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生借书说》
此袁枚随论也,虽然,亦有教益。书非借不能读也。藏之者往往不读,读之者往往难藏。故物藏而不得其用,惜哉。人类之心理,拥之者常常贱而不珍惜,外来者难得而贵。然贱而失之,常悔而不已。若明此理,岂不慎哉。
枚之为此文,以黄生类己,遂发文思,论往事,感而概之,使与书俱,以勉之。盖文章者,须从心出,有感而发。情理沉于心,而借机发之,方有味。无他,情理真也。
记于二一年十月十八日黎明。
附原文: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