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秋天
文/耿志平(甘肃)
枫叶带着秋的讯息来了,红得灿烂,红得耀眼,真正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小麦绿油油的,成了周围最亮眼的那抹绿。
经过了春种夏长秋收,到了冬藏的时节,田地里的庄稼全部收完了,枝头的柿子、苹果、梨统统摘回了家,有些放进果库,有些通过快递漂洋过海去了异国他乡,带着对亲人朋友的牵挂和思念。那一枚枚果子,有辛勤的汗水,有浓浓的爱意,它已经不是一枚果子,而是满满的爱和惦记。收到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份温馨和幸福。
楼下的银杏叶一天天变换着色彩,黄了,越发黄了,一片片开始掉落,一场秋雨过后,扇形的叶子被打的七零八落,让人心疼。一个戴口罩的美女,提着手提袋,在树下捡拾落叶,与喜欢银杏叶的我相遇,她听说银杏叶可以降血压,不知她在为哪位家人捡拾落叶,我说银杏叶做手工和书签特别好,只可惜我没有做手工的天赋和能力。随便捡拾一把在手里就成为一束漂亮的玫瑰花形状,更加惹人喜爱。旁边的清洁工正在清扫落叶,在她的眼里,大概不会觉得银杏叶有多美,可能和柳树,槐树叶,梧桐叶,海棠叶,还有许多绿化树叶一样让人厌烦,让人劳累。看着扫成堆的落叶,我看了好久,想不到它们更好的去处,也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任由她们处置。
阳光暖暖的,天一片蔚蓝,一丝白云也没有,是那么清澈,那么高远,那么辽阔,可以罩护天底下的一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容若的意境,早已跨越了“独自凉”,也不只枉“立残阳”。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白居易的“独识”么,红里折转,转中“瑟瑟”,“独”成恻隐而非闲…… “昨夜西风凋碧树,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情谊最浪漫,用心望尽天涯路,敢问浩阔在何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你问谁?我有心事可随君,笑逐“寂寥”闹“春潮”。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屈指行程二万”……革命前路坷与坎,独任豪放戏苍龙,誓撑长缨红疆天。 这些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这些不拘一格的“非等闲”,引发人多少思绪,激励人无尽感叹。揣摸曾经的叹息,窥视命运的无奈,体悟对于亲人的思念,再叹历历往事的回忆,发现惊见对于现实的抗争,钦佩胸怀远大的报复。我们无法与作者的“此情此景”感同身受,但我们从他们的诗词里、情感里、眼界中,何曾不是感受到了人生的多元化、气场的辛与辣、诗词的韵味大、以及让人久久回味而不能言清道明的是与非、哲与化。 秋天渐渐地远去了,义无反顾。冬天正在向我们走来。 没有一个秋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秋叶飘飘,秋雨潇潇,多少让人有点伤感,有些留恋岁月的流逝,但没有人能阻挡岁月的足迹。就像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一样。但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读一本书,饮一杯茶,看望一位久别的朋友,约三五好友赏一回秋,畅聊一本书的故事情节、人物命运、游龙走势、目标终极,作者的写作方法等等,尔后各抒己见,仗剑扬志,何等惬意! 1‘
再有两天就要立冬了,秋天渐行渐远,愿我们抓住秋的尾巴,再认认真真享受一番秋天的美景,与秋天做上一回深情的告别,钟情期待来年春天的到来,去欣赏万紫千红,莺歌燕舞,春暖花开。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