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的心路在哪里?
尘 清
写下这个题目,一时竟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不知道从哪里下笔,说明这个命题很大,或者很玄。说他大,因为题目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设问,好象要诘问很多人,是向着精神或灵魂等私处下手的;说他玄,因为题目干预的领地很危险,有重兵把守,甲胄防护,突不进去。
先从一个人说起吧。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
提到仓央嘉措,自然想到他的情歌。想到他的情歌,自然联想到他一定是一个风花雪月的僧人。要不然,他怎么能写出那么多的情歌呢?
其实,仓央嘉措一生,既不浪漫也不放浪。他的那些个情歌,在藏文化里也不叫情歌,叫道歌,藏经的一种。类似于我们汉文化中诗歌图腾《诗经》,就是”关关雎鸠……”一类的,写作手法也一样。
仓央嘉措作为藏传佛教的高僧,是众多信徒顶礼膜拜的活佛。信徒们从各地匍匐而来,朝圣他,舔舐他的脚趾头,企望他摩顶赐福,转世成佛。这样一个精神领袖,神一样的人,怎么能够将思想和精神从佛法的殿堂化脱出来,转而切入世俗的男欢女爱的庸常诉说呢?人格和精神之间形成了巨大鸿沟,其灵魂经过了怎样惊心动魄的蜕变?
人是需要有点信仰的。无论这种信仰是崇高还是平凡。藏民们信仰佛教,信仰神,信仰天堂,信仰灵魂不灭。而仓央嘉措就是灵魂不灭的象征,是活在人间的神佛。
作为处在藏传佛教圣坛最高处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头顶上是空辽的蓝天,蓝天之上,是虚幻的神灵。除此,了无一物。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拥有正常人所有的精神欲求。但是,从坐床的那一天起,他的一切权利都被教规剥夺了,年轻的生命在晨钟暮鼓中恍惚。
于是,悲剧产生了。老百姓向活佛朝圣,作为活佛的仓央嘉措,他向人间朝圣,向芸芸众生朝圣。他渴望人间烟火,渴望做一个普通的人,渴望从巍峨的布达拉宫走出来,走向心仪的姑娘,拥有一份地老天荒的爱情。
”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仓央嘉措在灵魂歧路口的悲怆呼号。爱情是人间幸福的圣坛,是仓央嘉措的圣坛。
一部《仓央嘉措情歌》集,主题只有一个,追求爱,渴求爱。他用短暂的二十三年的生命,为爱泣血而歌,直到青春的火焰化作一缕烟雾,飘向朝圣的天堂,那里有他钟爱的达娃卓玛,他愿与她相守一生。他的爱,他的情歌,感天动地。
一位大德高僧,把追求一份爱情作为信仰,作为朝圣的心路,撇开他僧人的身份不谈,他的追求是神圣的,应当得到后世的尊重。
站在今天的视角,站在唯物的世界观上看,仓央嘉措不过是一个殉道的精神囚徒。“不负如来不负卿……”他的那些情歌,是一个殉道者痛苦的心灵呐喊,是悲怆的灵魂渴求之歌。
比起仓央嘉措,生活在当下的现代人,真是无比的幸福。
现代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职业、理想和爱情。但是,我们似乎警觉地发现,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获得财富的手段和途径的便捷和多样化,使一些人在志满意得的同时,精神上出现了可怕的迷茫。
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有朝圣的心路吗?如果有,他又通往哪里呢?
近期看到一则新闻,一个中国最大的地产开发商,身家百亿,名字上了福布斯排行榜。他在接受一期名人访谈的节目中,摇头晃脑地说,人啊,应当有所追求啊,如果没有,共产主义也可以作为一种追求啊。
这个言不由衷的富豪,说过这话后,转脸就把在中国赚到的钱,与美国人共产了。他拿出六个亿赞助美国的高等教育。他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关怀与慷慨真是天使之爱啊。
可是,这次全国性的新冠疫情,夺去了那么多同胞的生命,很多人都慷慨解囊,守望相助,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而这个中国的顶级富豪,这个外国的天使,这个傢伙(恕我言语不恭)竟然一毛未拔。
朝圣的路上应当有天使。仓央嘉措一无所有,他用仅有的肉生朝圣,写出了那么多歌颂爱情的诗歌,为人类献出一份美好。难道有的人连一个和尚都不如吗?
我们无意用道德绑架有钱的人。但灾难能够拷问人的道德良知,他们爱什么,怎样爱,大家心知肚明。
联想到还有一批赚得盆满钵满的明星大伽们,转身也去移民,连皮带肉一起去外国朝圣去了,他们的心路到底长出了什么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每个人都在心路上朝圣。
此时此刻,看看那些从四面八方奔向武汉的英雄们,听听他们对家国许下的誓言。我想,他们才是朝圣路上的天使!


作者简介:
尘清,本名:张建龙,曾任县区检察长。现为中国检察官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