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贺敬之》
作者 王迩宾 配乐合成 紫金茉莉
朗诵 世界文学先锋传媒朗诵团
黑龙江有声诗社朗诵团(6人)合
诵
编导策划 铁微 紫金茉莉
诵者 铁微 飘扬 邬金 紫金茉莉
孙岩峰 繁华
读标题 飘扬
题记: 铁微/繁华
诗圣泰斗百年华诞之际,作者用饱含激情的言语,呕歌了诗人贺敬之不平凡的一生及他一篇篇不朽的诗作。字里行间,浸透着泥土的芳香,流淌着青春的血液,洋溢着血与火的激情,映射出历史的光辉。朴实无华、酣畅流利的诗行中,流露出对历史、对人生深邃的思想认识和宽广的艺术意境。词语运用之巧妙,结构设计之紧凑,上下联动之自然,情节塑造之跌宕,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反映出作者对诗人贺敬之这一生全面而独到的深刻理解。
铁微 飘扬
到延安去
这是写在他心中的第一行诗句
纯洁、明亮,像解放区的天
到延安去,青春到延安去
笔到延安去,家到延安去
四位饥饿的少年
每天用心灵咀嚼一些
《七月°》和《铁流》中的营养
就上路了
邬金 紫金茉莉
从此一个诗人的名字
开始了与春天
一生的约会
到延安去,到前方去
这是一位十五岁少年
用诗句给自己订下的
永不改变的誓约
(从此,在母亲眼里
血液,从大运河流去了骨骼,
从翠屏山消失了一路上,
他所有的诗句
都是母亲
流不尽的泪水)
孙岩峰 繁华
这是延安的春天啊
他就生活在毛主席“5.23”《讲话》的
春风中,生活在古元素描中的
明媚的窑洞里
以诗为家。在他那本马粪纸的本子上
春风在写诗,阳光在写诗
铁锤和镰刀在写诗
延河的那些诗笔
都奔流到诗外去了
一直流到家乡的运河
流到了儿时乡村的回忆里
铁微 飘扬
在诗人的眼中
枣园的窗口,像最明亮的动词
它经常走到寻常百姓的字里行间
把人心照亮宝塔山、南泥湾
这两行隔山相望的对偶句子
成了他品味不尽的
最美的意境
到诗意的笔墨里找贺敬之吧
到《南泥湾》《翻身道情》的
歌词中找贺敬之吧
在中国革命
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中
他成为了一名笔画遒劲的
仿宋体或行书体的战士
邬金 紫金茉莉
一九四五年,《白毛女》。
从许多夜夜不眠的油灯下
和他的泪水里
走了出来,一时间
那白发的故事里
挤满了观众的哭声和眼泪
头发白了,心没有白,血没有白
《白毛女》,是他与战友们
一起写在时代脉搏里
热血沸腾的一首好诗
他还把好诗
写在青沧战役的奖章上
孙岩峰 繁华
写在硝烟未散的
张家口、石家庄街头
他的诗都很有骨气与豪情
有的到前线去了
有的闹土改,有的支前
有的跳呀唱呀,欢庆解放
没有晦涩消沉
没有无病呻吟
这些阳光般的句子,行装朴实
精神抖擞
说着老百姓的家常话
许多年后,进了北京城了
还几回回梦里
回到延安去……
铁微 飘扬
回延安去
泪回延安,情回延安
泪和情,把诗句都压成
弯曲而坚固的
楼梯式的诗行了
白羊肚手巾来了
红腰带来了,
秧歌舞 信天游来了,
来诗情里坐坐
聊聊军民开荒
聊聊夫妻识字
聊聊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米酒和炭火
也合折压韵地围在了一起
邬金紫金茉莉
放羊娃与山丹丹花
依然是山坡上
意味很浓的亲热话题
那时候,在诗歌的心中
人民和诗人,永远是
点划相连的 同一个词意。
就这样
人民记住了他的名字,记住了
《回延安ª》,记住了《桂林山水歌》
记住了《又回南泥湾》
和《西去列车的窗口》
……
孙岩峰 繁华
读他的诗,
就是读一种高洁的品格
诗人,用品格
在字里行间行走
他常常不知不觉
就走进了英雄的故事里
他常常用热血
写诗,将灵魂铺成稿纸
向秀丽、雷锋、王杰
这些最纯洁、暖人的字迹
一直在他的诗歌血脉里流淌。
铁微 飘扬
一泻千里的
《雷锋之歌》越过了时光与沧桑
澎湃而来,久久地
使一个时代的心潮 波澜迭起
曾经有过十年,他的诗喉喑哑了
在干校和首钢的病床上
他的诗长时间一言不发
这十年呵
理想,是诗情唯一的药
每天在咕咕地煎熬……
邬金 紫金茉莉
又是一个延安的春天啊
他又用冻僵的手
呵护着文化的热土
用诗歌引领文学的春色
很快,大地上就生长出了夺目的
《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
和他的新古体诗
生长出了《雷锋之歌》培植的
无数优良的果实
孙岩峰 繁华
(啊,优秀的诗歌就是这样,
深深扎根在人民和生活的土壤里
那坚韧的根
就是诗歌的血脉呀)
许多年来,这些人生的粮食
营养了我的心灵和骨骼,
使我几度枯萎的诗歌生叶、伸枝
一首首地生长起来
众合
我确信,诗歌
是诗人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看到,老诗人
正以诗歌的行进方式
在同志和队伍中间
不断地前行着
用诗歌,在新征途上
救赎着贫困的灵魂
我听到了那战士的豪情
正嘹亮地响彻在
亿万人行进的队列
在朗读声中,我听到了
那是新时代波浪前行的涛声
【作者简介】
王迩宾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诗集多部,诗集《鲁南纪行》获山东省第九届对外传播奖,诗歌获《诗刊》《诗选刊》中国西柏坡端阳诗歌奖一等奖、首届张之洞文学奖;曾获山东省十佳青年诗人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出版过诗集《蔷薇岁月》《缪斯的琴》(与鲁小鹰合著)《热血》《热土》《鲁南纪行》《历程》,报告文学集《我们现代人》等,曾供职于山东省枣庄市委宣传部;参加
过第二届中国网络诗人高级研修班。
【诵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