啦,就能和鬼子、伪军、三支队抗衡一阵子了。”
韩行说:“县大队和区中队一块儿拉,没有武装就没法和敌人抗衡,这是个崇尚武力的社会。”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清平县县大队的岗哨进来报告说:“武平县的齐老庆找来了。”正说着话,齐老庆灰尘扑扑地进来了。他脸上蒙上了一层灰土,身上的土也有老厚,嘴上起了不少燎泡,衣服都烂了几处。
不用说,他准是摔了不少的跟头,着了许多的急才赶到这里的。齐老庆一看韩行也在这里,恨不能都哭了,哭丧着脸说:“韩县长啊,我没有完成任务,是我的不好。”
作者简介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