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的人生(连载二)
——文友、朋友、挚友、良师益友牟诚老师印象
作者/吕松筠
二,事业有成
脱下军装后的牟诚老师,经过个人的努力,于1981年考上了长春人民广播电台。从此,开启了他长达30年的编辑、记者生涯。牟诚老师的工作能力很强,而且素质也非常高,他和同事之间没有任何代沟,经他和同事一手创办的《影视图书周报》曾经一度风生水起,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每个时代,都有令人们崇尚的英雄;每一种职业,都有让人们敬仰的标兵。他们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付出坚守中,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他们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寻找到了人生的价值。牟诚老师就是这许许多多默默无闻辛勤耕耘的身影中突出的一位,在《影视图书周报》这块沃土上,他如鱼得水,挥洒自如,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他钟爱的记者生涯和新闻事业。
他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始终都是一流的,他留给大家的印象始终都是最好的,领导对他满意,同事对他认可,朋友们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后来的日子里,《影视图书周报》并入长春日报报业集团,在他退休前,由《长春商报》又调到了《长春日报》的新闻研究室。牟诚老师在长春日报社工作的几十年中,不辞辛劳,勤奋学习,且笔耕不缀,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他的作品颇具风采,《心路情思》《流光碎影》《落笔闻声》三部代表作就是最好的见证。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研习书法、绘画、摄影、音乐等等,并卓有成效,多才多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创造生活,让金色的年华衬托出了他精彩的人生。
哲人说,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把我们的一生看作是一场生命的旅途,人生的精彩就在这生命的某一个时段。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青年时宏图一展;有的人中年时攀上人生高峰;有的人,老来却让人生更加精彩。在我看来,牟诚老师生命旅途中的每一站都很精彩,每一个时段都很让人羡慕。
2010年,牟诚老师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可是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回家享清福,他不甘寂寞。退休后的牟诚老师,践行奉献他人,快乐自己的精神,为自己的退休人生增添了无数的精彩。他每天还是像往常一样上下班,还是坐在他原来的办公室里,迎来了一项新的工作任务,为报社领导提供《决策与参考》。一写就是三年。这三年,他阅读了大量的报纸,撰写了百余篇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稿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报纸副刊的以新迎新》《成都商报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批评报道是正面宣传的有力补充》《在差异化竞争中胜出》《寒流下的媒体发轫》《策划让新闻报道更成熟》《让阅读更方便更轻松更快乐》等,得到了报社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最精彩的人生,就是要捕捉生命中的平凡与不平凡。一个人活得精彩与否,就是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的挥洒,并勇于选择和承担生命的责任。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可称之为伟人,当一个平凡的人,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也一样让人生放出光彩。牟诚老师这些默默无闻的、闪闪发光的工作成绩,得到了报社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虽然没有任何报酬,而且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累并快乐着。
[作者简介]吕松军,笔名:吕松筠。195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诗与远方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南关区永春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长春市老干部网宣员,长春百姓学习之星,吉林省党员优秀志愿者,吉林好人,长春日报特约通讯员,桑榆文学社社长,桑榆文学平台总编。
著有个人文集《松涛》《 回眸》,近年有140余万字的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网》《中国散文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读本之那人那事》《中国老年教育》《回眸又见花开》《吉林文学年选》《长春老年教育》《文存阅刊》《民情》《文风》《参花》《意文》《吉林名人》《绿池》《往事》《春风文艺》《长春文化》《艺点文化》《夕阳红》《左邻有爱》《榆树文笔》《榆树人》《榆树知青》《泥香》《九台文化》《黄龙府》《后小说时代》《老来乐》《老公安》《而立之年》《精彩读本》《长春最美养老人》《吉林日报》《东方老年报》《新文化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内蒙古日报》等杂志、报刊,连续七年在长春市群众诗歌散文微小说大赛中获个人奖、最佳组织奖,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征文比赛并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