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 (小小说)
文/ 李 牧
刘青麦到村子时,太阳已经落山了。
他进了自家的大院,看到弟弟刘青山坐在屋檐下发呆,就喊了一声,青山。
弟弟缓慢抬起头,像看陌生人一样看着他。
他扶着弟弟的肩膀说,我是青麦。
弟弟说,你真的是青麦吗?并怀疑地扫描着青麦的脸。
早晨,弟兄俩还没起床。才卓像往常一样来到刘家大院,送来一壶奶茶,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
村子里所剩无几的老人妇女,得知青麦回家的消息,都纷纷来看望。
青麦找到才卓时,远远看到她在后山的草地上抛洒东西,走近一看,原来她是在用馍馍渣喂蚂蚁。
才卓抬了抬低垂的眼皮,算是看了青麦一眼。
青麦说,我回来了。
才卓低垂的眼皮轻轻闪了闪,淡淡地说,回来好,青山又可以和他哥哥在一起了。
青麦说,我在南方什么都没有了。我本来没脸见家乡人,但我放不下青山,他身体残疾,孤苦伶仃。这些年要不是你照顾,他可能早就没命了。
才卓连闪一闪眼皮的心思都没有了。她专心致志地看着地上,蚂蚁们正在忙碌地搬运馍馍渣子。
青麦忽然抓住才卓的手说,才卓,我对不起你!
才卓说,是前世的因缘,今生就是来还债的。现在清了,互不相欠。
才卓抽出手,向山坡下走去。
晚上十点多钟的时候,青山打来电话,结结巴巴地说,青麦哥哥喝醉酒摔倒了,都流血了,好,好吓人啊!
才卓赶到刘家大院时,她看到青麦躺在地上打呼噜,额头蹭破皮的地方,有点渗血。
青山坐在地上咧嘴哭,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才卓连拉带拖把青麦弄到炕上,安顿好,收拾干净地面,安抚好青山,才回家。
这天,青麦又去找才卓,她的院门上了锁。青麦就到后山去找,不见才卓。他就爬到后山顶看整个村子。这是他从小长大的村子,他小时候这个村子有十几户人家,三十多年后,户数没变,但人口变少,有几户只有房屋,没有人。不过房屋由土木结构变成了砖木结构。他在一处院子里看到了才卓,那是村东头的一户人家,才卓在院子里晾衣服。他想了想,应该是扎西家吧!听说扎西两口子进城打工,七十多岁的奶奶一个人在村里居住。他就这样看着才卓晾完衣服,又打扫院子,后又在阳光下帮奶奶洗头,梳头,编辫子,忙乎了很长时间。
青麦在才卓打开院门时出现在她的身后。
才卓说,你该干啥干啥,不要一直活在过去。才卓从屋檐下提了一只水桶准备出门。
我想把村子的地都租下来种麦子,我要重新开始。才卓往外走,青麦跟在后面说。
这时,青山一瘸一拐地走来,见到他们两个在一起,高兴得手舞足蹈,才卓瞪了青山一眼,青山吐了吐舌头。
后来青麦就真的开始挨家挨户的谈租地的事情。主人不在的人家,他就打电话联系,村民基本都答应他的请求。
有的村民说,你种吧!山地水地都租给你,与其撂荒,不如让你种,也不要什么租金。
还有的说,如果需要钱可以帮忙,这些年在外地开饭馆也挣了一些钱。把青麦感动得痛哭流涕。
才卓的十几亩水地也租给了青麦,土地租赁工作顺利进行。
春节期间,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回来了,青麦正好走家串户谈租赁土地事。
才卓依旧像往年一样,由青山帮忙添柴,提水,制作过年的各种面点。
除夕夜,青麦弟兄俩上坟回来,看到忙碌的才卓和桌上丰盛的年夜饭,恍若回到了以前,那时候父母亲还在,一家人其乐融融,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
青麦利用过年的机会,拜访回老家的乡亲,每天基本喝得酩酊大醉。
青麦那天摇晃着回到家里,看到青山低着头抹眼泪,就问他怎么了?
才卓阿姐出远门了。
青山问,她去哪里了?
青山摇头,再摇头,哭得更加凄惶。
青麦一惊,酒醒了大半。青山就递给青麦一个青绣小包,包里装着当年青麦和才卓的离婚证,还有他租赁才卓土地的合同,三千多块钱,一个小本子。小本子上记录了父母去世后青山的花销,小本子里面还夹了一封信,你来了,我该走了。不是为了逃避你,而是为了寻找丢失的自己。
作者简介:李 牧,女,1967年生。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及文学网站。出版个人作品集《牧野的低吟》《李牧诗集》。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门源路民户12----20号1号楼1单元
电话:13909700919
邮编:810003