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源网络
照片由边军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北京母亲——永定河
文/云汉
诵/边军
北京小平原也俗称北京湾诞生了最早的居民“北京人”,由猿人进化为山顶洞人,代表了旧石器时代,而黍(黄米)、稷(小米)、麦、菽(豆类)、麻古代五谷的发現,又是新旧石器划分的分水岭。可以说是古代五谷孕育了黄河流域的华夏儿女。
北京门头沟的东湖林村是黍和稷的诞生地,由此山顶洞人开始迁徙平原上居住、生活,使北京先民生活的范围、视野更为广阔。黍和稷是北京先民驯化最早的农作物,而黍和稷诞生离不开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
永定河古称:治水、㶟水、桑干河、卢沟、浑河、无定河,它收藏着曾经的盛景、磨难、悲怆。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曾亲自整修河道,治理无定河,并赐名“永定河”,但还是平均4年一次洪灾。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解决永定河洪涝灾害,1951年在苏联专家参与下,修建了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1954年5月13日正式建成。毛主席在初建和落成时曾两次到官厅水库视察,并题写了“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贺词。
蜿蜒千里孕文明,三百万年不舍行。无定历来期永定,今朝嘱目一河清。永定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河流内既有崇山峻岭,也有一系列珍珠湖。2020年4月20日官厅水库开闸放水,珠窝水库提闸,黄河水正式入京。站在珠窝水库山坡上,可以看到一池清澈的珍珠湖水经过大坝闸口流向下游,水库高高的悬崖峭壁上,一列火车穿过山洞而行,重庆的穿楼而过的火车和它比那只是小巫见大巫。一自然山水和悬崖峭壁上穿洞行进的火车一幅完美的画卷让人留连忘返。
永定河与中国文化息息相通,白瀑寺的佛教晨钟,妙峰山的道教儒家幕鼓演绎了八百七十年古都文化风彩。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如今童谣里山水相依的昔日美景正在重现,永定河沿岸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也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游玩。“五园一带”的绿色生态发展变成現实。永定塔象征着国泰,永定阁象征着民安。首都北京的母亲河与共和国永远同在,我爱北京,更爱北京母亲——永定河。

作家简介:马书汉,1959年出生,二十年北京铜厂企业经历,十年机关经历,近十年游泳教练经历,花甲之年的文体参与者。

朗诵者简介:边军,曾是北京下乡知青,是朗诵爱好者,喜欢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