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柏树
方仲贤
我家老屋院内有一棵老药柏树。
药柏树真是大,树上能坐三五人,树洞藏娃娃…… ” 在这荥经一直流传的顺口溜,"药柏树真神奇,常有仙女坐柏枝".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小时候,我常在太阳落山时坐在树下等仙女飘来树上.药柏树是我萦绕的梦想,虽然它很高,我也搭起木梯爬上药柏树,那是一种奢望,希望能亲眼目睹仙女娘娘光临。
我对药柏树的神往,除了她那难以想象的神奇能给人治病外,主要是她那些美丽的传说。一天,两个盲人不相信药柏树像人们传说的那么粗,专门去丈量,他俩把他的导盲棍立在大柏树上作为起点,然后展开双臂去抱树,殊不知导盲棍被几个顽皮的孩子悄悄地挪了地方,一、二、三……盲人抱了二十多抱都没摸到导盲棍,累得不再抱了,自言自语道:“药树真粗啊,几十个人都抱不过来。”……五九年,我们这一带闹"粮食关",大家饿肚子,民不聊生,民间遥传,天上降一位仙女,为救百姓水火之中,私自下凡,撒米扔豆,被土地爷告到天庭,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抓这位仙女到天庭受罚,仙女被追到药柏树洞,躲了起来。
我把这传说在学校讲给同学们听,被校长罚站办公室一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只好抓起桌上粉笔填肚子.那晚肚子账得窝不出来.躺在地上打滚.一次周末,与我同桌女孩赵小丹一起做作业,她把领到药柏树洞前,。阿呀!药柏树洞口竞放了四个大面包,白生生的,我震撼了,问小丹这是谁放的?她红着脸,用手指着天空:"仙女娘娘呀!"我挑一个给小丹,她说她已吃过了.那棵大柏树笑盈盈看着我和小丹.从那天起,每个周末,我一个儿偷偷来到树下用书包装起那面包回屋给父母吃.母亲问:"哪来的?"我吞吞吐吐说"小丹给的."母亲相信了,因小丹父亲是县太爷,她母亲是县粮食局长.上了初中,我去了荮柏树洞口,可再也没面包了.药柏树已长得雄浑俊拔,高耸云天,树冠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蜿蜒伸出的树臂虬劲有力,像一条条巨蟒在空中盘旋。再看那树身上,从树臂伸出处向下延伸,又有新增一个两米高的大洞,虽不像传说的仙女在这儿睡觉,那样能容纳两个大人,但四五个孩子藏里面还是绰绰有余的,这让我不禁想起那个仙女的传说,和摆放面包的事,心想也许是真的吧。
小丹刚上初中随父调到省城,自那以后,许多年里我都未见到过药柏树洞口盛放面包,不久,一家农户,在那药柏树下堆麦秸垛,不慎引起火灾,大柏树虽然没被烧死,但几根树枝却被烧毁,为此,我心里感到十分痛惜,凭添了许多担心。
后来初中未升高中外出打工修马路,几年漂流在外,回家再次见到大柏树,药柏树又经几十年风雨,屡遭魔难,已显得十分苍老,不再蓊郁青翠。据《雅州府志》记载,明朝石朝安举人弟子与其兄弟在此洞前烧香叩拜,建了忠孝祠,供奉祭典,作为纪念。明、清时期对忠孝祠虽有重修,但后来荒废,年久失修,祠院破残。1958年,大战钢铁,又来砍树烧火炼钢,被父亲阻拦,幸存下来,2016年政府旧城改造,又遭到严重破坏,我上访中央,保住老药柏树,谁知一夜被猛雷强轰夭折了.享年386岁卒于2017年8月12日秋天,栽于唐朝,故名“唐柏”国家一级文物就此身亡。
老药柏树不仅仅是一个奇观,更见证着社会的沧桑变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彰显着生命的坚韧顽强。
今年我县举办"十五届鸽子花旅游节"小丹从省城开着豪华小车来了荥经,一下车就四处打听我的下落,终于在颛顼广场排练大厅找到了我.她戴了个太阳墨镜,身穿桔红丝绸旗袍.70多了腰肢还是那么柔软,她叫我在节自单上添上她自编的"药柏树之歌".
晚上颛顼广场人山人海,当小丹一出场,掌声四起.她的声音悦耳动听,一首"药柏树之歌"宛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震荡天空,令人陶醉.
她唱着唱着热泪滚了出来.........
作者 方仲贤,四川作家,雅安市作协会员。曾任《重庆文化报》特约记者,荥经作家协会秘书长。作品散见于《重庆文化报》《东方潮》《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林业报》《四川农村报》《雅安日报》《上海文学》《北京文学》《辽宁文学》《长江文学》等报刊网站。1997年荣获重庆市文联举办庆香港回归征文银奖,2016年先后荣获雅安市政府举办的征文《蒙山忆雨》《美哉瓦屋山》等奖项;作品被武汉、重庆多处收藏。2008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专集《太阳谷》《鸽子花恋歌》,《岁月留香》现有两部长篇小说、两部电视剧《鸽子花恋歌》及《茶马古道》等待拍摄。我微信17399649579.老师加我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