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荔湾区芳村茶叶历史与文化韵味
初冬的广州,阳光依旧温柔地洒落,仿佛季节在这里轻轻驻足,不愿匆匆离去。周日,一个闲适而宁静的日子,家中的小孙女被她的父亲带着去学跳舞了,儿媳则细心照料着年幼的孙子。这样的时光,仿佛特意为我们这对老夫妻预留了一片宁静的天空,让我们得以暂时放下家务的琐碎,携手走出家门,去探寻这座城市的另一番风景。
我们从百花路出发,脚步轻快地迈向花地河畔的广钢铁路桥。沿途,花香与微风交织,带来一丝丝初冬的凉意,却也更加清新宜人。桥下,花地河静静地流淌,河面上偶尔泛起的涟漪,像是大自然轻柔的低语。
花地河,一条流淌着岁月静好的河流,静静地穿城而过。在那座横跨其上的铁路桥上,我与我的爱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的旅人,寻觅着一份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律。
站在桥上,目光随着龙舟轻盈地穿梭于桥洞之间,那份灵动与力量,如同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龙舟上的鼓声,与水面的涟漪交织成一首无言的乐章,让人心生向往。桥面上,偶尔有几位骑电动车和共享车的人匆匆掠过,他们的身影在狭窄的通道中交织,摩肩接踵的感觉悄然升起,仿佛在这座钢铁森林中,人们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狭窄却坚定的道路。
穿过桥对面,我们踏入了一条无名之路。一侧是林立的高楼,另一侧则是铁路护坡,它们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走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份沉淀与厚重。
继续前行,葵蓬路、企洞石路、芳村大道中、东漖北路……这些名字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它们却构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脉络。双向单车道上,车辆稀少,绿道旁,绿树成荫,为这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我们漫步其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在这个阳光斑驳的午后,我与妻子携手踏上了一场关于茶的探寻之旅。我们的足迹穿梭于南方茶叶市场的繁华与深邃之中,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历史的脉络上,感受着那份从千年前流淌至今的茶香。
南方茶叶市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诱惑,它不仅是商品的集散地,更是茶文化的缩影。我们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眼前是琳琅满目的茶叶品种,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各种茶香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
随后,我们踏入了广东省土产茶叶市场,这里更像是茶文化的博物馆,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故事。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古老的茶农对话,感受着他们对土地的深情与对茶的执着。
广易茶文化、古围塘街道、南方茶叶商会……每一个地点都像是精心布置的展台,展示着茶文化的不同侧面。我们边走边看,边听边学,仿佛置身于一场关于茶的盛宴之中。
走到广易茶博会时,我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那是一场茶的盛宴,各种名茶汇聚一堂,争奇斗艳。
在芳村大道中缓缓行走,我与妻子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我们身上,带来一丝丝温暖而慵懒的午后气息。我们的脚步不急不缓,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生活的烟火与诗意。
对面,广东芳村茶叶市场如一座巨大的宝库,静静地伫立着,吸引着每一个爱茶人的目光。那里,是茶的海洋,是香气的源泉,更是无数茶客心中的圣地。
在这个被夕阳温柔拥抱的傍晚,我与妻子携手漫步,穿过醉观花园的葱郁,踏上东漖北路的石板路,再拐进热闹非凡的茶滘街市,最终回归到我们温馨的小窝。这一路,不仅是一场身体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而贯穿其中的主旋律,竟是那不经意间跃入眼帘的“茶”字,它如同一位老友,在每个转角等候,又似一位智者,引领我们走进一段关于茶文化的沉思。
醉观花园内,古木参天,花香袭人,偶有茶亭隐于林间,仿佛是特意为我们这对爱茶之人设置的休憩之所。但遗憾的是,亭中无茶,只有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茶香故事。我们相视一笑,心中那份对茶的渴望却愈发浓烈。
走出花园,东漖北路上,店铺林立,招牌各异,而“茶”字竟成了这条街上最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茶馆、茶庄、茶行,一家挨着一家,每一家都散发着诱人的茶香,却又各自有着不同的韵味。我们放慢脚步,试图从那些精致的橱窗里寻找那一抹云雾缭绕的云雾茶,然而,在这茶的海洋中,我们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仿佛置身于浩瀚的茶文化历史长河,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叶扁舟。
茶滘街市,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是生活气息与传统文化交织的地方。菜贩的叫卖声、孩童的欢笑声、还有偶尔传来的茶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我们穿梭在人群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茶叶的展示,但那份来自高山之巅的云雾茶,依旧如同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妻子不免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对这份神秘茶叶的好奇与向往。
终于,当我们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脚步回到居住的小区,心中那份对茶的执念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坚定。我,一个每日必饮茶的普通人,对茶叶有着自己的偏好与执着。
钟奎华,笔名文柯、土圭垚。广州市增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增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坚持写作四十多年,作品收录在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微刊上,包括《广东作家》、《广州文学》、《梅州文学网》、《增城日报》、《荔乡情》、《荔都》、《海珠文学》、《南粤作家》、《神州文艺》、《作家作品》、《丹荔》和《杨梅文艺》等。作品在多个征文中获得过奖项。《胡庭兰故事集》的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伯公艮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